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化安全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益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和对外政策的思想基础,一直以来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现代国际政治关系中,国家的文化安全不仅是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利益的文化存在形态和运动样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安全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和威胁.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从而确保国家利益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鉴于国家利益与文化安全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国家利益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代表西方主流思想的一批学者鼓吹文明的冲突将占据全球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些观点尽管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并且言过其实,但文明(文化)在国家利益中的地位确实是大大加强了。作为文化的载体,各国的媒体在国家利益的维护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国媒体如何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就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一、国家利益内涵的发展 所谓“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行为体在满足国家行为系统的需要时所具有的利益” ①。传统上,有三类国家利益是维护国家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即国家的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冷战结束后,…  相似文献   

3.
论"东突"恐怖势力对国家利益的威胁与破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论述了"东突"恐怖势力对国家利益的威胁与破坏问题,特别是从其对国家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威胁与破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东突"恐怖势力的破坏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已构成冷战之后我国新疆及中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中最不稳定的因素.本文指出了"东突"势力及其恐怖主义活动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并认为打击"东突"已成为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是分析民族国家间互动态势、博弈过程的重要视角,反映民族国家谋求安全、扩持利益的源动力.文章首先从基本概念入手,阐述国家安全利益的属性与内涵,并从理论角度探讨国家安全利益的生成机制,其中涵盖国家身份、安全观念、安全环境与国际规范四个主要因素.最后,把握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的研究视角、现实内涵及护持方式,以期深化对国家安全利益问题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全球公域中国家利益的界定与实现与一般的国家利益有所不同。能力成为国家在公域利益实现的主要因素,同时,公域的国家行为必须受到一定规则的约束和管制,以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同样,能力和国际规则、制度也是维护国家权益的主要因素。从公域限制国家能力向权利转化的角度来说,公域的国家利益实现是受限的;与此不同,公域的国家权益维护朝着相反方向运作,即国家权益应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护。在假设南极为全球公域的前提下,中国作为一个南极事务重要参与者具有南极利益和权益,中国的南极利益包括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科研利益、经济利益等;南极权益包括参与权、科研权、治理权、地理命名权、开发使用权等。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18,(2):133-141
全球化背景下,国强语兴之道渐成共识。语言与文化传播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国家意志,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国家文化治理,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存在和文化变迁的动力因素,也成为国家间竞合博弈的重要立足点,而促进民族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成为世界各国有关话语权生成的优选模式之一。语言与文化传播由此打上更为浓厚的国家印记,富于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其与经济的捆绑、与政治的联动、与科技的嫁接、与教育的结合、与习俗的交融等方面,折射出全球化背景下语言与文化传播的新变化、新气象、新格局、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明朝援救朝鲜抵御日本侵略的决策,不仅有着字小扶危、保护藩属国家的因素,也有着维护辽东边疆安全的利益动机。而晚明以及清朝的朝贡制度,已构成国家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朝贡制度虽然在经济上因为采取"厚往薄来"而成为弊政,但在国家的安全利益上却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深入研究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科学审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推动和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积极推进国际文化新秩序建设,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时话,积极利用国际机制,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使之成为构建和谐世界和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基础,成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美国外交政策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还体现了整个民族认同的政治价值与原则。世界使命意识就是美国外交理念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种世界使命意识与美国争霸世界的企图相结合,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文化安全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我国文化安全面临挑战 ,促进文化沿着先进性方向发展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关键。在当前 ,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处理好 :文化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 ,坚持马列主义指导的文化方向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坚持先进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实现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李涛 《学术探索》2013,(10):103-107
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公民在数量上呈直线上升之势,足迹几乎遍及世界.与此同时,中国海外留学生群体在海外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现.而保障本国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安全和合法权益是我国当前最为基本和最重要的国家海外利益之一.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在争取和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利益方面,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的不时抬头与显露,"台独"活动的日益发展与猖獗,海权安全和利益所遭受到的严重威胁与损害,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甚至牵动着全国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展有效的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反对"台独"斗争、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和安全已经成为新的历史阶段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政策的基础。纷纭复杂的外交问题如果以国家利益为焦点便可以理得有条有理,只有用国家利益的概念才能解释国家及其政府的行为。本文通过对国家利益这一概念的厘定,分析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及确立依据,阐述国家利益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体现了党百年来对捍卫国家安全的实践探索,历经一个逐步生成、深入发展和持续完善的伟大历程。党的国家安全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思想内容,都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价值旨归。文章通过溯源党的百年国家安全演进历程,彰显了坚持党的科学领导、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坚持走正确发展道路、统筹发展与安全等宝贵经验。推动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事业的现代化,要坚持党的科学领导,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助推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坚定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安全事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国家利益概念原本就有争议 ,而在全球化时代更面临着来自国际制度、全球问题、全球利益与全球意识等方面的挑战。在此情况下 ,民族国家必须树立新的国家利益观 ,把握以下原则 :坚持全球利益观照下的国家利益 ;注重把握国家利益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在确定国家利益的优先顺序基础上 ,在国际制度的框架中实现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6.
樊安 《学术探索》2014,(7):34-39
伴随经济发展,我国利益分化较为明显并随之产生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社会利益结构变化既加剧了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冲突,也凸现出法院自身利益与其职责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势必影响法院的司法工作,从而不利于司法公正。在努力理顺法院与党、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并且完善经费保障的同时,我们更要通过司法公开加强法院审判制度建设。利益分化属于多元社会的常态。通过全面的改革举措,我国人民法院体制必将妥善应对利益分化,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政治考量与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安 《中国社会科学》2012,(1):4-26,206
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萌芽于20世纪40、50年代"一个中间地带"思想,雏形于60年代的"两个中间地带"思想,正式形成于70年代初期。毛泽东以国家利益与主权诉求为逻辑原点,以矛盾对立统一论为哲学基石,以冷战时代背景为历史平台,以反对霸权主义为主要外交方略,形成了著名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作为中国外交战略和国际关系理论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具有十分特殊的时代价值,特别是在国际伦理与正义原则、话语权与国家形象、安全机制与战略伙伴关系、相互依存与文化超越等领域形成的理念和原则,是值得我们倍加珍视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黄甲刚 《云梦学刊》2002,23(6):19-22
统一战线是一种联合战略与策略,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法宝,是民族凝聚力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监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蔚  苏振天 《学术界》2012,(4):59-65,284
在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维护金融安全应当是各国金融市场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影子银行体系的超常规发展和信用扩张,是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影子银行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全面梳理了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最后针对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提出了有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跨境流动中的个人权益和国家利益损害问题引起各国立法的关注。各国不同的跨境流动法律规制模式蕴含其对数据保护的不同价值取向:以欧盟为代表的模式重视个人数据权益保护,推动欧盟范围内的数据自由流动,限制数据向境外输出;以美国为代表的模式积极推动数据自由跨境流动,重视数据的经济价值,限制重要数据出境;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模式则重视数据主权与国家安全,建立数据本地化规则,限制数据的自由跨境流动。身处全球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制热潮之中,我国政府应坚持以保护数据主体权益和国家安全为基础,允许数据在合理范围内自由跨境流动,实现数据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平衡,提高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