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新加坡“差异教学”理念下的小学华文教材(定向阶段)进行了系统考察。三个层次的教材在字、词、句的难度与数量上都呈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其中,“华文”与“高级华文”属于高水平华文,两者之间是量的差异,“高级华文”的内容和难度在“华文”基础上略有提高。“基础华文”属于低水平华文,与“华文”“高级华文”之间是质的差异。教材在体现“差异性”的同时,对字词的科学复现还应进一步重视,文章依据考察数据对该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新加坡4套统编小学华文教材的汉语拼音注音为对象,回顾汉语拼音的引进与推广情况;考察并分析4套统编教材汉语拼音注音的历史演变及其演变特点;就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汉语拼音注音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嘉庚先生致力于新加坡的华校建设、华文推广,他的精神和行为影响了一代代的新加坡华人华侨.孙炳炎是新加坡第一代"落地生根"华人华侨的代表,对新加坡华人教育在式微中得以保存、华人文化得以存续发展有自己的贡献.他是嘉庚倾资助学的受益者,也是嘉庚精神的追随者.他践行嘉庚精神,不仅继承了陈嘉庚先生兴资助学传统,更继承他的中华意识和对华人话语权的维护,对促成海外中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100位在职教师为对象,就<小学华文课程标准>(2007年最新版)指导下的新加坡的汉语拼音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涉及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汉语拼音的教学应用情况、按词式书写情况、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困难、汉语拼音对学习华文的帮助等五个方面.这项调查旨在了解目前新加坡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为其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并有助于中国同行了解汉语拼音的海外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学者王润华借用西方后殖民话语,把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新文学经典看成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殖民者",暴露出后殖民视角的偏颇与狭隘.本文通过批驳王润华的后殖民文学观,引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双重文学传统"问题,而鲁迅经典在东南亚华文文坛的传播与接受,正是中国文化/文学传统与本土文化/文学传统结合后的表现,也是东南亚华文文学完成本土性建构以区别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所在,所以说,鲁迅并不是"殖民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定位为新加坡非华裔学生"第三语文"的"华文特别课程"推出过程、学生背景、课堂教学的局限和困难及汉语拼音在"三语"教学中的作用的探讨,探析<汉语拼音方案>对海外的非华裔学生华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华文特别课程"的推出实质上是新加坡政府对华文进行地位规划和习得规划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印度尼西亚高中华语教学存在教学性质的问题、教材使用及教学方法的问题、师资状况及师资培训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对印度尼西亚高中华语教学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性质及相应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同时也应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华语师资培训,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促进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持续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华文教育是从对外汉语教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其文化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相比,更具有其独特的教学任务,在华文教育的文化教学中要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具体阐释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华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浅谈了在华文教育中如何传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海外华文教学与华文教育呈现出一个由复苏、复兴到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培养目标、华人的语言观和文化观等方面讨论了新时期海外华文教学与华文教育的形势及主要变化,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契机。目前的海外华文教学和华文教育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祖(籍)国应该为此作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华文传媒在华文教育起到了拓展教育方式、营造语言环境、提供背景素材、丰富华文知识等重要作用,对华文的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均有促进作用。华文传媒使华文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单纯技术性的"汉语语言教学",更深入到华文的深厚文化底蕴、哲学价值观等文化历史层面,为华语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新编华文教材采用了新加坡教育部与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模式,既借鉴了我国国内教材编写的长处,又适应了新加坡儿童的特点,是一部比较成功的海外华文教材。通过对新加坡《小学华文》的语言面貌和选材情况的描写、分析和研究,得出新加坡新编华文教材十分重视华语听说读写以及想象力、思维力、表达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语言认知和习得规律,内容充实、选材得当、贴近生活、生动有趣,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热情不断增强,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得以建立.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推广政策方面的问题和阻力.新加坡华文教育发展历程对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如何做到与当地"文化融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问:今年您出席了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的华文书展,访问了中国台湾地区,并一直关注华文出版与版权贸易问题,在此方面,2006年有何新的特点和趋势呢?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的城市特征鲜明。多种语言的兼收并蓄,使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洋溢着现代工商城市的气息,体现了南洋国际化都市海纳百川的特点。多样化的语言风格,使作品既有市井色彩,又有典雅凝炼的风韵。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展现了当代新加坡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传统观念与现代性思维的冲突,表现了华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5.
以中医药媒介形象为视角,对近年来新加坡英文和华文网络新闻报道中与中医药相关的语料进行分析。借助Python的文本分析技术,对英文和华文语料的特征词、情感向度和主题进行归纳,同时结合对具体新闻内容的细读,对中医学在新加坡的传播和发展情况加以分析。通过网络新闻平台的话语建构,新加坡媒体向本国及世界其他地区民众展现了一个全面、立体、多维的中医药形象。  相似文献   

16.
<正> 根据新加坡文学史家方修的考证,新加坡的第一篇华文白话小说,是双双的《洞房的新感想》,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十二月的《新国民杂志》。从这时候算起,新加坡的华文小说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这一历史时期,新加坡经历了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时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艰苦岁月,经历了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也经历了独立后努力建设新兴国家的艰苦奋斗。新加坡的华文小说,反映了这一丰富多采的历史进程。以她独特的风貌,出现于世界文学之林。在这六十多年里,新加坡的华文小说虽也几经沉浮,几经曲折,但总的发展趋势却是向前、向上的。正如新加坡文艺评论家赵戎所说的,马华文艺“从描写身边琐事,以至刻划大时代的历史的风貌;从  相似文献   

17.
我利用多次去新加坡探亲的机会, 做民间的双向交流工作,到新加坡宣传 中国,在国内介绍新加坡,以增进相互 了解和友谊。 新加坡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 和《新明日报》三家华文大报,每份每天 少则30多版、多则60多版,订报不要动员,更不用开会、发文件,发行量却很 大。每家报纸都有“言论”、“交流”等专栏,就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环境、人文 习俗等多方面的问题展开广泛讨论。我 在报纸上先后发表了19篇文章,介绍 改革开放的中国。新加坡比较民主,也 重视民间舆论,有关方面还对我的建议 在报上作了答复。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加坡的社会经济在三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它充满活力的教育则是经济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其中的"教师教育"又是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了解和研究新加坡的教育经验无疑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华人企业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内外广为传播和延续的成果之一,其文化渊源主要来自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价值观、华人居住国的本土文化三个方面。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华人企业文化中的比重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华文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华文企业文化的研究与教育在华文教育内容体系中却处于缺失状态。当前,应从加强华人企业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将华人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编入教材,对华文教师作系统的有关华人企业文化的教育与培训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华人企业文化研究,并将其纳入华文教育内容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也为我们反思海外华文教材的编辑出版提供了新契机。作为海外华文教育重要支撑,华文教材的编写水平决定着华文教育的质量。华文教材编写中的语料选材是实现教育目标、形成教材特色的重要因素。从编辑出版的视角对国内出版的华文教材在语料选材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华文教材编写的可行性建议,即在华文教材的语料选择上实施经典性策略、文明互鉴策略及适应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