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穆厚琴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15-118
残雪是八十年代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残雪以其创作面貌及其个人精神气质的独特性,形成了所谓的"残雪之谜".探析残雪的小说文本,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残雪创作的深刻影响.本文着重分析残雪对卡夫卡作品的精神实质的理解,以及在她本人创作过程中的自觉接受. 相似文献
2.
赵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46-49
英国中世纪城堡或雄踞中古之前防御工事遗址之上,或坐落教堂与庄园之旁,或矗立乡村及市镇之中,或扼守水陆交通之要道,或驻防海岸与边境之防线。要解释城堡为什么会如此分布,有必要以历史社会学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和城堡周边环境的微观层面进行多层次的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3.
4.
5.
6.
7.
陈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1):17-19,32
利川大水井地主庄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 1 977年 6月的实地调查材料 ,考证李氏宗祠及其城堡的由来 ,特别是建筑原因、年代和主持者 ,以期澄清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9.
10.
尽管事先有过思想准备,但一旦到了老赵所住小区的接待大厅,我仍然没有料到,要见老赵竟有这么难!“事先约好了吗?”门卫上下审视着我。“约好了。”“登记一下吧。”门卫把登记簿递给我。 相似文献
11.
12.
13.
15.
16.
陈冬秀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2-44
在细细品味卡夫卡<城堡>的同时,卡夫卡一直在给我们传递一种困惑,一种现代人对自身存在的疑惑,对自身身份的困惑与渴求得到认同的不懈追求.在卡夫卡的思想意识里,他始终认为:生活是虚无,是一场梦,一次徘徊.为此,卡夫卡借以小说中的作为来城堡应聘的土地测量员K,为了身份与工作与至高无上的城堡不断地进行抗争与冲撞来证明生命曾经存在过.为此,本文将重点的对土地测量员K及文本中环境和语言进行详细地剖析,旨在能更接近那高贵和神秘的<城堡>. 相似文献
17.
19.
身份认同与存在的虚无——卡夫卡《城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功继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
20世纪以来,西方众多的知名作家通过文学来表现自己对人自身的思索,"文学并不是人们关心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个中介和手段,所有的关注与努力最终还应回归到人以及人的生活本身。"卡夫卡在《城堡》中表露出现代人对自身存在的疑惑以及对身份认同的追求,从而传达出现代人的迷惘和其生存的困境。卡夫卡认为:"生活是虚无,是一场梦,一次徘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