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孙文秀 《云梦学刊》2011,32(3):98-103
曹学佺是晚明著名的学者、诗人和藏书家,其一生著述极为丰富,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文字等诸多方面内容,著述类型分个人别集、编选和评点等种类。由于战乱焚毁和保存不善等原因,目前曹氏有关著述散存于中国大陆各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2.
万历中期,公安派对苏轼极为推崇,对宋诗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开启了晚明诗坛学宋的先声。天启、崇祯年间,在程嘉燧、钱谦益的推动下,人们主要以陆游为师法对象,晚明诗坛掀起了学宋之风。  相似文献   

3.
紫柏大师是与晚明著名的思想家李贽齐名的佛教界高僧,但他却热心经世,结交世朝,结果因万历年间京师发生的续妖书案而被牵连入狱,并坐化狱中。紫柏大师之死是晚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也是他身为佛教高僧热心经世的结果,紫柏大师的经历与结局正是晚明思想界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明代初期承继元朝传统,有"儒户",那是正宗的职业科举家族,享受着特殊的保护政策,在科举考试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家族教育准备充足与否,特别是能否找到擅长的一经,应是形成科举家族的一个直接因素,明代宁波杨氏家族凭借<易>经屡屡中举,再现了东汉以来"一经传家"的神话.科举竞争的高度激烈,也是影响家族中举率的核心因素.晚明以后,杨氏家族科举竞争力明显下降.对那些科举准备不足的小家族来说更是困难,如晚明嘉兴平湖的赵维寰经历了十科会试,均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5.
憨山德清是明末四大龙象之一,其《庄子内篇注》在晚明佛教史、思想史及庄学史上均有重要影响。有人认为《庄子内篇注》成书于万历二十六年之后,这个时间是不正确的,该书应是万历十九年完成,在万历四十八年重述。  相似文献   

6.
万历前期,王门后学以无为本,倡导现成良知,心学开始走向禅学;万历中期,心学遇到了危机和挑战,思想界围绕"无善无恶"展开了两次大辩论;万历后期,顾宪成、高攀龙推崇朱学,以宗经为基础,弘扬儒家经世精神.从万历年间王学与朱学的交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晚明社会思潮的转向.  相似文献   

7.
纲鉴史书兴起于隆庆年间,盛行于万历年间.适应科举需要而产生的纲鉴史书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和明确的为科举服务的主旨.它在明中叶以后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其影响上至帝王大臣,下至百工村妇,甚至还流传至国外.同时,纲鉴史书的内容还被其他书籍所引用、论证.纲鉴史书的这种影响力典型地体现出它的史学普及功用.  相似文献   

8.
出仕与归隐是我国古代士子所面临的人生选择。晚明随入学生员数量增多,众多士子沉滞,科举陷入危机,大量山人群体涌现,陈继儒便是其中较杰出的一个。通过对晚明特有的世风世态和陈继儒仕隐人生轨迹之把握,可以深入研究其仕隐生活及心态。  相似文献   

9.
晚明南京教案是中国天主教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教案。关于这次教案的起因,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耶冲突、晚明党派之争、中西文化冲突等方面。实际上,晚明中外局势下西方殖民活动的威胁亦为南京教案爆发的一个重要诱因,只是学界迄今仍鲜有论及。  相似文献   

10.
晚明名士张献翼,与同时期诸多名流来往密切,事迹见于众多笔记文集,是明中叶以降狷狂士人的代表人物,但至今无人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梳理相关诗文集、传记、笔记等史料,可以发见,张献翼之狂颓,既有个性层面的狂叛特质,也有早年科举不第的心理阴影,还有晚明士人习气的熏染,更是对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抗。  相似文献   

11.
晚明专制统治出现一定的松动,通俗文化与主流文化双向互动,世态民心与传统观念激烈碰撞,社会主流文化发生嬗变,新思想从旧体制中潜滋暗长。晚明社会文化变迁与科举制官僚政治体制息息相关,科举社会的成熟发展,塑造了主导社会文化的文人阶层,看透科举官场病态角逐的知识分子,动摇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社会内部思想震荡溢出传统政治秩序的藩篱。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阳明心学的广泛流播,使科举制下知识人群体的主体意识觉醒,营造出影响国家权力运作的舆论场域,在社会诸多层面形成对传统政治秩序的叛离。伴随西学东渐的影响,开明的官僚士大夫掀起思想解放潮流,早期政治伦理启蒙冲击着传统政治秩序,客观上助推了晚明社会政治的变局。  相似文献   

