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晓娜 《新少年》2014,(6):26-27
本来,路小路对付王小天的杀手锏是在小本子上记叉。不过,她给王小天记的叉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数不清,以至于现在王小天对"叉"完全免疫了。用王小天的话说就是"破罐子破摔!虱子多了不怕咬!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么一来,如果路小路再在王小天面前亮出小本子,就显得她很没水平,很幼稚了。路小路气得团团转,不过她很快就找到了对付王小天的新办法,那就是直接去找谷老师打小告。路小路还在李好好面前发誓,她的小报告要一直打下去,直到王小天身败名裂,臭名昭著、罄竹难书、天打雷劈为止!  相似文献   

2.
“我的教育顾问”,这是我私下里给母亲的定位,如果直接和她说,光是“教育顾问”四个字,就很难解释清楚。母亲是一个文盲,在所有的汉字里,除了她的名字,她只认识一个“小”字。她现在已经六十多岁,每天戴着老花镜绣花,用一个废弃的练习本记每批货的价格,总是把15写作105,把36写作306。更令人头疼的是,她对所有现代化的东西都束手无策,我用了半年时间,至今仍没能让她学会使用电视遥控器。  相似文献   

3.
我的师妹小路,并无天姿国色,但她天真,娇俏。如果跟她讲某某地方老百姓碰到荒年,吃不饱肚子,她一定会问:那他们怎么不吃肉呢?话虽夸张了些,但这种话若由小路口里说出,大家一定不会觉得做作。因为她真的是那种从小在优越环境里成长,被人精心培养出来的一朵小兰花。小路的爸爸主管学院的科研经费,是院长都得敬着的。如果你见过小路的男朋友,你一定得感慨:真是好命哟,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9,(18):12-12
首先.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和讲信用。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上大大小小的困难,这就需要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别人有了困难,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帮一把,万不可幸灾乐祸,在一旁看笑话;同时邻里之间还要讲信用,做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要对别人夸海口,以免误了别人的大事。借邻居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归还,如果因一时疏忽而延误了归还时间,应当面向人家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5.
月色两章     
席慕容 《社区》2013,(26):57-57
明月夜 很晚了,她才和母亲从台北回来。车子开上了乡间那条小路的时候,月亮正从木麻黄的树梢后升了起来,路很暗,一辆车也没有,路两旁的木麻黄因而显得更加高大茂密。  相似文献   

6.
城子 《新少年》2013,(Z1):24
2012年国庆节前一个周六的上午,碧空如洗。沈阳市五爱市场服装城门外,一处花坛的水泥台上,坐着一位戴着眼镜,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在用马莲草和小剪刀编织玩具"小青蛙"。她脚下扁方型纸盒里放满了已编织完成的小青蛙,小青蛙上面露出半张白纸,写  相似文献   

7.
积攒快乐     
韩笑 《淮海文汇》2003,(3):48-48
时间的不可逆性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快乐与不快乐都是一天。这一天的日历被时光之手没收了,像电影院的收票员一样,永不归还。因此,无论明日后日多么快乐,都冲销不掉逝去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8.
"来来来,看一看,闻一闻,刚出炉的新鲜面包,香不香?尝一个吧!""这位美女,把电子秤带回家不?激励你减肥哟!""老师,买个玩具回去送给你家小朋友呗,跟她说这是爱的礼物!"……3月26日中午,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操场上"人气爆棚",一场爱心义卖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精心布置的义卖展台、共同手绘的创意海报、  相似文献   

9.
宗寅 《老友》2014,(3):43-43
正婆婆是南方人,却没有南方女人的温文尔雅,倒是有点儿北方女人的直爽泼辣。有时候,婆婆的直爽泼辣让我和爱人觉得她真的是一个"难缠"的婆婆。公公在外地工作了几十年,她习惯了自己一个人面对生活,慢慢地就养成了直率泼辣的性格。但是如果要让我来形容婆婆,浮现出脑海的便是她忙碌的身影。每年春节我们都要回南方老家过年,兄妹4人也都会带些吃的用的东西回去。今年,我们家带了一箱核桃、杏仁、开心果等零食给她,一时吃不完,婆婆便张罗着  相似文献   

10.
1933年,张水华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城市贫民家里。在张水华的启蒙时代,妈妈就将善良的种子播洒到她小小的心田里。她家里穷,偶尔改善生活,妈妈都要让孩子们把好吃的端给邻居孤老人。9岁那年,当地霍流行,张水华目睹了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和许多贫穷的人死于这次时疫,暗暗地立下与张的死神和病魔作斗争的志愿。1950年,17岁的张水华考入杭州市护士学校。护士学校里、传扬着英国护士费劳伦斯·南丁格尔的事迹。张水华从南丁格尔身上看到了作为护士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人类慈母般的爱——博大宽厚、无私无畏、牺牲奉献、不计回报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校园笑源     
《新少年》2006,(3)
一个来做客的夫人非常奇怪她的小侄子为什么那么规矩。“你真乖。”她说,“你为什么这么听话呢?”小侄子答道:“如果我不嘲笑你那蒜头鼻子和煽风耳的话,妈妈答应给我买个玩具熊猫。”  相似文献   

