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涛 《中国民族》2012,(Z1):11-13
《农奴》是一部史诗性的影片,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电影中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它是典型的新中国文艺思维模式的产物,它第一次在电影银幕上讲述西藏故事。影片的主要角色全部都是藏族演员。片中的强巴、格桑两位主要人物的肖像,肤色发亮,线条粗犷,加上强烈的高光,宛如青铜雕像。影片以其版画式的粗犷、遒劲的光影处理,成为"摄影参与剧作"的一个极佳例证。  相似文献   

2.
经典的故事情节设计是美国商业动画最喜欢运用的故事叙事模式,它以娱乐性的手法大大地满足了观众的情感.本文以皮克斯电影动画《料理鼠王》为例,从闭合式结局、单一主人公和主动主人公、外在冲突和线性时间和因果冲突几个特征分析了电影动画作品的故事模式。  相似文献   

3.
闫雪 《中国民族博览》2023,(12):126-128
钢琴和电影都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但也是有区别的,如果将钢琴音乐与电影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让电影更加生动,更加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还能使影片内容更加丰富,艺术效果更加突出。对影片中的钢琴音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挖掘其社会和现实意义,将有助于推动我国钢琴艺术多元化发展,提高其创作品质。本文从电影音乐的基本概念、电影音乐的社会价值、电影音乐的运用、钢琴音乐与电影艺术的融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杜庆春 《中国民族》2012,(Z1):90-93
《青春祭》是部纪实性影片,是部主观色彩很浓的影片这部电影在纪实性方面走得比《沙鸥》远得多……它完全摆脱了叙事、情节对于戏剧性的依存,第一次实现了整体的非戏剧电影的散文框架。影片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事情突然发生了,又倏然间过去了,不知道还要发生什么事情,但每件事情都能引发  相似文献   

5.
韩国爱情电影《假如爱有天意》给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唯美流畅的画面,影片的声音制作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画外音,主题音乐,音响的剪辑完美地配合使这部影片更加深入人心,本文分析了影片的声音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肖振  李波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240-241
理论上研究艺术的节奏表为抽象,通常艺术中的节奏是由观者通过直觉、想象等来体验到所谓的情感变化.一部优秀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往往取决于节奏感,它由剧情时空、视角结构、镜头运动、蒙太奇、音乐音响、演员表演、光影节奏等元素的综合运作来展现.起源于20世纪的蒙太奇手法,把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导演观点倾向以及美学原则联结起来,从而形成影片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将导演赋予影片的思想情感诉诸于观众视觉和听觉,并从情感上影响观众的某种力量.本篇文章通过观众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后现代文化背景下蒙太奇手法对当代电影节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辉煌与梦想     
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一部电影具有特殊意义:它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49年、完成于1950年,日理万机的开国领袖们不仅十分关心而且亲身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创作。毛泽东主席为这部电影改定了片名,并同朱德等中央领导一起审定了影片;周恩来总理具体组织了对这部电影剧本的反复修改完善直至上映;影片创作中的研究讨论和审片工作不少是在中南海里进行的。这部与新中  相似文献   

8.
电影商品的商业价值要依托艺术价值来实现.一部优秀的影片,应该是艺术美学的成功导致商业利益的获得.结合内蒙古电影现状探讨了内蒙古电影商业运作问题,提出以下思考:地方政府应对电影文化产业进行政策性扶持和财政支持,刺激电影的生产力发展;内蒙古电影要发扬民族电影优良传统,艺术性与商业性融合、本土性与国际性结合,开创本土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创作具有鲜明市场定位的影片;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多方设法保证内蒙古题材影片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民族电影作品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9.
同性恋题材影片《断臂山》与《蓝宇》虽然同是电影艺术对世俗禁区的突破,但这两部源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片在运用艺术表现手法对同性恋群体进行多角度的人性思考与情感挖掘方面,尤其是在同性之间的性爱表现方面,有克制内敛、经典极致与虚浮肆惮、平庸矫饰的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10.
柏林学派电影最早于2003年出现,影片从最初的不被人知,逐渐发展到现如今的深受国际电影节与专业影评人的高度认可。其影片善于记录德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人们心里层面上的种种困惑,在捕捉人物情绪方面表现突出。其中,水意象在多部女性电影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连接故事脉络的桥梁,是体现人物心理的道具。视觉与听觉方面的意象化呈现也为影片内涵的深刻表述贡献力量,这与艺术电影惯用的作者表达的特点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1.
赵静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97-199
香港这座城,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历史渊源、多元的时代文化,铸造了香港电影独有的影像内涵.2016年,恰逢杜琪峯和韦家辉所创办的银河映像电影制作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回望1996年正是香港电影走向没落的开始,然而就在这一艰难时刻,杜琪峯带领银河映像在风雨飘摇的香港杀出一条血路,以其独特的杜氏影像风格、标新立异的叙事内容、深厚的历史文化表达使得银河映像出品成为香港警匪电影的品质担当,二十年间银河映像成为香港黑帮警匪电影的又一标杆.在二十周年之际由杜琪峯执导、游乃海和刘浩良编剧的一部《三人行》被认为是向银河映像致敬的一部力作,影片延续了杜导一贯的影像风格.影片中影像风格的坚守与叙事内容的创新品味"三一律"在电影中的独特运用,表现出影片更加深厚的人性关怀、凝聚电影的时空表现力及引发观众更深的思考与感悟.  相似文献   

