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数字海洋"实施海陆统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资源的宝库、环境的重要调节器。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因此,数字海洋是数字地球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大国,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在21世纪提出数字海洋的发展战略,对于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事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步伐中,如何构建“数字海洋”,实施海陆统筹,走中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6月20日,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希腊的中希海洋合作论坛上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的"海洋观",表明了中国不仅把海洋视为下一个战略发展机遇,更显示了中国把它看作一个与世界各国共同开发、共同治理、共同受益的广阔舞台,在"和平、合作与和谐"的基调上与各国一起开发利用海洋。李克强总理的演讲显示了中国海洋强国的建设发端于和平的目的,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现实基础和最高宗旨,是中国"强而不霸"与"和谐世界"战略思想在海洋政策方面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在海洋领域人类面临双重重大变革,一是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能源资源,加速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及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全面发展海洋经济,深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全球海洋治理。海洋能源不仅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还是连结全球能源转型与海洋治理的重要纽带。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巨量的能源资源,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以海洋能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正朝着大规模和商业化方向迈进。国际社会合作开发利用海洋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在建设海洋强国和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战略框架下,中国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海洋能源技术强国,同时需要通过建立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海上能源丝绸之路和构建蓝色能源伙伴关系三根支柱推进海洋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以此保障能源安全、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海洋治理。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和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象山县人民政府、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共同主办,太平洋学报杂志社、中国开渔节组委会办公室共同承办的“2005中国海洋论坛首届年会”今天开幕了。我代表主办单位对关心支持海洋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参会的各位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中国是陆海兼具的国家。海洋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统一强大、社会的稳定发展休戚相关。海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地球的最后空间,是能源、矿物、食物和淡水的战略资源基地。21世纪是海洋世纪。21世纪将是人类对海洋全面认识、充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是指北极海域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平衡、稳定、健康的状态。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极地人类活动的增多,北极海洋生态安全和人类利用活动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在北极地区制定海洋空间规划、有效管理极地人类活动成为极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对海洋空间规划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厘清了海洋生态安全与北极海洋空间规划的关系,并对北极地区现有的海洋空间规划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探究了当前在北极地区制定和实施海洋空间规划的困境,最后从海洋生态安全的视角提出了完善北极海洋空间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覆盖地球表面近四分之三的广阔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和基础,为人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大量宝贵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空间和人类文明的来源基石。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通道空间对人类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着重大影响。海洋在消除贫困、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及遏制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然而,海洋正日渐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不断退化或遭到破坏,为生态系统提供重要支持的能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中国太平洋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中国太平洋学会在海洋领域的学术优势,经研究决定在中国太平洋学会专家库的基础上组建中国太平洋学会亚太海洋研究院。亚太海洋研究院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其办院宗旨是:团结和组织亚太地区海洋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全面开展亚太地区当代海洋问题的研究,通过集中优秀人才、密切分工合作、强化交流融合、加强服务保障、推动成果转化等方式,聚焦亚太地区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及我国在国际战略中的全局性、综合性、趋势性和长期性问题,为党和国家决策及时提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学报》2010,(2):F0002-F0002,F0003
2010年1月21日,北京。 在主办单位中国太平洋学会和承办单位海洋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太平洋学报》编委会、理事会会议在京召开。来自京内外共共40多名编委、理事共聚一堂。各位代表怀着对《太平洋学报》的热爱与责任,各抒己见,为《太平洋学报》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与海洋生态安全的战略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我国海洋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威胁,实际上,有限而且脆弱的海洋资源正在应付着人类没有节制的利用,我们不断地从海洋索取有价值的资源以及向海洋抛弃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这种累积的效应将毁掉海洋生态系统未来对人类能够做出的经济服务能力。我们必须意识到开发活动会导致海洋生态的改变,意识到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和环境复杂的相互作用,意识到维持复杂且具有适应性的自然系统的多样性和恢复力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保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薛迎春 《太平洋学报》2010,18(8):F0003-F0003
<正>罗钰如作为国家海洋局第四任局长,给中国的海洋事业留下了太多值得人们纪念的功业,也给中国太平洋学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罗老的工作作风、治学精神、人格魅力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和典范。1973—1985年,是一段在中国海洋事业发展中值得称道的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海洋事业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人们在回顾这段光辉岁月的同时,总是忆及曾为之付出毕生努力的领导——历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局长及党组书记的  相似文献   

