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现代意义下的民族是现代性的产物,与国家的政治形态与政府治理密切相关,"民族建立"的过程因而本质上是一个现代的过程。在传统的政府治理中,民族客观论是民族识别与认定的主要依据,然而随着世界政治形态与政府治理的变迁,民族主观论在实务与学术研究上逐渐受到重视。日本殖民台湾时期,为了殖产兴业而对台湾土著民族多次实施人类学调查,并依其所获得的蕃情知识进行民族识别分类。台湾泰雅族原有25个方言群与地域群,因为共同的独特文面习俗,在20世纪初被日本殖民者划定为单一民族。但自2004年起,由于不同方言群争取独立成族,泰雅族从单一民族分化为三个民族。文章以泰雅族的建构与分化,论证在当代政府治理与学术研究中,关于民族客观论与主观论间的辩证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民族认同成为学界重要关注之一。总体看来,作为一个历史性、建构性概念,在具体时空结构中,民族认同既是内在的心理体念又为外在的行为实践。不同民族间的接触、交往以及政治、文化等多要素的综合作用,驱动了民族认同的发生。民族认同之于社会与政治有着双向作用,既能促进国家、社会和谐稳定,亦可成为它的阻碍。在当下多民族国家建设中,民族认同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西北少数民族工艺文化已与民族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探究它的渊源和历史演变过程,可以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性,也可看出东西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对于丰富和创造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功能论是费孝通先生以西学结合中国民族问题实际而创建的理论学说。他在充分学习、合理借鉴西方功能主义学说的基础上,特别地强调了用历史的、垂直的眼光看待并理解文化,指出坚持整体论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坚持"从实求知"的实践论的重要意义。费先生的历史功能论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少数民族半个多世纪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开展中国民族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涌现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以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权为其理论依据,提出“民族自决权至上论”。这一思潮的泛滥,使世界上许多不明事理的人们难辨是非,使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原则遭到曲解,进而使一国主权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严重威胁国家的稳定与世界的安宁。文章从现实的角度对民族分离主义作出理性分析,从国际法角度对民族自决权进行法理阐释,澄清两者的关系,力图寻找一条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近年来利用外资的增多 ,国内外如何合理利用外资以及如何保护民族工业等问题讨论颇多。王启云教授出版的《利用外资论》一书总结各国利用外资发展民族工业的经验 ,并针对我国目前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 ,提出了合理利用外资的标志 ,就我国在利用外资的政策、管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英国学者艾伦·米尔沃德提出,欧洲一体化源于战后西欧民族国家拯救自己的内在需要,是它们在一体化和相互依存两种国际框架之间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这种“民族国家选择论”阐释了欧洲一体化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了民族国家的主权地位,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其单因性阐释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盘西化"论的两大思维特征,张岱年作出了深刻有力的批判。具体来说,一方面以文化要素的可析取与可重构为根据,张岱年否定了把文化视为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的论点;另一方面以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为基础,张岱年批判了"全盘西化"论者的自卑心理与民族虚无主义取向。据此,张岱年揭示了"全盘西化"论的思想谬误,阐明了文化综合创新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西方心理学中多元文化论运动的意义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运动强调文化的多样性,认为传统的西方心理学仅仅建立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它反对心理学中的"通用主义",认为在一种文化条件下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不能不加选择地应用到另一种文化中,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同多元文化的现实结合起来.多元文化论运动被称为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心理学的"第四力量".这一运动目前也面临着许多严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民族文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20世纪中国各民族文学而言,它无疑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生长、发育和形成的。它不仅从民族地域文化、民族口传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民族风俗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的写作资源,而且广泛接受了时代主流文化、汉族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与文学的互动虽形态各异,却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民族文学话语形态乃至表述方式的生长机制,并显示出民族文学发展、演变的某些规律,凸显出民族作家文学创作的文化动机。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政权林立,其中多个政权为非汉族的北方民族建立。在民族文学研究越来越受关注的当今,北朝文学的研究理应受到关注。但在一般学者的观念中,北朝的民族文学,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可以言说,于是研究也就一直很受冷落。高人雄教授的专著《北朝民族文学叙论》改变了这种状况,因此可以说,该著是北朝民族文学研究之拓荒。  相似文献   

12.
19、20世纪之交至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学在融中西古今而直面民族现实的理论探索中,创化了既不同于西方经典理论美学又区别于中国古典伦理美学的人生论美学传统。这一民族化传统以审美艺术人生之统一为标志,突出了艺术品鉴与人生品鉴的统一、真善美的贯通、远功利而入世的诗性价值指向,建构起审美活动、艺术实践、人生践履三维交融的大审美大艺术大人生的诗性情致。这一民族审美传统的确立为中国美学民族思想体系的建设和民族审美精神的化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面对全球化的潮流,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认识和解读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结构论的同时,还要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论。文化基因的凝聚力、边疆对中央的向心力、草原与农业的亲和力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原因。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互动轨迹历经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声中诞生,既标志着中华民族形成阶段的终结,又标志着中华民族发展阶段的开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建构与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一定要匹配起来,用国家之手促成两者的“美美与共”,定将会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4.
当前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在跨国并购大潮中,"民族经济"不仅存在,而且有了新的内涵.自1990年以来,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现象日益增多.我国在获得外资利益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民族经济正面临巨大风险,保护民族经济问题日显突出,"外资并购适度论"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5.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鲜明特点,其突出标志是文学样式或主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戏剧小说等所谓的俗文学上升为文坛主流。其间当与当时的多民族文化交融有密切关系。如蒙古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审美观与文学作品之影响,社会风尚与价值观的变化及文人学士参与创作等。  相似文献   

16.
安藤昌益是用"气行论"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他认为,气有进退之大小、阴阳之大小、以及厚薄、老若的差异。基于气的运行之不同,首先产生了国与国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其次基于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出现了不同国民的差别与优劣。可以说,昌益的国家民族观里含有差别歧视性,并且显著地表现为作为日本与日本人的优越性。昌益的地理观与他的国家民族观及其历史观是紧密相连的。在他看来,日本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国民的优越性和日本的神圣性(神国史观),他的这种观念,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这种普遍性的思想,很可能仍深藏于现代日本人的意识中,从而影响着现在日本人的思想与行动,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当前日本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思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猫论"强调行动、注重效果、提倡开拓进取,体现了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现实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不乏浪漫的理想、崇高的道德和玄妙的思辨,但也有诸多制约民族发展的权威、传统、习俗、教条及清规戒律。"猫论"对于我们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提升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组织的解散,将维持了四十余年的东西方军事对峙的均衡局面彻底打破,使得长期以来被两大军事集团尖锐对立所掩盖的各国内部民族分裂与反分裂力量之间的矛盾在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中得以凸现出来,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继北约提出了所谓的新战略并在科索沃危机中加以实践之后,美国军方又抛出了所谓的“内部冲突论”,这些都助长了民族分裂分子的嚣张气焰。可以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民族分裂活动有可能成为引发冲突乃至局部战争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初步寻求民族地区发展问题解决之道的集中体现。《论十大关系》蕴含着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路径: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以清除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错误倾向;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扶持与帮助;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工业化建设;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等。这些思想主张,对于今天以至将来仍有着重要而长久的指导意义。应当深入发掘这一历史文献的时代价值,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加以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