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性、婚姻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思考和研究,认为:性不仅是一种自然属性,更是一种社会属性;婚姻的核心是男女互爱为基础的性关系;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和基础,家庭则是婚姻发展的必然结果。性对婚姻和家庭的建立与稳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婚姻对于性来说,既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满足。正如日本学者大井正所说:“婚姻,由于各民族、国家的风俗习惯的不同,有的是以性交为目的,有的是以性交作为出发点。但是。不论哪一种形式的婚姻,都不可能除去或无视性交行为。婚姻作为人类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应以性交作为前提。如果从发生学理论来看,性交不仅是婚姻的基础,也是婚姻的主要内容,这是性交与婚姻的本质联系。”在婚姻关系中,性的要求使男女双方得到了满足。特别是这种性生活是建立在社会认可的基础之上的,不仅双方肉体与精神的需要得到满足,获得  相似文献   

3.
有人曾把婚姻分为4种:可恶的婚姻、可忍的婚姻、可过的婚姻和可意的婚姻。第一种因为其质量的低劣让人忍无可忍,肯定是要解散的,而最后一种则是一种理想,我们常用一个词来形容:神仙眷属。但这种婚姻就像一见钟情的爱情,可遇而不可求。我们的婚姻,大多是可忍或可过。它当然是不完美的,有缺憾的,让人心酸而无奈的,继续下去不甘心,放弃又有太多的牵绊。它是我们心头的一个刺,隐隐地痛着,又拔不去。  相似文献   

4.
婚姻动机,是指男女双方对婚姻行为所产生的内在的、主观的愿望、目的或意向,也就是激劢男女双方结婚或离婚的原因。社会生活实践一再证明,婚姻动机是否正确,对婚姻、家庭关系影响极大。从婚姻、家庭关系的建立过程来看,目前我国城市中青年的婚姻一般经历这么叫个阶段:择偶→恋爱→缔结婚姻→建立家庭。婚姻动机作为婚姻的一种思想指导,始终在起作用。择偶标准(以爱情、理想、事业为标准,还是以财、貌等为标准)实际上是婚姻动机的亮相;恋爱和缔结婚姻则是从婚姻动机到建立婚姻关系的实践过程;长期的家庭生活则是对婚姻动机的一种检验。开什么花,结什么果。从许多婚姻纠纷、离婚案件来看,追本溯源,都和最初的婚姻动机有很大关系。婚姻动机作为一种思想、心理因素,是主观的,但是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动因深藏于经济事实之中。一定婚姻动机归根结蒂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反映。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中,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  相似文献   

5.
婚姻的第三种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形式。社会学里是这样来定义婚姻的 :“婚姻是一种涉及人类两性生活和人口生产的社会现象”。这个定义表明婚姻有两个基本功能 :其一 ,婚姻双方的两性生活 ;其二 ,人口的生产。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两性生活和人口的生产就被限制在婚姻的范围里 ,结婚就是为了确定婚姻双方两性生活和人口生产的合法性。但是如果将婚姻的功能仅仅归结为两性生活和人口生产的话 ,那世界上任何一个男人和任何一个女人都可以在一起实施这两种功能。然而现代婚姻的最终形成却要经历一个复杂的比较和选择的过程 ,这个比较和选择的…  相似文献   

6.
曾几时,人们把婚姻的目的看成是传宗接代,完全撒开或者无现男女的感情,以致于使许多婚姻没有爱情基础,仅存生殖功能。这种以生殖为唯一目的的婚姻现不符合婚姻的真正本质,因为婚姻是男女基于相互倾慕的爱情相结合的一种社会形式。因此,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作为女性来说,要把握住自己的婚姻质量,不仅需要婚姻的缔结是双方发自内心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相互倾慕,是相爱双方之间互爱的一种结合,更需要在婚后不断地调适和完善自己,以便使夫妻感情融洽并能够经常给爱情充电,不使爱情悄然萎缩乃至干枯。爱情的持久和婚姻的美满不是自然而然…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其特定的婚姻道德观;而每一种婚姻道德观,又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婚姻道德基础之上。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婚姻道德观,不能不首先要对我国的现代婚姻道德基础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凑合婚姻是不可忽视的婚姻现象所谓凑合婚姻,是指现实的婚姻关系的维系主要不是以男女双方感情上的互爱为基础,而是基于经济的道德的等其他因素的考虑,甚至完全依赖于其他因素。凑合婚姻最突出的标志是婚姻与爱情分离,这种分离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缔结婚姻时,就是由感情外的因素决定的,以后也一直没有什么感情可言;二是婚姻之初有一定感情基础,以后出现了淡化或恶化,形成了婚姻与爱情的分离;三是由于某种原因,婚姻与爱情的分离表现为单向型爱情,一方是爱的痛苦,一方是不爱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在婚姻的过程中,由于两人的个性、家庭、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导致一方或双方对于婚姻的不满。当出现不满时,一种方法是通过自我的调节,解决婚姻中的不满;另一种方法是寻求别人的帮助,特别是专家的帮助,获得一些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些婚姻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对于解决婚姻不满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技巧。行动先于感情在早期阶段,不满的一方会作出一些努力,以消除不满。但是,一旦这种努力没有效果,积极的变化没有出现时,不满的一方会开始失去希望,消极的情感也开始产生。特别是,当不满的一方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时,就…  相似文献   