12.
明代文学文献(如选本、诗序等)使用了"盛明"这一明代文学术语。"盛明"既是明代文学分期术语,又是明代文学批评术语。作为明代文学批评术语,"盛明"强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鸣盛"意识的产物,具有"政治盛明"的含义。同时,它亦具有"文学兴盛"的含义,标示了一段明代文学兴盛的时期。"盛明"作为明代文学分期术语,起于弘治初茶陵派兴起之后,而迄于万历中公安派兴起之前。从反映明代文学发展阶段性来看,"盛明"同"明代文学的中期"相比,用语更简明,表意更丰富。我们未尝不可将它与"初明"、"晚明"组合起来,用于研究和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万历末年,随着后金与明朝战事爆发,辽东集结大批军队和马匹,为解决粮料供应,明政府在山东登莱地区实施召买制度.从万历四十六年战争爆发到天启元年沈阳失守,辽东一带的粮料主要由山东筹集.在召买粮料过程中,山东地方有司、户部、督饷大臣和辽东边镇之间展开激烈的争论.晚明时期,随着明代中央政府政治控制力的衰败,在户部和地方的博弈中,户部往往处于劣势,最后只能以妥协而告终.  相似文献   

14.
晚明时期,小品散文勃然兴起。撰写小品,在当时文坛上成了一种风气,作者之盛,作品之多,前所未有。袁宏道和张岱的成就尤为卓著。可以这样说,在晚明小品文发展史上,袁宏道开风气于万历年间,张岱振余韵于明清之际,两人一前一后地做了诸多小品散文作家的杰出代表。张岱博采众长,自铸伟词。他的散文,于活泼幽默之中,含忧  相似文献   

15.
"利玛窦现象"是晚明特有的学术救时现象.在万历帝怠政而又大权独揽、朝廷半瘫痪而又党派死拼的政治环境挤压、儒学危机及社会危机纠结背景下,徐光启等开明士大夫以实用为准则,由科学而宗教的救时取向及"易儒易佛"之大胆实践,虽为晚明时代产物,也是徐光启等士大夫未能真正读懂"晚明时代"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陈长文教授的<明代科举文献研究>一书,已于2008年3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明史和科举学研究界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全书包括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是作者用力最勤的学术领域.包括<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的意义及现状>、<明代进士登科录的原始性与权威性>、<明代进士登科录的流通与庋藏>、<天一阁藏明代进士登科录与其他版本之比较>、<进士登科录探源--兼与傅璇琮先生就"金花帖"问题商榷>、<山东省东明县文物保管所藏明版(万历五年进士登科录)述论>、<明代进士登科录的版式、结构及体例>、<明代进士登科录的刊刻、流布与珍藏>、<明代进士登科录的文献价值及其局限性>、<明代进士登科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十个专题,各从不同角度对明代进士登科录进行了研究和阐释,大多属于此前无人或很少有人问津的原创之作,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和更好地利用明代科举的第一手资料--登科录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晚明墓碑文献中挖掘出大量的女性生活史料,藉此可以考察晚明知识女性的发展生态以及性别文化在晚明的异动信息:一、晚明墓碑文显示了经由文人家庭家族而实现的女性教育及其复杂生态,知识男性因父女、夫妻甚至公媳关系而实行着家庭生活中的女性教育,由此出现的知识女性随之改变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存在意义,进而促进了性别文化在晚明的观念异动;二、晚明墓碑文规模化呈现了晚明知识女性才学识多元发展的人文景观,知识女性在才学识多个层面展现了自己的风采;三、晚明墓碑文也客观描述了女性教育的妇德旨归,即令是在男性世界崇尚博学的文化思潮中,知识女性也只是才艺易受追捧而学识不受重视,显示了男性话语的固有立场,知识女性仍无出路。  相似文献   

18.
万历中叶以后的晚明,是明清之际天崩地陷时代的序幕时期,其时无论在政治、社会、经济以及国防各方面皆危机四伏。作为主导思想的阳明学说却依然高谈玄理,不务实际,以明心见性之空谈,代替修己治人之实学,这自然无法肩担起振衰起弊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120-129
憨山德清是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德清何时成为佛教大师?有何佛学思想和实践?万历前期,他住锡崂山十二年,完成个人佛学证悟,禅教兼通,尤致意于华严;提倡禅教一致,强调净土念佛,鼓吹三教合一等,佛学思想基本形成,引领中国佛教的前行方向;复兴崂山、北京等地佛教,崂山佛教兴起,成为"东海洋洋佛国";为王臣士庶等信向,明神宗之母李太后成为其俗家弟子,在当时社会有很大影响,从一名高僧成长为晚明佛教大师。  相似文献   

20.
利玛窦现象是晚明时代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社会文化现象。士庶人等重其人、读其书,众多文献记其事,乃是这一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西学东渐的实质推进,利玛窦的个人魅力,晚明社会的和谐氛围,以及学风士习的猎奇搜异是这一现象形成、持续的根本原因。利玛窦现象是中西文化交流进入实质推进阶段的重要标志,从一个侧面昭示出晚明社会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