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器 《广西社会科学》2003,(10):184-185
当前法律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法律操作技能的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 ,可考虑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并重视其在法律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开展法学实践教学是目前中国法学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模拟法庭实践课程体系是在原有模拟法庭课程基础之上构建的体系性课程。其定位为独立于16门法学核心课程之外,由执业技能课程群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个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融合了多门实践性课程,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以案例为线索的指导性教学",在班级设置上采用了控辩班级分开教学的方式,在评估制度上涵盖了对学生、对教师和对课程本身的三方评估。该体系吸取了美国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法学教育现状,兼顾开放性、实践性和体系性,旨在探索一种最适合中国的法学实践教学新路径,促进我国法学实践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布鲁姆分类学为理论依据对我国已有的模拟法庭教学改革路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模拟法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法律人才的培养与法学教学方法的革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加入世贸组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统一司法考试机制的建立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背景下,检讨并反思我国现行法学教育理念、目标、法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法学教育应定位为法律职业教育,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律知识、法律技能与法律职业伦理;为培养职业法律人才,法学教学方法的采用应认真对待“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Method)、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本土化”、推广“诊所式法学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  相似文献   

5.
模拟法庭教学模式自被引入中国以来,一直被各高校法学专业当成必修的法律实践课程,它的德育作用却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阐释了在模拟法庭中进行大学生德育的优势,现行模拟法庭课程设计在此方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现行模拟法庭课程设计,加强其德育作用的三个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模拟法庭被看成法学教育领域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的重要课程,各种类型的模拟法庭竞赛在我国遍地开花,而伴随着司法信息化、公开化建设,司法系统对法学人才的互联网技能要求也在日渐提高。因此,各个高校都在顺势改革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和体系。为了解本校教学改革探索的效果,以法学专业大一和大三学生为样本进行了调研,对我校模拟法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以此透视我国普通高校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教学改革,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模拟法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正在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强化法律实践教学和优化法学师资队伍等方式推动和深化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整体转向与深刻转型。具体体现为: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关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培育机制的重构和更加关注方法论的学习与传授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必将对中国今后的法学教育模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并最终推动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8.
选择合适的案例对于模拟法庭实训教学目标的达成十分重要。选定的案例应有一定的争议性和可辩性,应反映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案例的事实内容应该尽量丰富,最好选用正在审理中的有社会影响的真实案例或经过适当修正的过往真实案例。案例可以由指导教师组设定,也可以由案例库随机调取。  相似文献   

9.
刘小牛 《南方论刊》2014,(12):109-110
法律思维对法律职业群体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思维的培养也是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法律思维水平,但是其应用受限于一定的条件,这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谈模拟法庭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法庭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 ,它具有独特的优势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 ,模拟法庭进行法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11.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下的高校法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法学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当前高校法学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制度建设、教学模式和就业率等方面遇到了困境。当前教育部开展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于高校法学教育强调实践性职业技能培养,推进法学教育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高校法学院系应在此计划推广和实施之际,抓住有利时机,在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创新传统教育模式、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全面开始的“两课”改革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改革后的课程设置方案下要进一步讲好、讲透法律原理和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须重视以下教学方法:一是注重概念分析,力求精确透彻;二是加强举例教学,力求简洁生动;三是穿插法理知识,力求庄严正义;四是勤于思维引导,力求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专业特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在拓宽专业口径 ,深化教育改革 ,加强操作环节和提高教育素质等多方面做出努力。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法律教育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理解法律的概念和原理体系;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达成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案例教学方法被广泛使用,但各有弊端。只有从整体上深刻理解法律教育的双重目的,才能妥当认识各种案例教学方法的作用,并弥补其缺陷。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素质一般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等.全教会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文从两个侧面对"素质"二字进行了解释,并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西方的优秀文化,剖析了素质教育应包括的主要内容.依据当前高校教育思想和教育工作的现实,阐述了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必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双引导”导激教学方式的研究,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双引导”导激教学方式中,“导”是主体,解决学习方法问题,让学生会学;“激”是核心,解决学习动力问题,让学生爱学.“导”“激”结合,从学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加以引导,对“导”与“激”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例证分析,演化出无限丰富多样的具体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重学习方法、重学生内因、重非智力因素,不囿于具体教学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可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科学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以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和以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领域 ,体现了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思想。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 ,才能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国民自身素质的建设 ,让学生适应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检察人员出席二审庭审的法律地位和举证范围的确定 ,直接关系到检察人员能否充分履行检察职能 ,实现二审程序的价值目标 ,但因法律依据不够明确具体 ,长期困扰司法实践。将检察人员在二审中的法律地位定位于广义的法律监督者 ,以坚持有错必纠作为划定其举证范围的原则界线 ,则既有必要的法理依据 ,又能满足司法实践的要求 ,无疑对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司法公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司法制度中的普遍原则和实行对抗的庭审模式的基本要求,但在我国的法庭上却很少见到证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立法的不足,具体表现为立法相互冲突;法律规范粗疏,含义不清,缺乏可操作性;法律规范不完整,立法规定既不符舍我国的传统也不符合国际惯例;权利义务严重失衡,立法内容违背法理.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一个概念。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在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科技与教育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越来越引起了教育界乃至全民的共识。学科素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把素质教育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也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