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必须适用于且只适用于整个自然界的规律。任何规律都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不是规律。但普遍性有大有小,正是在这一点上,哲学研究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和具体科学研究的规律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哲学揭示的规律普适性最大,它适用于整个世界的任何一个部分,不但适用于整个自然界,而且还适用于整个社会和思维。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规律就属于这种规律。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规 相似文献
4.
林超然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1)
在人类认识史上,哲学关于世界的统一性的观念和自然科学关于自然界的统一性的理论,两者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相辅相成的。这不仅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是促进人类对于世界统一性认识发展的基本因素,而且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补充,构成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关于世界统一性认识的完整内容,表征了这时期的认识发展水平及其主要特点。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现代物理学关于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的理论的发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往往喜欢待在实验室里,不喜欢与大自然繁多、复杂的生物打交道。但现在,他们已经知道森林和海洋里潜藏着丰富的有用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6.
布朗(B.B.Brown)写的《男女少年的科学与历史》一书中关于科学与历史的联系,对我们来说似乎一点也不陌生。在我看来这是令人兴奋地发现有关世界运行的方法的一部分。我认为一个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最起码的教育必须包括宇宙论、进化论和历史学。作为一个够资格的马 相似文献
7.
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适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甄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6)
一切生命有机体在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系统,一个开放系统也是一个适应系统。对外部自然界的开放性适应是生命有机体的生存方式。自然存在的生命有机体对外部自然界的适应是以自然工艺为基础的自然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而人作为社会存在的生命有机体对外部自然界的适应虽然包括自然适应的层次,但它本质上是一种以人工技艺为基础、通过自由自觉自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具有文化性质的双向适应。这种实践领域的双向适应是人类文化世界的基础,但人的反理性、反"仁道"的行为,对技术发明创造的反理性、反"仁道"的应用,也会破坏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双向适应关系,会产生反文化的效应,造成适应危机。 相似文献
9.
曹孟勤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1):8-11
“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马克思提出的命题。认真分析这一命题,对深化生态伦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自然之死”并不仅仅是一个机械自然观的问题,更是“人之死”的问题。消除生态危机,使自然界死而复活,关键不是恢复有机论,而是寻找人的再生。人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即人与自然界完成本质的统一,自然界才能得以真正的复活。 相似文献
10.
11.
岳玉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在自然界演化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学说、学派、观点的争论。科学地研究自然界的演化,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界不仅在变化着,而且也存在着不变的东西,两者的统一就表现为自然界的演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自然演化的根源问题,我们遇到了两种理论,即决定论和非决定论。探索这两种理论,无疑对我们认识自然界演化的根源有着直接的意义。在自然界演化的决定论看来,自然界演化是由物质的内在本性决定的,其根源就存在于这些本性之中。其一是物质的自我协调,具体表现为大数假说所反映的自然的和谐。所谓大数假说, 相似文献
12.
13.
14.
张传湘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5)
在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出黑格尔并不主张“绝对理念”在时间上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观点(见《武汉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后来,一些同志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发表了许多有益的意见,使我们对“绝对理念”的含义、“逻辑在先”与“时间在先”、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绝对理念”的评论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是黑格尔究竟是否主张“绝对理念”时间上在先?有些同志撰文伺我商榷,对此,我的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魏正书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116-119
引进西方对话理论来建构我国的教学对话理论,必须经过两个转化:一是用教育、教学的眼光审视对话理论,把它纳入教学体系和教学情境中来,实现对话理论向教学对话理论的转化;二是吸取对话理论的合理部分,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教学经验结合起来,实现由西方对话理论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对话理论的转化。教学对话的内在机制是:话题选择、对话展开、话题深入、话题解决。 相似文献
16.
肖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5)
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同时也是人以新的姿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时代。人以新的姿态出现,标志着人具有新的位置。 人的位置,可以从许多方面去看,但这里所说的,主要是人和身外的世界相比较,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也是关系到人的自身状况及自我意识的问题。人的位置,决定着人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中西部企业招大学生难、留大学生更难的现状,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工作实践,提出了加强企业/高校对话、缩短大学生适应时间的观点,从大学生、高校、企业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作为大学生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摆正自己的位置;高校应该明白企业所急,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企业应积极引导、帮扶新进大学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自然界层次结构的双向因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冠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2):80-82
因果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由现代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的特点所决定,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具体体现为上向因果链、下向因果链及二者的统一即双向因果链.揭示自然界层次结构的双向因果关系,对于现代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和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19.
曹孟勤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3):8-12
在对自然界的价值确认中,人类中心主义仅仅承认自然界具有工具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则强调自然界还具有内在价值。无论是以自然界的工具价值、还是以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作为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都不能为生态伦理提供合法性辩护。其实,自然界还存在着一种表现和确证人本质的价值。这种价值既不是纯粹的工具价值,也不是纯粹的内在价值,而是二者的统一。承认自然界的这种价值,人类就可以通过现实自然界反观自照自身,修正自我形象,并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即合乎道德的方式对待自然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