12.
爱家 《社区》2009,(21):15-16
“我们没有亏待她,她为什么不辞而别呢?”丁丁的爸爸和妈妈、奶奶都互相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对方。原来,当天早晨,照顾丁丁的阿姨小郑趁出去倒垃圾的工夫,拿着收拾好的东西走了。而就在前一天晚上,丁丁爸爸刚刚把一个月的工资支付给小郑。回忆起小郑刚来时的情形,丁丁爸爸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3.
杜丽丽 《社区》2015,(10):9-10
家住北京的王女士最近有个悬而未决的小心愿,—直没有实现。说起她的这个小心愿,其实挺简单的,就是想把自己家里面儿子穿不着、用不上的小衣服、玩具、图书捐给那些需要这些东西的孩子们,让物品继续发挥作用,既清理了家里的地方,又能给别人带来帮助,环保又公益,何乐而不为呢?可是,看似简单的事隋,办起来还真不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14.
情结天桥下     
快刀青衣 《可乐》2010,(11):48-49
美女指点 一把年纪的我还没找到梦中的她,每天只能和C语言、JAVA语言打交道。我生怕有一天一张口不再是普通话,而是机器语言,找到部门里的漂亮小女生小A,虚心请教如何快速结识陌生女孩,并且能毫不结巴地沟通,直到捕获芳心。她看着我的脸,眉头微蹙,仿佛在看一件超级滞销品。只过了两分钟,她就打了一个响指,兴奋地说:“你下班的时候来找我吧。”  相似文献   

15.
智力魔板     
1.小路最不爱上课,可有一样课他从不讨厌,你知道那是什么课吗?2.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3.下雨天教室里漏水漏得很厉害,但是没有人被淋湿,这是什么原因?4.小张被关在一间没有上锁的房间里,可是他使出吃奶的力气也不能把门拉开,这是怎么回事?5.为什么小路与壮壮第一次见面就一口咬定,壮壮是喝羊奶长大的?6.早八点,地上有一个面积约1.6平方米的东西,神童小强只用1秒钟就把这个的东西全移动了。那是什么东西?卡片巧调整智力竞赛热闹非凡:大黑板上的8张数字卡片分别排成两列,第1列的四个数相加之和为19,第2列的四个数相加之和为20。现在,请你设法调…  相似文献   

16.
背着母亲上高山,让她看看,她困顿了一生的地盘。真的,那只是,一块弹丸之地,在几株白杨树之间,河是小河,路是小路,屋是小屋,命是小命。我是她的小儿子,小如虚空。像一张蚂蚁的脸,承受不了最小的闪电,我们站在高山之巅,顺着天空往下看。母亲没有找到她刚栽下的那些青菜。我的焦虑则布满了白杨之外的空间。没有边际的小,扩散着,像古老的时光。一次次排练的恩怨,恒久而简单。背着母亲上高山@雷平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日两国478名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家长和孩子借出借入东西的期望进行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两国家长对自己和孩子借出、借入东西的期望都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日本家长得分明显高于中国家长,即他们希望很快把东西归还;不同性别的儿童对借出、借入东西的期望差异显著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的儿童对借出、借入东西的期望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儿童年龄越小越希望别人归还自己的东西,而且越容易说出请还东西;不同性别、年龄的儿童对借出借入东西的期望不受国别的影响。此研究结果有望对家庭教育中的分享行为和诚信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某个午后,一个叫流年的人抓住了我的手:“走吧,带你去看一个奇妙的东西。”——他的掌心固执而有股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我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追忆一个朝东的房间,阳光仿佛可以随时无顾忌地扑进来,吞没这里的每一样东西。一个小女孩笑着望着我。她身着淡色的裙子,别着小小的精致的发卡,就像是这个房间的一部分。她问她能唱支歌给我听吗?我微点头表示允许,她笑了,很释然。可是她张了张口却什么也唱不出来,她很努力地尝试发出美妙的旋律,可嘴型只是无声地一张一合。她最后一次张了张口,然后失望了,像株小草一样颤抖寂寞着。她蹲下来哭了,小小…  相似文献   

19.
烦恼寻呼上一星期,我在学校丢了手工剪刀、一支彩笔、一块橡皮,回到家里,妈妈知道后说,如果我再丢,她就不给我买东西了。今天,我又把雨伞弄丢了,妈妈知道后一定会生气的,我该怎么办呢?心灵在线从来信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经常丢三落(là)四的人,这可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偶尔丢了东西还可以理解,经常丢东西,说明你自己没有养成看管自己物品的习惯。平时在学校里你应该把不用的东西收拾在书包里,如上数学课时应把手工剪刀收起来,多余的文具不要摆在课桌上。如果丢了,应及时在教室里找一找,不能置(zhì)之不理。你现在应该如实地把事情告诉妈妈,并…  相似文献   

20.
精致生活     
黄晔 《社区》2010,(26):29-29
家附近的菜市场有一位中年女人.专卖蒸菜。一个蜂窝煤炉子,一个大蒸锅.一张小木茶几,一摞瓷碗、方便碗.这就是她全部的家当。她只做蒸肉、蒸排骨和梅菜扣肉,每天数量不多。味道很不错,尤其是蒸排骨,去晚了就买不到。因为儿子喜欢.看她人是干干净净,菜也干净,所以常去她那儿买。熟了之后免不了会多说几句,知道她下岗之后凭自己的手艺挣钱。她说,我从来不买次肉,我的东西,让你们吃了放心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