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阿姨是我们村里卖豆腐的。村里的人都夸她的豆腐又大又厚又有味道。买她的豆腐,既合算又放心。所以,她的豆腐成了左屯右村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以前,我觉得卖豆腐的王阿姨不过是一个生意人, 不太在意她,可是最近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脑筋急转弯     
绿意 《山西老年》2012,(3):42+61-42,61
1.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你能想到什么?2.有对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兄弟,哥哥的屁股有黑痣,而弟弟没有。但即使这对双胞胎穿着相同的服饰,仍然有人可立刻知道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这人是谁?  相似文献   

3.
周莲珊 《新少年》2009,(1):62-63
我3岁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只好与我5岁的哑巴哥哥相依为命。因为小,又不懂事儿,常常整天哭个没完。哥哥为了哄我,常常趴在地上给我当马骑……我的童年是在哥哥背上玩儿过去的!小时候,哥哥的背是我的摇篮,也是我的家园……我的哑巴哥哥为了我能有书读,他历尽了艰辛,磨难……  相似文献   

4.
其实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懂得爱,只在于你给不给他机会,让他去爱你。——《天堂里的钟》走近那扇门,它自己开了。我缓步走进去。白色,一切都是白的。一个苍老但浑厚的声音道:你想做什么?我不知道,我答道。我知道他是位老者,但我看不见他。那个声音又说:我可以满足你一个心愿,你说吧!让我哥哥消失吧!我不假思索地说。我有一个哥哥,亲哥哥。他有先天性智障,也正因为这个,爸妈才又生了我。自懂事以来,我就知道自己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样——我有一个傻哥哥。幼儿园时,和一个小朋友打架,因为他叫我傻子妹妹。我把人家的头打破了,被请了家长。回到家,又…  相似文献   

5.
“村里的账,说不清,道不明,谁管也是笔糊涂账。” “天生花的是百姓的钱.他们不知道心疼。”  相似文献   

6.
他出生的那年,计划生育抓得正严,村里有生二胎的人家,不是要躲到城里亲戚家,就是要被罚款。只有他,是一个光明正大生下来的老二,并非家中有权有势,而是因为他的哥哥,先天性脑疾,俗话说,就是弱智。父亲递了申请,没过多久,父亲的申请就被批准了,母亲就怀上了他。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在基层采访时听到一些农民这样反映:村里成年不开会,偶尔开会也很少讲法律、讲政策;村里大喇叭拆了,农民听不到广播;村里虽然订了几份报刊,却很少有人看到。问其原因,他们直言不讳地说:这是因为村干部怕群众知道的法律、政策多了,给工作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高桥村青年农民赵飞和赵永是亲兄弟,哥哥赵飞23岁,高中毕业;弟弟20岁,初中文化,两人都是村里的基干民兵,赵永在区人武部民兵军训中还被评为射击、投弹两个第一。兄弟俩以股份制形式在村里投资3万元办起了“永飞”家庭肉鸽养殖场,为青年民兵致富带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9.
正哥哥又来电话了:"妹妹,姥姥明天就火化了,你要不要来看最后一眼……来不来?说话呀!"嗓子被热泪堵着,脑子被姥姥搅成了一团。想去又不敢去,不去又知道这真是最后的一眼,是真正意义上与姥姥见的最后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张筱萱 《金陵瞭望》2010,(10):63-64
“五月里来是秧场,村里姑娘栽秧忙。花鞋脱在田埂上,脚踩水田手栽秧。八双秧篮装,八个哥哥来挑秧……”南京成功申办青奥会以来,这座城的每个人,心中添的是一份感。面对接踵而至的四年筹备时间,他们心中有的是对特大赛事的期待,有的是对承办青奥欢欣,有的是把南京建设更美的激情,有的是对自己未来的思索和一份份责任。  相似文献   

11.
提起笔来,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但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写下来,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给我回信,但是我想,寄出一份希望的同时,我心里的有些东西也慢慢开始放下来。因为我是《人生与伴侣》的忠实读者,我感觉在信的那端,一定是一个强有力的群体,而且有一群可敬可爱的编辑哥哥姐姐,就算是我在倾诉吧。  相似文献   

12.
仙林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开心,因为他们很喜爱的袁哥哥今天又能来给他们上课了。幼儿园小朋友们喜欢的袁哥哥叫袁涛,是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一名普通的大三学生。每个月,他都会抽出两三天的空余时间到仙林幼儿园做回“业余”老师。  相似文献   

13.
程立海 《社区》2008,(11):59-59
年年读书日,今又读书日。但对每年的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知道的有几,更遑论努力读书了。这决非信口雌黄。每当读书日期间,你若问一问身边的人,对此节日的知晓度,多数人会满睑茫然地说:真的,“世界读书日”,我怎么没听说过?可见,世界性的读书节并未真正达到它应有的初衷而走入人们的视界。读书,对一些人来说是件太奢太侈的事。  相似文献   

14.
不打不成器     
小时候,我是个整天只知道光着膀子和人打架的坏小子。村里和我一样大的小孩都被我一一挑落马,对我俯首称臣。村里总有妇女"光顾"我家,她们身后是被我打哭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都能拿第一,而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的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  相似文献   

16.
5岁时,爸爸突然不辞而别,不仅抛下妈妈,连他和哥哥都不要,从此哥俩便和妈妈相依为命。为了生活,妈妈只好打两份工来维持生计。他从小就知道妈妈的辛苦和不易,这个“钥匙儿童”每天放学后独自回家,安静地吃着妈妈事先煮好的菜。由于自己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单亲家庭里,他的性格变得很内向害羞,在学校里和同学一天说不上一句话,常常被同学欺负,哥哥充当了他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17.
年纪小的时候,不知轻重不分黑白,又不太相信大人的苦口婆心,大人有嘴说到无涎,一怒常会突然进出“等你大了就知道”,让我更是丈二金刚莫名其妙;年纪渐长,不解的是为何上了年纪的人动作慢吞吞、经常说这里痛那里痛、饮食的禁忌多到不行,让我怀疑人哪有那么多毛病?老人家也不辩解,只是悠悠地说“等你老了就知道”。如今,我也算有一把年纪了,终于明白他们说的话,也了解有太多事情除非亲身经历体验,否则是不会“信道”,然而,人到那时刻,知道了已太晚了。  相似文献   

18.
朱成玉 《社区》2008,(32):24-24
母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母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从不含糊。记得有一次,她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母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相似文献   

19.
心中的汾水     
2001年第9期《山西老年》“人物写真”栏目有篇介绍我省老作家胡正的文章。这篇名为《又见汾水》的文章激活了我20多年前的记忆。我的家乡在山西最南端平陆县的一个小山村。25年前,我还是一个刚满10岁的孩子。一天,我的哥哥不知从村里谁家带回一本厚厚的书,名字叫《汾水长流》。在那个精神食粮极度匮乏的年代,在很难见到文学书籍的小山村,我如获至宝,捧着那本不知被多少人翻烂了封面的厚书,连读带猜地一气读完。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小说”这个名词,只是觉得书写得极为生动,万分有趣。从那时在我的心中,便存活着一条清…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女生体育改革中存在两个根本的但又不太被重视或不太为人知道的障碍.一个是传统文化中对于身体和身体锻炼的轻视,一个是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隐性歧视.克服这些障碍,体育本身所能做的主要还是在课程教学中加大现代体育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