12.
牛颂 《中国民族》2014,(10):76-76
李叔同,弘一法师,是一个在僧俗两界都有很高声望的人,即在世俗社会中被推崇,在宗教界被景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少见的。电影《一轮明月》,是李叔同的一部传记片,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影片在表现他的诗词、音乐、戏剧、绘画等方面的天赋才华的时候,也没有忽略他最大的天赋:慈悲之心。李叔同生于侧室,但其母去世后他坚持扶棺从正门进入灵堂,并深切哀悼。  相似文献   

13.
韩国爱情电影《假如爱有天意》给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唯美流畅的画面,影片的声音制作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画外音,主题音乐,音响的剪辑完美地配合使这部影片更加深入人心,本文分析了影片的声音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锹里奏鸣曲》是我国第一部苗族原生态电影,也是韩万峰导演的第四部民族题材影片。在此之前,他相继导演了《尔玛的婚礼》、《我们的嗓嘎》和《梯  相似文献   

15.
剪辑一直被称为电影的三度创作,一部影片剪辑的过程正如一部文学作品作者思考的过程。爱森斯坦认为,将对列镜头衔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剪辑使电影有了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倒叙、插叙等手法,蒙太奇的使用也对电影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剪辑是剧作的最后完成,因为电影不是文字的叙事艺术,而是影像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6.
剪辑一直被称为电影的三度创作,一部影片剪辑的过程正如一部文学作品作者思考的过程。爱森斯坦认为,将对列镜头衔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剪辑使电影有了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倒叙、插叙等手法,蒙太奇的使用也对电影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剪辑是剧作的最后完成,因为电影不是文字的叙事艺术,而是影像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7.
静静的嬗变     
在中国电影百年的岁末,一个新锐的藏族导演带着他的第一部力作风尘仆仆赶来,为中国电影百年的历史上涂上了一抹重重的油彩;这是中国电影百年来的第一部藏族人独立编导的本土电影,它以本民族的独特视角,真实地展现了发展中的新西藏,同时,它也在向我们诠释着一种全新的电影理念;万玛才旦和他的《静静的嘛呢石》,载着对我们对西藏电影,对民族电影的无限希望,一路走来——近期,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和他的本土电影《静静的嘛呢石》可以说是成为了影视文化界备受关注的焦点。在电影拍摄完成仅几个月的时间里,万玛和他的这部处女作就多次荣获国际、国…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上研究艺术的节奏表为抽象,通常艺术中的节奏是由观者通过直觉、想象等来体验到所谓的情感变化。一部优秀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往往取决于节奏感,它由剧情时空、视角结构、镜头运动、蒙太奇、音乐音响、演员表演、光影节奏等元素的综合运作来展现。起源于20世纪的蒙太奇手法,把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导演观点倾向以及美学原则联结起来,从而形成影片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将导演赋予影片的思想情感诉诸于观众视觉和听觉,并从情感上影响观众的某种力量。本篇文章通过观众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后现代文化背景下蒙太奇手法对当代电影节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农奴>是新中国十七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其故事肌理中隐含着诸多未曾明言的话语.影片中强巴的反抗历程,呈现了一个少数民族阶级兄弟在解放军的感召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被"唤醒"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同时,兰尕这一形象也反映了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已经进入并承担越来越重要的政治/位置和功能.<农奴>形象地表明了各民族人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反动统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最终获得自由、当家作主.这对组织认同新诞生的民族国家,构建少数民族在新生国家中的话语地位和建立多民族国家的新型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贵州苗族题材影片《滚拉拉的枪》入围柏林电影节"新世代"竞赛单元,这是继《梅兰芳》之后,又一部国产电影《滚拉拉的枪》入围第59届柏林电影节,这部影片作为"新世代"单元六部竞赛片之一角逐"水晶熊奖"(Crystal Bear award)。这部电影也是2008年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