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商隐的无题诗素以难解著称。读他的无题诗 ,好像是猜一个个无谜底的谜一样 ,至今还无有一定的答案。其原因就是他的无题诗 ,与诗谜确实有一种相似的结构。本文从无题诗与诗谜结构的解构、“喻之多边”的美学原理的解析 ,并从作者的创作心理和读者解读心理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论析 ,探索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朦胧"是古代诗歌审美的一种特殊境界。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是写朦胧诗的圣手,在李商隐留给后人的六百多首诗中最广为传诵的是他的无题诗,他的无题诗意境迷离,基调伤感,寄意深微,婉曲晦涩,具有一种绵邈隐秘的朦胧之美。李商隐独特的创作个性与善用比兴、用典等创作风格是无题诗的朦胧多义的形成因素。他的无题诗意境朦胧、造诣精丽、富于暗示的创作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无题诗意境所呈现的玄妙之美,主要表现为朦胧含蓄、深婉精丽,虚实相生、曲折幽深,感伤玄妙,韵味无穷等三个方面的特征。其诗境能够呈现玄妙之美,正是由于它在实(显)与虚(隐)的矛盾方面实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韩碑”,指韩愈的《平淮西碑》。《韩碑》诗是李义山咏史诗中的名篇巨制。“谗之天子言其私”是诗中十分重要的一句,它不仅点明了推“韩碑”的原因,也表示了诗人对推碑一事的愤愤不平之情。但是,诸家注释这句话时,把“谗之天子”的谗者解释为李愬的妻子,唐安公主的女儿,或者为李愬部下的武士石孝忠,把推碑的根本原因说成是平叛功臣之间的功劳大小之争。这是不符合史实的。我们认为“谗者”应是牛党成员李逢吉、皇甫镈等,“韩碑”的树立和推翻、重撰文的实质是割据和反割据的路线之争。  相似文献   

6.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向称难解,论者甚多而莫衷一是。不少论者以为他的无题诗都是独立的,笔者则认为至少下列五首是前后相关联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中国封建时代,强调儒家礼教:“男女别途”,“男女授受不亲”。但是,在一个大家庭里,青年的男女亲戚们是可以在一起宴饮、游戏的。李商隐和他的一位女性亲戚,不但相识,而且彼此已经有了感情,“心有灵犀一点通”,虽然可恨还不能双飞双宿,但是,这夜同在“画楼西畔”的屋子里,一起参加“送钩”、“射  相似文献   

7.
以李商隐无题诗的产生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文学史角度阐释这一文学现象.李商隐无题诗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在寓意和风格上,它是象征性、多义性诗歌发展的巅峰;在命题上,是对南北朝以来诗题愈来愈繁的突破,使诗旨深约婉曲,神韵十足.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之无题诗闪烁迷离,旨趣难求,历来众说纷纭,其中爱情说是颇有影响的一解。《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发表的《无题诗爱情说质疑》(作者申秀云)一文,对此提出了疑义,并用“行为论证”法进行了论证。1、李商隐出身孤寒,世态淡簿,家庭遭际的种种不幸都在他心中投下阴影,怎么能频频地耿耿于什么女冠、宫人?2、李商隐所处的“唐代风教废驰,习俗淫靡,晚唐淫风愈盛,诗人沾染陋俗,并不讳言  相似文献   

9.
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儒释道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商隐是晚唐一位善良、正直而又具悲情色彩的诗人.儒家正统思想在其思想中占主导地位,故儒学之思和政治抱负至死不灭,伤感悲怆的人生伴着日暮途穷的封建帝国演绎着晚唐的衰飒;坎坷的生活遭际,使他时常借助佛教世界麻醉痛苦的心灵;借助道家、道教思想修养心性、寄托精神,又望寻终南捷径.儒家、道家、佛教、道教对李商隐人格、情感、思想等的多元影响,构成李商隐无题诗丰富、深婉的意象.本质上,李商隐并非沉溺和笃信佛教、道教,但他了悟了不少佛、道之理,并借佛、道意象,曲折、幽隐地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和情怀.从无题诗中的佛道意象又可反观李商隐的家国之思和对政治追求的执着.  相似文献   

