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中国学大师施坚雅教授所创立的"集市体系理论"和"区域体系理论",涉及了人类学、人口学、地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多学科体系,为海内外各学界所广泛称道和长期引用.不太为人熟知的是这些丰碑性的理论构架均肇始于川西一隅,即成都东南郊区的高店子的点滴生活经验与施坚雅对城市化的长期兴趣.在访谈中,施坚雅教授对特定时空和政治环境里田野调查经历作了详细的回忆,为我们理解这位学术伟人的早期学术生涯和人生经历提供了一种现有文献中鲜有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从韦伯到施坚雅的中国城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汉学界对中国城市的研究由来已久.费正清之前主要受欧洲思路的影响,费正清之后,随着"中国中心观"的兴起,美国汉学界采用了跨学科的方法,形成一套影响深远且不同于传统欧洲研究模式的体系.文章在总结比较韦伯、费正清、施坚雅等中国城市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评述它们各自的利弊得失以及各种外来理论在运用于中国本土研究时的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3.
施坚雅的农村基层市场理论是解释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整合的重要理论之一。2017年,施坚雅田野调查笔记的出版,让人们得以重新审视、补充和修正施氏的理论。学术界多年来关注"妇女对中国农村经济的贡献是否被低估和遮蔽"的问题,而施坚雅没有论述乡村女性在市场中的表现。成都平原乡村女性是基层市场的重要参与者,1940—50年代,成都平原的乡村女性,通过参与市场活动,以及针对市场进行的家庭手工业、副业和农业,不仅为家庭增加了收入,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更赢得了家人、社会和国家的尊重,实实在在的收入、口碑和荣誉,这些不是轻易可以遮蔽的。  相似文献   

4.
施坚雅于 1949 年末至 1950 年初在成都郊外高店子进行的田野调查, 对他日后关于中国市场体 系的思考有重要影响。 北伐后中国乡村社会研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性发展, 即从燕京社会学侧重村庄本 身的做法转向华西社会学以乡村为社区的区位分析取向。 近年出版的施坚雅田野笔记显示, 他来中国时本来 想要研究的是社会人格塑造, 这是那个时代人类学领域相当重要的问题。 但等到他在成都的田野调查不得不 结束之前, 其研究主题已转移到市场体系。 在此转变过程中, 蒋旨昂等华西社会学系老师扮演了重要的角 色。 华西学人对市场体系与政治社会体系的关联认识, 与施坚雅在 1960 年代关于中国市场体系论著中的观 念颇相契合。 就此说施坚雅的理论至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华西社会学人的影响, 或不为过。  相似文献   

5.
王思琦 《东方论坛》2008,(2):117-120
施坚雅中国传统市场研究对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作为空间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市场结构和为作为社会体系的市场结构,从而将国家与社会、微观“中国”与宏观“中国”连接了起来。对施坚雅市场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必然会使得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因此该理论也将继续是各个学科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以华西协合大学为中心的一批优秀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为中国人文社 会科学 “本土化” 做出了卓越努力。 蒋旨昂属于他们之中拥有明确 “学术自觉” 的佼佼者, 他的 《社会工 作导论》 以 “建立中国社会工作之体系” 为目标, 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构建的最初尝试。 而 《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 则立足于社区, 把田野调查一类 “地方性知识” 融入学术表达和理论建构之中。 著 名人类学家施坚雅在 1964—1965 年间发表了影响深远的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系列论文, 主要依 据的是其在成都南郊的高店子一带进行田野调查的资料, 而蒋旨昂就是施坚雅在华西协合大学访学期间的指 导教授。 尽管施坚雅受到蒋旨昂的影响, 他和蒋旨昂的基本取向还是有不小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施坚雅以市场为基础提出的区系理论,近年来在中国历史人类学领域里被进一步拓展.黄国信的著作<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以长时段的视野梳理了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制度建立过程中盐区、盐界形成和变动的"大"历史,同时又充分展示了地方政治、市场、王朝利益不断冲突和调适的历史场景,为我们多层次、多向度地认识"区域"的流动性构建提供了一种有历史深度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研究明清时期的城市和市场,必然提到“施坚雅理论”。该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大陆,很多学者受其影响,区域市场研究一度成为经济史研究的热点。就笔者个人的感受,施坚雅教授最大的贡献是把地理学的空间概念、层级概念引入了原本缺乏空间性、立体性的历史领域,从而为我们开辟了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无辜物主抗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美国法律逐渐探索出根植于美国法治土壤的独特的第三人财产保护制度。现行的"无辜物主抗辩"也为美国民事没收制度带来了新的发展力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了解美国"无辜物主抗辩"的由来,并深入分析《美国法典》现行的"无辜物主抗辩"的相关概念及其适用,既是对美国民事没收程序的深入了解,更是中国今后在第三人财产保护制度上可以借鉴与参考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各部分的边疆存在差异,因此在具体的边疆区域研究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以拉铁摩尔为代表的边疆研究"内亚范式"和以施坚雅为代表的边疆研究"西南传统"在各自研究兴趣与路径方面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以更具有连续性的内亚-西南分析视角来看的话,则可以在这两种研究范式之间找到其内在的互通之处,进而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内亚与中国西南社会。  相似文献   

