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反对历史哲学的宏大叙事出发,赫勒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将人类解放视为一个客观历史过程的做法排斥了人类主体的能动性,是一种历史命定论.通过阐发一种民主的自由理论,重新解释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她力图"恢复"马克思人类解放论的主体向度,为当前激进政治提供理论依据.赫勒的激进民主理论带有明显的后马克思主义特征,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乌托邦幻想.  相似文献   

2.
恩斯特·布洛赫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全方位考察了乌托邦的功能与作用。乌托邦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范畴和艺术范畴,也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哲学—马克思主义范畴。虽然在布洛赫之前,就有了各种文学乌托邦类型和社会乌托邦构图,但是布洛赫第一次把"具体的乌托邦"上升为哲学—马克思主义范畴,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不仅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共产主义自由王国的美好图像,而且动员人类筑梦—追梦—圆梦,让人类世世代代的美好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深受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影响,但不满其乌托邦色彩.他认为交往理性是重建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有效工具,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他广泛吸取了精神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社会学等思想资源来构筑自己的交往理性总体,试图将总体建构成一个经验的概念.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总体理论最终依然无法企及人类自由的终极价值,它只是一个调整理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类解放理论,是基于社会总体实践而提出的革命的解放理论。后马克思主义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行了理论反思,提出了"霸权的辩证法"和"行动的辩证法",作为一种现时代的解放理论。后马克思主义质疑人类社会实践的总体性,质疑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他们所提出的解构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观的政治谋划,最终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政治乌托邦。  相似文献   

5.
孙民 《兰州学刊》2012,(5):30-35
"新葛兰西主义"政治哲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多元激进民主和政治的存在论。文章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具体内涵,并指出,这一理论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从对现时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解读入手,准确捕捉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背后的深层"中国问题",然后运用"哲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核心理念",引领中国发展。这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围绕"中国问题"进行"理论创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看,当代中国应首要关注五大问题:领域分离;权力与资本;公民社会;理性精神;政治解放。  相似文献   

7.
生态女性主义与深生态学进行的长期争论,将当代北美激进环境理论关于生态政治和环境伦理问题的哲学根基、道德规范和政治策略都充分的加以暴露。生态女性主义认为深生态学过于关注"生态中心论的平等主义",关注物理的自然甚于"社会的"自然,深生态学则反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与女性的社会同构性"的天真哲学观点,不认为对资本主义父权制的批判将会导致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在"自我概念"、本质主义和二元论等关键哲学议题上,二者都向对方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从北美激进环境理论的哲学争论我们发现,与深生态学对经济和阶级问题的浅尝辄止相比,生态女性主义在其哲学框架里触及了政治中的阶级斗争问题,因此,生态女性主义的主张及其实践理性比深生态学更加接近社会主义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来自马克思主义,因此考察马克思信仰的形成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的信仰之路跨越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宗教信仰阶段、哲学信仰阶段、历史信仰阶段和科学信仰阶段,经历六种形态,分别是:宗教信仰阶段的浪漫理想主义形态;哲学信仰阶段前期的理性理想主义形态;哲学信仰阶段后期的理性现实主义形态;历史信仰阶段前期的感性现实主义或哲学历史主义形态;历史信仰阶段后期的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科学"形态;科学信仰阶段的社会历史观的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科学"形态。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研究,除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外,还需要研究马克思的信仰所具有的独特性,正是马克思的信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所有知、情、意等碎片融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在乌托邦思想和乌托邦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遇、忽视甚至嘲笑的当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城市地理学家大卫·哈维却对乌托邦进行了执着的追求.他主张一种时空统一的辩证乌托邦,并将其作为新的社会替代方案的理论基础.哈维的辨证乌托邦思想超越了社会过程乌托邦和空间形式乌托邦的局限,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他用"社区实践"作为社会替代方案的核心时却抛弃了阶级斗争理论,因此他的社会替代方案不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以教科书为基本形式的理论理性层面,另一个是以党的指导思想的"活的灵魂"形式存在的实践理性层面。理论理性层面的基本原理为实践理性层面提供理论根据,更为接近实践的实践理性提供基本原理发挥作用的平台,并推动理论理性的发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层面。  相似文献   

