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蒙古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传统体育有上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依托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自产生起就成为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牧文化的积淀和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近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草原游牧文化的日渐衰落,使之为依托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同草原游牧文化一样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传统优势项目逐渐失去了优势;一些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渐已消失,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发生了很大的社会流变。  相似文献   

2.
元代中外文化交流非常活跃,当时的民族文化交融特别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的冲突、交流、融合,对元散曲的创作产生了明显影响,包括对元散曲爱情婚姻及两性关系描写之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疆巴里坤东黑沟(石人子沟)遗址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牧中有定居是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是普遍存在的.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就是在东天山北麓发现的一处大型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地址,2005~2007年进行了全面调查和重点发掘,揭示了以墓主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和以人牲为代表的土著文化同时共存的现象,反映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与文献所栽的匈奴于西汉初年在东天山地区击败月氏的历史相合.东黑沟遗址的考古工作作为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考古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4.
草原文化是指生活在草原地区的人们以游牧、狩猎的生产方式为主而产生的一系列的游牧文化。中原文化是指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经济活动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的农耕文化。作为高位文化的中原文化无疑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常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处于低位的草原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不断刷新文化面貌,不断为中华文明开辟道路,不断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均衡,亦不断扩大中华国家的疆域。  相似文献   

5.
马是游牧文明的标志性核心载体之一。马的驯化,特别是马的承骑不仅造就了游牧文明,推动草原文化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商贸和文化交流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游牧形态的形成与发展空前加强和提升了草原文化的内聚力、外张力,出现很多彼此联系紧密、特征相近的游牧民族、游牧帝国,将亚欧草原变成游牧文明天下,对世界的民族、文化格局带来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草原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力图以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蒙古族婚姻习俗为切入点,从聘礼形式、求爱手段、新郎的装束、崇尚白色、请喇嘛诵经保佑等几方面来透视和分析蒙古族婚俗中的草原文化特色。同时,草原文化又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历来有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蒙古民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积极吸收了汉、藏、满等民族的先进文化,还包括对西方文明的接纳和吸收,在与不同文化的相互吸纳、交融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北方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7.
草原歌曲作为草原游牧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反映,是游牧文化的产物,近年来因其特有的宁静、辽远之美为众多音乐爱好者所关注,本文将草原歌曲放入草原文学这个大范畴中,分四个时期简要梳理了建国以来草原歌曲的发展脉络,以及不同时期的草原歌曲所体现出的时代内涵;在网络媒介发达的现代生活中,网络已成为草原歌曲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的另一部分内容即是对当代草原歌曲在网络上的传播方式及传播效果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为草原歌曲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播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游牧生态-环境知识是一套关于游牧民与草原、牲畜之间关系的知识、实践和信仰的延续性体系。它以游牧生计为基础,以牲畜和草原为主体,并包含一套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规范人们行为规则的知识。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富蕴县的哈萨克游牧民的实地调查,把游牧生态一环境知识纳入人类学本土知识体系研究的序列之中,探讨其在保护和维持游牧民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关系中的意义。游牧生态-环境知识是哈萨克游牧知识体系里的核心部分,也是这套本土知识体系的信仰或精神层面,它根植于游牧民对草原上一切生物的认识。基于此,游牧民在长期与草原、牲畜的互动中,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的生计系统与文化系统,并在游牧生态一环境知识的指引下维系着游牧民对草原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蒙古马文化是游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蒙古马文化已经浸入到蒙古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游牧文化的艺术创作中,无论是音乐、绘画还是文学都离不开蒙古马的身影。在“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长篇历史小说中,蒙古马是文学作品中地域性文化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蒙古草原的精神内涵,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长篇历史小说中关于蒙古马的精神特性主要体现在马与人之间共生、马作为蒙古人的精神图腾以及马被蒙古人赋予神性成为信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多神教,曾广泛流行于我国东北及西伯利亚等地的众多民族中。本文从渔猎、游牧、农耕等方面探讨了满族萨满教信仰中的多重文化成分,认为萨满教在满族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地理条件、物产资源和气候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习俗文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古代东北地区独特的草原、山水环境对各民族游牧、渔猎生产、生活习俗的影响,各种动物皮毛、肉类等物产资源对他们生活习俗的影响,冬寒夏暖、春季多风的气候因素对他们生产、生活习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然地理具有地带特征,又齐备生物气候因素,它主要受其水源条件支配,呈现呈带状分布。北方广阔草原地带地形错综复杂,有戈壁沙漠、河川湖泊、绿洲草原、山地森林,是典型的内陆型干旱气候。据相关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由于自然气候,在这片土地上从中古至中世纪时期以来生存的诸种人群生业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局部地区从规模农耕或城镇聚落文明出现另种文化态势,逐渐转型为与自然生态相应的游牧经济经营以及兼营采集、渔猎、粗放型农耕等多种生产生计方式,原生性文化转型为多元融合的地域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3.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总是同一定的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相联系。同农耕社会相联系的是农耕文化,同工业社会相联系的是工业文化。而在农耕社会之前,同原始渔猎社会(石器、木器时代)相联系的则是森林文化。人类在史前曾经历了一个森林文化阶段。森林文化孕育并催生了农耕文化。森林文化的发生发展历经渊源(渔猎社会)、萌芽、形成、成熟(农耕社会)和拓展(工业社会)等五个阶段。该文试以人类社会为背景,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森林文化做出评价,展示森林文化的精彩和人类同森林之间难以割舍的情结。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的“约孙”是游牧民族生态适应性的行为规范,其精华部分被《大札撒》所吸收,明代草原法传承了“约孙”的生态习惯,制定了世界上较早、较为系统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由于引进藏传佛教文化等缘由,明代草原法发生了较大的变革,蒙古族放弃了成吉思汗时期的惨刑做法,摒弃萨满,独尊释迦,放弃杀生、殉葬陋习,用成文法典保护草场、牧地,保护野生动物,并规定在野生动物孕子期间,猎人不得对其围猎捕杀,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游牧社会的环境法律文化,客观上形成了低碳经济,促进了传统游牧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统治者“观渔”,在有些朝代不合于礼,而在有些朝代的前期却是祭礼或嘉礼的应有之义,但在其后期往往又变得有悖于礼.“观渔”是否合于礼,因时而变,应肇因于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结构及民族文化特色的变迁或民族认同的深入.“观渔”之礼的兴盛,往往以渔猎经济的地位之重为根本,而“观渔”之礼在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后期的式微,应是农业经济主导地位已然确立和农耕文化获得认同的结果.“观渔”之礼与经济结构变迁的联动性,是礼的实践性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了不同文明形态下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在采集与渔猎文明时期、农耕与游牧文明时期、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时期,人类分别采用了完全可持续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局部不可持续而整体可持续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不可持续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7.
金代各民族文学成长于汉民族农耕文化与北方民族游猎文化的结合部,蕴含着游牧狩猎文化威武有加、健勇无比的宝贵元素,从而为北雄南秀、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原始活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融合是中华文明不断更新与发展、永不停顿与衰败的一个关键原因;而金代文学在中华大地上的崛起,对于多元一体的中华各民族文学互动互补、相激相融历史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对于这一点,亟待文学史家在新的世纪构建中国文学史完备框架和科学体系的宏大工程中予以高度重视,并对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进行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东北渔猎民族皮服化的形成源于当时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其特殊的渔猎生产方式。这种皮服化对当今的皮类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服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