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模因理论强调文化和生物进化相似,将文化看成是可以进化的一个系统。模因是文化传播或模仿的单位。一个简单的模因,往往包含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文章用文化模因观分析和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模因如何经过复制和模仿消除语言类文化空缺,通过模仿和创新缓和交际类文化空缺以及整合语篇文化空缺。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主体间性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主体之间的对话互动。模因论(memetics)是近年来兴起的文化进化理论。该理论认为,模因(meme)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亦即模仿的单位。语篇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互文现象是文化传播的具体体现。从模因的角度看,互文性是模因传播的产物,是交际主体之间模仿的结果。具体地说,互文性的形成是模因选择、复制和变异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模因在同一文化中的传播总是通过模仿、复制,尤其是通过语言进行传播。中国英语是一种跨语言文化传播活动,从翻译模因角度来看,其翻译活动是传播和复制过程,等值模因和等效模因是中国英语在新的文化中较为活跃的模因,中国英语主要是通过这两种模因等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并在交流过程中不断进行复制和传播。中国英语得到异国文化承认、接受并流传就是翻译模因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是用于解释文化进化和传播的理论,它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一种新思路。从模因论和中国文化的角度探究中国英语词汇的产生途径和强势模因,可以发现中国英语词汇是原体模因复制、模仿以及变异的结果,许多中国英语词汇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成为强势模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全球化跨文化交际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像基因那样继承,像病毒那样传播.Tarde认为"社会即是模仿".建立在人类经验知识基础上的文化,尽管经历不同的社会、历史和与不同的民族相处,都有一些像基因那样的一脉相承现象.模因的复制与传播为社会文化进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模因对言语交际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它是一种模仿现象。通过模因的复制、模仿和传播使得文化得以传播、继承和发展。互文性是语篇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语篇都是对其他语篇的吸收和转化。模因和互文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是以模仿为基础,在互文的过程中,模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将用模因论来阐释广告语篇的三种互文方式——引用、仿拟和双关。  相似文献   

7.
儿童商品品牌的命名大多是对强势语言模因的模仿,主要是对强势语音模因和强势词汇模因的显性模仿,以及对强势文化心理模因的隐性模仿。对强势语言模因的模仿使儿童商品品牌迅速获得消费主体的接受并得以广泛流传,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盲目地模仿也会造成品牌文化内涵缺失及山寨品牌泛滥。  相似文献   

8.
写作是语言学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外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模因论认为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相互模仿,通过模仿相互学习和传播知识。模仿在人类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写作教学中也不例外。本文尝试将模因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认为模因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应从模仿写作模板入手,让学生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单词、语句等重新组合和构建,变成自己知识的一部分,在交际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复制、传播给另外的人,旨在探讨模因论指导下大学英语四级的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9.
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结合社会心理环境来研究语言和言语。社会心理语言学家指出:言语模仿是人类个体实现语言社会化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由于人类对语言的不断模仿、复制和创新,使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得以不断发展。语言模因是模因主要的存在形式,语言模因不断被使用者模仿并传播的现象表明人类言语行为的背后是受某些心理动机的驱使,并隐藏着交际者的交际意图与目的。从社会心理因素探讨语言模因,了解话语含义、增强语用推理能力,可以进一步拓宽对语言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模因论强调的背诵,创造性地模仿和文化渗透缩短了从语言的理解到产出的过程,提高了语言产出效率,同时避免了语境转换导致的语用失误。模因论可促进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目标的实现,即通过视听输入来提高说的输出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模因作为一种基本的信息复制单位,通过模仿、保留和进化在宿主内不断发展。茶叶从16世纪传入欧洲以后,四百多年来由于其本身共生模因的特性,茶超越了西方原有的咖啡等饮料,在新宿主内发展成为一种强势模因,不断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角度对西方茶著作、典籍和诗歌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茶文化中的基因型模因传递信息,表现型模因则体现为生活方式在西方传播文化和思想,形成了自己的模因地图。  相似文献   

12.
模因是与基因相似的现象,通过模仿而传播。翻译本身也是一种模因,是对原文的模仿从而使之得以在异域传播。从模因论的理论入手,分析了模因得以传播的两种重要方式:复制与变异,并由此推导出"异化"是对源语的复制。对译语的变异,尤其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异化"翻译,不仅有利于源语语言或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译语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模因论是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主要研究模因的复制、扩散及演变,是以新达尔文主义作为其理论依据,将文化演变规律、信息传递模式、思想感染途径等构建为一整体模块,动态研究文化信息之间的传媒或介质:模因。模因是一种复制因子,它储存于个体记忆之中,可复制到另一个体的记忆中,通过模仿、复制而传播,改变另一个体的思想、行为,乃至意识。这些个体作为模因宿主,继续扩散,最后扩展到整个群体而进行自我复制,继而促进整个社会、文化、语言的进化、发展。首先对模因论研究新动态进行述评,然后从全新的“模仿”视角出发,以“信息复制”、“文化传递”和“思想感染”作为研究模块,以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作为理论指导,尝试着研究利用模因论优化英语情景教学法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模因是与基因相似的现象,是一种文化信息单位,通过模仿而传播。汉语文化负载词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也可认为是一种模因传播的活动。汉语文化模因在异域要进行成功的传播,对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就要保持其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增加其对目的语读者的异国情调吸引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要适时地恰当地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从基因的角度看摹因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的发现给人文学科带来的启示之一就是在文化传递与进化过程中存在着摹仿的基本单位———摹因。目前,摹因尚属新鲜事物,对它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对摹因的认识存在着分歧。针对这一情况,以基因作为参照,对摹因的概念来源、摹因的存在假说、以及对认识摹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以此推论了摹因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6.
模因论视角下的文化传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是文化传递或模仿的基本单位,它是一种信息模式,储存于人的大脑,并且可以得到复制和传播。它在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模因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小到一个理念,大到世界各民族文化。文章拟从文化的传承、亚文化的传播和亚文化环境的净化问题等角度,探讨模因论在人类文化进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觅母的角度谈异化翻译的趋势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觅母的生命周期的分析表明,翻译的过程就是将异域觅母复制到本国文化的过程。译者作为宿主,解码以源语言为载体的觅母,并受其感染,再努力将此觅母编码为目标语载体。归化翻译是通过在本国文化中寻找相似的觅母来帮助读者理解异域觅母,在文化接触的早期有其存在的阶段合理性,然而只有努力忠实复制源语文化综合体的异化翻译才是觅母传播的最终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信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写作进行研究,以此来验证将模因论运用于大学英语模仿写作的效果。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模因论指导下的模仿写作能够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也可以改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的习惯和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因此,在模因论指导下的模仿写作是一种有效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19.
模因传播与归化异化翻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据此Chesterman提出了翻译模因进化和形成规律的翻译模因论。翻译模因理论认为,模因的传播过程对翻译构成影响。由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与模因传播的关系得出:归化翻译通过在本国文化中寻找相似的模因有助于读者理解异域模因,而忠实复制源语文化综合体的异化翻译是模因传播的要求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