10.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与之相伴的婚姻和家庭,纵观人类社会的婚姻发展沿革史,关于婚姻缔结和解体的方式,无外乎有传统意义上的“礼”“俗”调控和现代含义上的依“法”管理两种。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而言,婚姻礼俗和婚姻管理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婚姻行为实施干预的两种不同的手段和措施,两者一软一硬,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婚姻监控体系。然而,现行的婚姻管理工作实际存在着重行政管理、轻礼俗改革的问题不能不说是婚姻调控系统中的重大缺憾。本文以早婚习俗为例,剖析婚姻礼俗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一婚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流动方式。通过结婚,一个人可以从一个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从一个地区迁入另一个地区,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由婚姻导致的社会流动可以分为垂直流动(或称上下流动)与水平流动(或称横向流动)两种基本类型。一个人通过婚姻从较低的社会阶层进入较高的社会阶层,是一种向上的流动,反之则是向下的流动。水平流动是在社会地位不发生上下变动的情况下,通过结婚,一方由一个家庭进入另一个家庭,由一个地区迁入另一个地区,其生活的群体和居住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许多研究婚姻社会流动的学者指出,由婚姻导致的社会流动,无论是垂直流动,还是水平流动,都  相似文献   

12.
武汉高校青年教师择偶标准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道平 《社会》2004,(11):43-46
择偶不仅是缔结婚姻,建立家庭的前提,而且直接关系着日后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及婚姻质量的高低。同时择偶作为一种社  相似文献   

13.
固定专偶走婚———永宁摩梭人婚姻的当代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摩梭人盛行走婚制,其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配偶双方夜合晨分,白天各自生活于自己的母系大家庭中。昔日婚姻双方无经济或伦理的义务,所生子女由女方抚养;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接受了外来文化影响、并加以本土化之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时尚:固定专偶走婚。这是改变往昔走婚婚姻的不稳性为较稳定性的一种婚姻形式,是摩梭人在古老的传统基础上所作出的一种现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婚姻的各种属性及其统一与分离的各种复杂情况,揭示它们的基本特征和法律性质,对于采取相应的立法和司法对策,纠正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违法婚姻和巩固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婚姻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婚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历来就是其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是为一定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 首先,婚姻是以男女两性的结合为前提的。这种结合,无论在人类婚姻发展史的哪一时期,都反映了婚姻的自然属性。它是以两性的差异、性的本能、后代的繁衍为基本条件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海旭 《东西南北》2008,(6):54-54
婚姻不是一张彩票,输时一撕了事,婚姻是一种责任。他眼中,8年的婚姻生活已经把原本温顺美好的妻子变得越来越庸俗不堪,两个人的心离得越来越远。他想婚姻可能就是这样的,只不过,他又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单位里漂亮而不招摇的女孩成了他的情人,让他重新寻回爱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婚外恋系指已婚者移情别恋的一种行为。它有别于纯粹以金钱和肉体交易为目的卖淫嫖娼,追求的是婚姻以外,含性生活在内的一种情绪,是对已有婚姻的背叛。婚姻之舟限载夫妇二人,设若有第三者插足,这船就会颠簸、摇晃,甚至倾覆。资料证实:60%的家庭暴力是由于夫妻一方有婚外恋引起的。去年上海市有9740对夫妇通过民政部门协议离婚,其中50%是由于婚外恋造成的。我国现阶段婚外恋现象的特点婚外恋比率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7.
婚姻不满是西方婚姻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婚姻过程中情感依恋的逐渐丧失、消极情感代替积极的情感,爱与情逐渐消亡的过程,包括对配偶关心的降低、情感的疏远、冷漠等。分析产生婚姻不满的原因,评估不满水平是婚姻治疗的核心任务。总的来说,导致婚姻不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缺乏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一种彼此尊重。大多数对婚姻不满的人都声称在他们的婚姻关系中缺乏情感共鸣,对方想控制或主宰自己,不考虑自己的意见、愿望、生活方式、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批评、疏远自己的朋友等等。这些都是缺乏感情…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少子化对策的设计、实施一直是以欧美国家的少子化政策为基础范式,其前提是欧美国家的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忽略了日本社会的固有价值观,因此难有成效。在思考日本的少子化问题时,有必要顾及两方面:一是婚姻是一种经济活动的观念,强调的不是婚姻由恋爱发展而来,而是婚姻开启了一种新的经济生活;二是日本人"注重体面"、希望过一种体面的婚姻生活,特别是"不让孩子在经济上感到痛苦"的观念根深蒂固。日本人如果预想到将来子女生活的环境不如自己好,就不会考虑结婚生子。这种观念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其他国家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为什么要结婚?换句话说,婚姻有什么作用?常听到一些大龄女青年说:“我结婚是为了让別人看的,是为了得到社会承认的”。农村的小孩子则会对大人说:“娶媳妇是为了给我做饭缝衣服的”。这正表现了各自的一种婚姻观念。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设想,婚姻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潮州婚俗是独特的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它作为一种人生仪礼,在我国各民族和地区都得到普遍重视,其间的风俗样式和文化内涵也十分绚丽和丰厚。婚姻习俗的最基本格调,既不同于人生之时的躁动和不安,也不同于人死之际的沉郁和苍凉,因而呈现出一种游艺性质十分明显的风格,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