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亮程散文在现代城市文明与"乡村记忆"、"人类中心主义"与"万物等齐"、个体生命的孤独与世界的整体关联和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等多个层面,都有新的发现和言说.在散文叙事形式上,刘亮程散文虽然还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禽兽比德等传统散文叙事模式的痕迹,但创立了审美意味独特的双主体叙事.  相似文献   

2.
黄去非 《云梦学刊》2012,33(1):98-101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什么是意象?如何立意与取象?如何使意与象巧妙融合在一起?弄清这些问题,对于鉴赏古典诗词。指导令人创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命意识的焦虑——评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亮程的文章之美,不是美在才华,尽管他的这些文章已经非常漂亮。但是他的宝贵并不在于这些文章,而在于他的情感和灵魂所处的状态,在于他的情感和灵魂跟这个世界构成的关系之中。刘亮程用那种和谐的眼光、善意的眼光、爱惜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于是到处看见了阳光的灿烂,看见了鲜花的欢笑,看见了蚊子在认认真真地觅食,看见了老鼠在兢兢业业地劳动,看见了驴在生机饱满地交媾,总之,满世界都是令人欢喜的东西和气象。  相似文献   

4.
亲属称谓语的外化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这种用法在唐代笔记小说中使用频率较前代增加,使用范围上也有所扩大,并且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特点,为后世亲属称谓语的外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太阳"作为太阳系的核心天体,对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和人类情感的主观感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从文学意象理论和文学翻译创作的哲学观点论述"意象翻译与创作空间"的密切关系,总结出意象翻译应该遵循翻译创作的方法,在译入语中展现诗歌的审美价值与内涵.第二部分以西方"太阳"意象为切入点,通过西方太阳意象的诗歌,比较分析中西语境下太阳意象的异同,并针对四大类不同的太阳意象内涵,探讨意象翻译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6.
闫晓昀 《东岳论丛》2012,33(4):113-117
沈从文笔下的少女形象具有“类型化”的外在特征以及“物化”的存在方式,且于相似的外在之“象”背后涵纳着共通之“意”,是一组“意象化”的人物形象,从而具备了高度象征意义和阐释能力,成为作者展现审美追求、实现文学理想、图现救治社会及重建民族品德这一根本创作目的的介质.  相似文献   

7.
8.
宋代咏物词的创作蔚然成风。《全宋词》收录咏物词 2 0 0 0余首 ,约占全宋词的十分之一 ,所咏物种多达 2 0 0余种 (其中南宋咏物词有 1 2 0 0多首 ,约占宋代咏物词的四分之三 )。词家或应物斯感 ,触兴生怀 ;或借物逞才 ,彼此唱和 ;或依托物象 ,抒情言志……其中不乏因咏一物而声名大噪者 ,如“叔夏 (张炎 )春水一词 ,绝唱今古 ,人以张春水目之”,也有专力咏物、“以此擅场”的王沂孙。此外 ,还有咏物专集《梅苑》、《乐府补题》。然而 ,一般论者多囿于单个作家、单个题材、某一阶段的讨论 ,而较少有人将宋代咏物词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学现象 ,…  相似文献   

9.
张雷声 《学术界》2012,(3):144-153,286,287
《资本论》的创作过程是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开始,经历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确定、理论体系的构建,最后明确为写作《资本论》“四卷结构”的过程.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过程,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并论证其科学性的过程.唯物史观的创立及运用,使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研究中,逐步明确了《资本论》的研究任务,《资本论》“四卷结构”的形成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整体拓展的重要方面.唯物史观的创立及运用,也使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创作中,逐步明确了研究对象,并把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分析放到了社会矛盾运动的整体中.  相似文献   

10.
韦冬雪 《学术论坛》2008,31(2):189-192
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阶段,深入研究其内涵及实现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原有的观念系统、知识经验和能力;外部条件主要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其中,精神条件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外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社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风气以及社会思潮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唐诗风蜕嬗之际,元白、韩孟诗派极力要打破诗歌发展到盛唐时所形成的审美经典与规范,而独立于两大诗派之外的刘禹锡诗歌却仍在追求清新婉美、雄奇健举的传统风格,可视为对此经典与规范的努力维持,这与元白、韩孟诗派的开拓与创新同样具有诗学史上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综观刘禹锡诗歌,其中既具高标远韵、清丽天然等盛唐遗意,亦有自身的独创之处,形成其独特的个性与风格。刘禹锡步武杜甫,选择的是一条尊经学古与创变求新并重的道路,对中唐以后诗人颇具启示意义,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蝃蝀(虹)是《诗经》中一个独特而典型的意象,人们对虹形状和色彩的类比联想的同时,又赋予其谶纬、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比附象征意义,因而形成了虹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姿,虹意象具有了连类比附的多样性、预兆功能的双面性、象征意蕴的多义性等特征.历代学者基于对《鄘风·蝃蝀》诗旨的不同认识,对蝃蝀比喻、象征意蕴的感情倾向有别.《鄘风·蝃蝀》中的蝃蝀是婚姻吉祥、两性欢好之象.  相似文献   

13.
邱晓 《人文杂志》2022,(1):100-108
杜甫诗中极富个性的“大水”意象是来自中国上古的神话意象,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和生命体验:一是诗人经历混乱和动荡的社会局势,二是诗人对疾病、衰老和死亡的个人化生命体验,三是洪水神话和黄泉大水隐喻的民族化的心灵结构。杜甫既是一个仁民爱物、关注社会的现实诗人,也是一个关心自己和“身体”的抒情诗人,还是一个恐慌焦虑的象征诗人。  相似文献   

14.
艺术创造是凭借才能、技巧借助载体营构意象的独创性活动。是在深入实践、感受生活、升华认识的基础上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的艰难过程。其目的是在虚拟和想象中体验并实现人的确证。  相似文献   

15.
译者的翻译心理活动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简而言之,它可表述为这样两个方面,即先理解,后表达.文学翻译有着高度的再创作属性,由于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语言符号组合规则及文化涵义,所以语言间的差异和不对等是必然存在的.在一种语言文化中存在的事物,在另外一种语言文化中可能会根本不存在,也就是所谓的语言和文化上的"缺无"(lack).本文认为:1)从微观主体的角度看,译者的"翻译欲"是建立在"渴望"弥补语言文化上的"缺无",而导致了"再创作".这种翻译再创作空间的大小取决于译者的个人整体的知识结构和驾驭语言的能力.2)从宏观主体的角度看,译者的"翻译欲"是由外在的客观环境的不足和主观情感的双重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