11.
理性是康德先验哲学的理论基石,"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二重划分及其内涵的揭示,展现了康德"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真、善、美的基本构架。理论-实践二重化理论包含着哲学构成的多种因素,为后世哲学的出现埋下了潜在思想生长的种子,特别是康德对旧形而上学"神本体"的批判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论,为后来哲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后康德"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发展与繁荣,都直接或间接与康德的理性及其理论-实践二重化理论有着极其密切而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伦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哲学分支学科,既需要直面社会中的具体道德问题,又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诸多前提性的追问。这样的研究始终以实现人本逻辑与科学逻辑的辩证统一为目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王雨辰教授的新著《伦理批判与道德乌托邦——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版)就集中体现了这样一种努力。本书以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研究范围,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分为应用伦理和社会伦理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3.
颜岩 《学术月刊》2012,(6):53-59
赫勒在《超越正义》中提出了超越正义、回归良善生活的构想,界划了三种正义概念:形式的正义概念、伦理的正义概念和政治的正义概念。形式的正义概念必因其内在的矛盾而走向悖论,伦理的正义概念正当补充;现代性的悖论必然会令静态正义走向动态正义;历史哲学的解体势必导致不完备的正义概念取代完备的正义概念。赫勒严重误读了马克思的正义理论,认为马克思的正义理论存在四点"硬伤":过于倚重社会政治的正义概念,缺乏伦理的正义概念;根植于"绝对自由"这一错误假设;将形式的正义概念视为唯一合理的正义概念;本质上是一种"苦难的神正论"。在超越正义这个问题上,赫勒一方面将"超越正义的社会"和"超越正义"混为一谈,另一方面陷入了抽象的主观道德论。马克思主义总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现实中探讨正义问题,其超越正义的构想具有双重内涵,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人和社会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完美的,总是需要不断地被批判和超越",解放"因此成为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在现代性的谋划中,理性在"人的解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既是推动人走向解放的动力,又是衡量人的解放程度的标志。然而,现代性和启蒙理性为人寻找新的价值归宿的企图没有奏效,启蒙创造的工具理性乌托邦破灭了。对现代性的"解放逻辑"及其内在悖论进行深入的反思,成为当代最为重大的课题之一。作为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乌托邦被置于一个新的理论平台上。重建一种合理的乌托邦理论,成为超越启蒙以来的现代性的可能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马尔库塞的审美乌托邦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的主将马尔库塞将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在一起 ,建立起自己的审美乌托邦理论。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构成理论出发 ,猛烈地抨击了当代工业社会技术理性对人的控制 ,并在弗洛伊德压抑性文明的基础上 ,提出了非压抑性文明的可能性。马尔库塞指出“审美—艺术”是通往非压抑性文明的乌托邦及实现人类解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最为激进,其核心论点是重视马克思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贬抑其后期的《资本论》,并最终使反资本主义从马克思所规划的一项现实运动过程倒退为某种纯粹的乌托邦想象。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无疑严重曲解了马克思的本意,但他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持续反思却是马克思哲学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理论效应。在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相对沉寂的今天,就马尔库塞的解读作出必要的回应和辩驳,将有助于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以贯之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7.
苗伟 《新疆社科论坛》2008,(4):17-20,67
由于时代的桎梏和革命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变成了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视域。走向文化哲学,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转向,既是文化时代理性演进的文化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理论品性的诉求。今天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必须带着一种继承和创新的态度,重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当代形态,而不是简单地向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复归。  相似文献   

18.
陈朝宗 《东南学术》2011,(3):142-148
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哲学是矫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武器,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哲学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从人性、人的本质出发,以系统理性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哲学构建的理论价值、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匈牙利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试图通过对正义观念演变的考察,建构一种能够被人们所共同接受的良善生活来解决正义与道德生活相分离的问题。赫勒所要超越的正义是完备的静态正义和变动不居的动态正义,她将正义置于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与道德哲学的连接点上,提出了不完备的伦理—政治正义概念,并试图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社会通过"彼此互惠的纽带"连接起来,致力于探究一种适应个体化发展的良善生活。正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良善生活,而良善生活以生命与自由为最高价值,以价值对话和伦理商谈为正义程序,以感情为人际交往的纽带,以团结为共同体的道德目标。因超越了传统的正义理论,良善生活的建构成为可能,又因良善生活的建构,深化了当代正义理论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乌托邦文学与政治哲学中的乌托邦理论有着很深的渊源,它们共同探讨着人类政治生活中的永恒理想。但到二十世纪,无论在文学还是政治学说和运动中,乌托邦都面临危机。本文拟就西方现代极有影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以及诺齐克的元乌托邦理论对这种乌托邦的危机略做探讨。乌托邦的危机是人们对它精神理想向度做出错误的理解,妄图加以现实化的结果。反乌托邦文学正是对其可能后果的预见,而元乌托邦理论则是从政治哲学角度对传统乌托邦理论的反思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