11.
胡素清 《浙江学刊》2015,(1):131-134
海洋观是人类关于海洋认识成果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人类对于海洋及人海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以人海关系为核心、以海洋价值认识为主体,并内含着人类认识海洋的思维方式,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深层次的海洋文化,海洋观教育对于提升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学报》2010,(10):F0002-F0002
<正>2010年10月18日,中国太平洋学会太平洋区域海洋经济分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等18家涉海部委和国家海洋局各业务司的领导,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海洋、经济、统计等领域学者共计5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会上,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登义对学会的成立表示了祝贺。他指出,分会的成立必将扩大海洋经济在社会公众中的认知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的资源宝库、最大的运输通道以及沿海国家的战略缓冲区,海洋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对海洋的研究多关注国家的海洋综合实力,很少涉及国家的海洋依赖性,更鲜有关注两者的协调情况,因而难以对海洋综合实力的走势做出科学的预估。为此,本文以中美两国为研究对象,构建国家的海洋依赖性和海洋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两者的耦合分析模型。结论如下:(1)国家的海洋依赖性方面,美国近十年逐年下降,中国逐年上升并在2010年超过美国;国家海洋综合实力方面,美国处于较高水平的稳定状态,中国起点低但发展快,与美国差距不断缩小。(2)十年来国家的海洋依赖性与综合实力耦合程度的降低限制了美国海洋系统的发展,美国已进入海洋战略的收缩阶段。(3)中国海洋依赖性和海洋综合实力形成良好的耦合关系,对提升国家的海洋影响力和海洋依赖的安全程度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本埠要闻     
《青岛画报》2011,(8):96-97
7月23日,2011中国青岛国际海洋节开幕,本届海洋节以"邀世界共享蓝色盛宴"为主题,以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实现人类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共有海洋科技、海洋文化、海洋旅游等六大板块31项活动。筹划已久的航空旅游项目启动,开通了空中看青岛、空中看崂山、空中海岛游、空中观蓬莱四条空中游航线。  相似文献   

15.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陆洲经济的扩大和延长。海洋经济虽然古已有之,但现代的海洋经济已远不是传统的渔盐航运,它包括海洋水产、海洋化工、海洋采矿、海港建设、海洋运输、海洋防排污染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海洋的开发利用,涉及面极广。所以,发展海洋经济决不能离开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安排,必须从国民经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平衡。当前,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调整阶段,在进行海洋开发利用的时候,一方面,要充分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潜力,要认识到今后的经济发展除依  相似文献   

16.
《太平洋学报》2010,(1):11-11,25
《太平洋学报》创刊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唯一一份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出刊近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思路活跃,潜心研究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刊发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成为热心思考太平洋区域学术问题的各界人士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学报》2013,(3):104-104
《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裁来源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出刊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思路活跃、潜心研究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刊发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成为热心思考太平洋区域学术问题的各界人士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学报》2013,(4):96-96
《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出刊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思路活跃、潜心研究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刊发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成为热心思考太平洋区域学术问题的各界人士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9.
<正>《太平洋学报》一直以来持续关注太平洋岛国研究领域,小岛屿国家作为一个长期位于世界体系边缘区的发展群体,其发展关切和利益诉求长期未获国际社会足够重视与回应。随着新时期中国外交"主动作为",中国同小岛屿国家发展并深化基于海洋合作的"蓝色伙伴关系"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海岛生态环境保护、海岛供水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太平洋学报》是我国海洋领域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由国家海洋局主管、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海洋出版社出版。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以服务国家、服务海洋事业发展为价值追求,通过学术研究为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提供智力和学理支撑,努力实现关怀现实、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