10.
诸葛忆兵 《文史哲》2006,(5):98-102
唐代以前,文人诗歌创作很少涉足男女情欲的描写。晚唐时期,文人群体笼罩在世纪末的绝望哀伤之中。李商隐大量的“无题”诗所倾诉的,是文人声色享受过程中的男女恋情体验。宋人对“无题”诗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无题”诗是专门写男女情爱的;其二,不愿意标明诗歌题目的。陆游还原李商隐“无题”诗的本意,他所作的七首“无题”诗,首首写男女情爱。而且,诗风缠绵哀怨,轻灵空濛,隐约委婉。受李商隐诗风影响,陆游“无题”诗的抒情模式也近似歌词。苏轼的词,人称“以诗为词”,陆游的“无题”诗则可称“以词为诗”。  相似文献   

11.
包绍亮 《理论界》2007,(8):210-211
李商隐的“无题”诗以追求至真至谐的审美境界为其审美理想。它抒发本真的情感,写出了人性深处双重欲求的拼搏和由此引起的情感波澜及人性中非意识层次的情感内容;它以“艺术典型”的形式对本真的情感进行审美的表现,使“无题”诗的各种审美因素有机组合,形成内在血脉贯通的和谐整体。  相似文献   

12.
从李商隐的生平、其悼亡诗常用意象等方面入手 ,互相参照 ,分析其无题诗中可能属于表现悼亡内容的作品 ,以纠正前人对这些诗作内容的误解 ,可总结出其中有规律性的、可供借鉴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3.
14.
形而上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形而上学的含义出发 ,分析了几种形而上学的界说 ,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反对、拒斥形而上学的过程与意义。对近年来新的形而上学的复兴、一些人对形而上学的召唤作了剖析 ,指出了任何作为哲学含义的形而上学都必须从一定的假定出发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5.
要全面理解唯美主义的内涵 ,首先 ,要分清其指涉范围 ,是就文艺创作思潮而言的 ,还是就文艺研究方法提出的 ;其次 ,在此基础上 ,需进一步明确这一范畴的意指重点 ,是就文坛的一种创作原则而言的 ,还是专指某一时期特定的审美追求 ;最后 ,应对其内涵所包含的几个层次逐层剖析 ,指出其与形式主义、审美救世理论和颓废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把握其核心与实质。惟有如此 ,才能真正理解其涵义。同时 ,在将该范畴运用于文学评论时 ,也要在其内涵限定的范围内正确使用 ,并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否则“唯美主义”这一范畴就会被用滥用乱 ,失去其原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狱讼辨析     
诉讼,在先秦典籍中一般称为“狱讼”或“讼狱”,亦有单称“狱”或“讼”的。 近年来出版的一些法制史著作中,多以《周礼·秋官·司寇》中所说的“讼”为民事,以“狱”为刑事,藉以区别西周时代的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活动。如有的著作在谈到“西周的司法制度”时说:“民事案件原、被告双方都要到庭,并缴纳‘束矢’(一百支箭)作为保证,败诉  相似文献   

17.
事实辨析     
事实与物质、客观事物以及关于物质和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不等同的,事实是作为主体认识或行为根据的一切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状态。它的特性一是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者为转移,屯不是主观的经验知识;三是主体对象性,客观实在只有在与主体发生了联系,成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时,才是事实;三是具体个别性;四是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相邻权辨析     
相邻权是为调节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中的权益冲突而产生的权利,其不是一种独立的物权,而是所有权的延伸和扩展,是所有权权能的体现.与相邻权相关的概念主要为相邻关系及地役权.明晰相邻权与相邻关系、相邻权与地役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清晰地界定相邻权的内涵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9.
诚信辨析     
诚信既是一种完整的德性或德目,也可看作是两种德性即诚与信的辩证或复合。在传统的道德理念中,诚与信具有相近之处,又有较大的差异,对二者进行辨析,把握二者的辩证统一性,对现今进行诚信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