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发展消费信贷 促进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经济望★《江苏统计》1999.7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消费信贷——一种向银行借钱进行消费的方式,犹如一个积极的信号,为疲软的中国消费市场送来佳音。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加快...  相似文献   

2.
一、内蒙古农村市场购买力发展变动特征农村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和农牧民现金购买能力、农牧民纯收入增长密切相关,农村市场需求能力的大小和需求水平高低,直接受制于农牧民现金购买力水平。1购买力高速增长阶段。1978年———1984年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级时期,由于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政府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收购价格,极大地刺激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诱发了农牧民纯收入的超长规增长。1978年至1984年农牧民年人均购买力平均每年以222%的速度递增。在1984年社会总消费比重中,农村牧区居民…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7%,而且每年还在以平均32%的速度递增。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的国家或地区就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到2000年我...  相似文献   

4.
根据社科院最新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10年以城镇常住人口为代表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8%左右,2012年或2013年将超过50%,2020年将达到60%左右。蓝皮书认为,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转换。与此同时,我国汽车工业也正行驶在高速发展之路上,2009年汽车销量突破了1360万辆,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6000多万辆。新世纪的下一个10年。中国汽车市场是否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中国是否为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正>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刺激生产、促进投资、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颁布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简称2008年SNA)以及《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最终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都是反映消费需求的重要指标。最终消费支出强调支出主体,反映“谁花的钱”,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已成为突出矛盾。根据国家体改委的资料,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逐年上升,1991年平均为605%,1992年为615%,1993年上升到7179%,1994年经清产核资,部分企业资产重估增值后,资产负债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收人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食品消费比重下降,文化生活和生活服务的消群比重逐年上升,也就是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是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国民经济消费统计中的~个重要指标.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一般标准为: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50%-sg%为勉强度日,40%-50%为生活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生活水平,20%以下为最富裕程度的生活消费水平.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  相似文献   

8.
据权威研究机构CTR最新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在宏观经济保持良性运行的大环境下,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幅为9.5%,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产品上游成本增加,企业主缩减营销费用,厂告投放亦步亦趋,2011年上半年中国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的刊例花费同比增长了14%,低于去年同期。  相似文献   

9.
一、改制进展情况1改制工作稳步推进,大部分企业已经完成公司制改造。截止到1998年底,自治区确定的到2000年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67户企业已有45户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并注册登记,占三年建制目标的643%。其中大型企业23户,实现目标的657%;中型企业22户,实现目标的629%。其它未改制企业正在制定方案,为企业的改制作好了必要的准备。改制后的企业,利用多元股东间的利益制衡关系,以法人的资格享有法人财产权,参与市场竞争。2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形成。按照《公司法》要求:在公司制企业中成立…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我国1954~2010年的数据基于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政府规模(政府消费与GDP之比)对人均产出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我国政府规模对人均产出的影响取决于两年前的政府规模,政府规模在11.59和13.29之间政府支出对人均产出的影响为正,反之,政府支出对人均产出的影响为负.我国政府规模最优值为12.44,当达到最优政府规模时,政府支出增加1%,可使下一年人均GDP增长7.4%.由于目前我国政府规模较大,应该缩小政府消费总量,优化政府消费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及经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全国31省市(区)相关的公共教育消费数据,对中国八大经济区的公共教育消费进行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差异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公共教育消费总体差异呈现"W"型趋势,并且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交替成为公共教育消费差异的主导部分,区域内差异表现出显著的收敛性;相对于人口数而言,经济发展对公共教育消费具有更大的影响;全国公共教育消费收敛性检验显示,公共教育消费具有明显的δ-收敛,但β-收敛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从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地区差距、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入手,通过建立Panel Data数量关系模型,深入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表明: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受影响程度最大,西部地区最小,但影响效应都是正向的;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公平性、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提高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消费支出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通过对北京市某高校325名学生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以性别分组,组间差异构成是影响高校学生基尼系数的主要因素。以学生来自不同区域分组,差异主要来源于重叠项影响,但按两层分解基尼系数,性别内部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消费存在较为明显差异。学生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基本生存消费。发展、享受、交往等开支增加起着扩大学生消费差异程度的作用,生存消费的增加起着缩小消费差异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武 《统计研究》2007,24(6):67-69
 本文根据1991-2005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统计数据,依据凯恩斯消费函数,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解释。同时,通过建立城乡居民的消费收入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我国农村居民不仅基本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居民,而且其样本期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亦低于城镇居民的结论,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朱新武  阮大伟 《统计研究》1999,16(10):10-16
朱新武,男,35 岁,1984 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现为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曾获首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二、第四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优秀成果奖,国家计委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技术进步奖。 阮大伟,男,38 岁,现任陕西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山 《统计研究》2007,24(12):16-17
摘  要:内容提要:恩格尔系数作为评价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主要指标,在综合衡量居民生活水平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传统消费观念的抑制,教育、住房、医疗费用的迅猛上涨,收入水平的滞后,统计方法的局限,贫富差距的加大这五个因素的影响,使欠发达县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表现为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在以绝对收入假说为基础的消费函数分析中发现,消费倾向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不显著,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通过构造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的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为此,要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需要消费政策与收入政策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18.
 摘  要:本研究以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并结合水资源公报、中国环境年鉴等统计资料,对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水资源消耗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这是对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重要应用之一。本研究结合2002年投入产出表,编制了2002年度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分析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各部门的用水量及相应的用水系数,并分析了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相关关系;计算了产品的输入输出对水资源使用的具体影响。主要结论:(1)水资源消耗较大的部门为农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化学工业等部门;(2)各部门完全用水系数的差距相对直接用水系数较小,食品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等部门对水资源消耗的间接拉动较大;(3)我国水资源出口结构仍不够合理,水资源紧张局势总体上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9.
陈梦根  张帅 《统计研究》2020,37(6):40-54
本文以全球夜间灯光数据为参照,分别从地级和县级行政区层面研究了1992-2016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受地级和县级人均GDP数据可得性和准确性的限制,首先利用省级人均GDP与灯光亮度关系估算地级和县级的经济产出水平。基于地级和县级经济产出水平,测算了地区经济差异指数、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证实了各省份、全国及四大地区均呈现库兹涅茨倒“U”曲线。对泰尔指数进行四大地区分解,发现了四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是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的主要根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研究再次证实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还发现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变迁与地区经济不平衡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教育水平的提升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分别扩大和缩小了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但资源禀赋、对外开放度和政府消费与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心-外围模型思想及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本文对地区发展不平衡进行了测算及空间分解,而后实证检验了金融市场化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异质性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金融市场化对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组内与组间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是异质性的;(2)金融市场化提升了东部地区总的发展不平衡,却降低了中西部地区总的发展不平衡,类似结果对于空间分解得到的其他发展不平衡指标也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