11.
施坚雅中国城市发展区域理论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坚雅将中国城市史研究置于广阔的区域空间中,使西方对中国城市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所提出的理论以及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对于克服西方学界中国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确立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模式来阐述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及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68年到1969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一批研究中国的学者,连续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朴次茅斯和大西洋英国属地维尔京群岛的圣克鲁瓦,举行了几次以中国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讨论会。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施坚雅教授以这次讨论会上提出的论文为主,再加上其他的几篇论文,编成《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这样一部中国历史城市研究的巨著,于1977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以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各国学者都纷纷发表评论。在中国,由于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与国际学术界的往来断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微观社区模式与宏观理论模式之争。对杨庆堃与施坚雅不同模式下集市研究的分析表明,对于理解中国社会而言,根本问题并非模式问题,而是在研究过程中中国中心观的树立问题。在全球化的当下,中国中心观的树立有赖于扎实的田野作业。这一田野作业必须建立在对世界性社会把握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对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准确介入与把握,在互为主体性的过程中理解中国社会。这既是经典人类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社会研究合法性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4.
议题设置是美国选举政治的重要环节,充当着候选人与选民之间的关键链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议题日益成为美国选举政治的热点议题,影响着中美关系的稳步发展。基于议题设置的相关理论,本文对2010年中期选举中的中国议题进行了个案研究。文章指出,作为美国国内经济与就业议题的外化延续,中国议题将在美国选举政治中长期存在。在实现候选人迎合政治与舆论潮流的传播效果的同时,中国议题还可以通过内容阐释框架与党派属性议题保持高度一致。文章认为,竞选中的中国议题对候选人当选后的涉华倾向具有消极影响,存在中国议题负面炒作的"常在化"趋势。基于这些观点,本文尝试提出了加强对美经济外交、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注意通过对美外交在选举年主动设置积极中国议题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施坚雅的农村市场理论影响深远,但也因缺乏对乡民经济活动的实证分析而受到挑战。文章基于四川罗城的田野调查,以经济人类学的集市经济理论来重新诠释施坚雅的集期理论和市场社区理论,认为配合并改善集市经济中需求总量的不足,及以师徒关系和巡回贸易来降低成本的生产特征,是集期制度的主要意图;而集市经济中信息的稀缺,及以老主雇关系来限制交易风险的消费特征,则是促成基层市场社区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联盟是国际关系的常见现象,如何与对手联盟相处也是国家经常面对的重要问题。当面对一个敌对性同盟,如何使权力斗争的结果于己更为有利,不仅涉及加强军备和结盟,也关乎对敌对同盟的分化。实际上,楔子战略正是国际关系学者对这一重要问题"理论化"的成果。根据对敌对联盟不同成员采取的手段不同,楔子战略具体可分为奖赏、选择性奖赏、对抗和选择性对抗四种类型。从现有理论研究看,将楔子战略作为一类外交行为规律的探索是重点。通过拓展研究视野可以发现,预阻敌对联盟的形成或对敌对联盟进行分化、瓦解的思想智慧由来已久,且不仅仅局限于西方的实践,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就是其中的代表。结合楔子战略的相关理论内涵与中国面临美国联合"遏制"的现实,准确识别目标对象的利益诉求,在"因国制宜"和慎用强制的原则基础上追求对美国遏华"战略包围圈"进行"重点性预阻"与"技巧性分化"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角度对美国学界20世纪中国城市研究进行考察与分析发现,美国学界对1949年前中国城市研究固然不少,然而有关同时期城市化专题研究却非常少,有关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研究(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研究)远远不够,而对1978年后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最多。美国学界相关研究,从学术价值来看视野较为开阔,从现实意义来看又有不少观点对当下中国具有"资治"作用,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或遗憾,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美国诗人在译诗和创作中都试图重新塑造中国女性形象.在译诗中,美国诗人或变"恋女"为"色女",或变"小妓"为"淑女",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形象的颠覆.在创作中,美国诗人则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把中国当代女性塑造为或丑陋、或猎物、或古代女子等形象.他们对中国女性的这些重塑与其说是基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不如说是基于种族歧视和美国诗人骨子中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宪政主义以美国模式为典型,逐渐扩展为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宪法实施模式。中国"八二宪法"建立了宪法的政治实施模式,但未充分制度化与程序化。中国宪法学界效仿美国宪法学,以"齐玉苓案"为契机,推进"宪法司法化",却遭遇根本性失败。通过对中国宪政模仿"司法宪政主义"的这次失败经验进行考察与分析,对相关思路与理论基础进行检讨,可将中国宪政转型的困境归结于中国宪法文本上的"政治宪法结构"。这一结构蕴涵着中国百年宪政进程的丰厚政治遗产,构成型塑中国宪法权力结构并直接决定基本权利之优先顺序与实现程度的"根本法"。中国宪政转型的真实命题可界定为如何促使这一"政治宪法结构"根据人民主权的根本原理获得理性化与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前,是美国对中国西藏政策实施的初期阶段.此间,美国把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逐步扩大到中国的西藏地区.美国对中国西藏门户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是:反对列强瓜分西藏,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统辖;与此同时,美国又"模糊承认"英国提出的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理论.美国对中国西藏地位这种"双重承认"的政策,使美国既没有得罪英国,又讨好了中国,从而使美国在中国西藏进一步扩大了影响.20世纪初期美国的西藏政策,反映了美国这一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和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