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提出“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就肯定没有伟大的未来”。海军关乎中国的海权,海权关乎中国的未来发展。在我看来,没有海权的大国,其发展是没有前途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我们对海权的诉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全球化和多极化是一对对应概念。全球化和多极化是互动的,全球化促进了多极化,多极化反过来进一步使全球化负面影响受到限制,使世界秩序发生变化。如果说全球化的源头生发于英国,那么生发多极化的源头就是法国,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拿破仑。而试图向以英国资本为中心的世界秩序挑战的第一人也是拿破仑…  相似文献   

2.
鲁桥 《决策探索》2004,(7):16-17
香港的回归路,曲折、坎坷而又漫长。回首这条路上的艰难进程,邓小平的一道道足印将永远是这条路上的辉煌文字和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3.
方可成 《领导文萃》2013,(2):116-120
南海问题为何重要?与东盟国家的领土争端何解?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是准备遏制中国?带着这些广受关注的中国南海安全议题,记者专访了三位身份各异的学者——  相似文献   

4.
5.
正三一把国际化作为自己的第三次创业,并具备了国际化运营的一些条件,比如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足够资源进行国际化投资,解决了自身的体制问题。三一正在实施数一数二产品战略,以将品质改变世界的梦想落到实处。不过,三一和其他中国企业一样,还在国际化之路上探索。  相似文献   

6.
海权的误区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末,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国人再度将目光投向海洋,对海权的重视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本是好事。但过度的鼓吹却将海权推向了一种“绝对”地位,[1]轻点说,这会混淆认识,重点说,则可能对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此,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海权进行理性的反思,澄清其中的误区,确有必要。误区之一:海权决定历史,其功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仍是如此。毋庸置疑,海权在历史上确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出版后,对海权的理性认识也得到迅速提高,获取和保持海权成为一些主要大国军事战略,乃至国…  相似文献   

7.
海洋通道对中国来说,南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南海不仅仅是主权问题,更是中国的生命线。 中国的东边有牢固的美、日、韩同盟。这个联盟已高度制度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单骑突进”———追求海权的失误至今为止,我们已经看到,西方军事现代化进程是唯一成功的模式,除此之外,我们尚未发现第二种文明走出一条成功的军事现代化之路。西方军事现代化过程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军事现代化并非是个单纯军事领域的转型问题,不能脱离社会其它诸方面而单骑突进,而是由整个社会转型带动起来的,是整个社会转型的一个方面。二、军事现代化的完成必须以社会诸方面现代化的完成为前提。三、军事现代化与社会其他方面的现代化构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四、军事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模式是“军事———农…  相似文献   

9.
张墨宁 《领导文萃》2014,(4):110-113
正2013年10月24日,中国举行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政治局七常委悉数出席,前所未有的高规格意味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政策已经有了微妙的调整。而将要组建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也被外界认为,中国领导层已经认识到周边安保形势的严峻性,未来可能集中处理中国国家安全最现实的问题——周边邻国关系。对东南亚态度差异化  相似文献   

10.
再论中国的大战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就是要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安全环境。要塑造一个理想的安全环境 ,一方面需要国际社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中国 ,另一方面也需要中国更清楚地阐明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安全环境到底是什么。尽管不能指望我们单方面的努力可以让所有的国家都对我们友好 ,但应该尽力消除其他国家因不清楚中国的目标而产生的疑问 ,从而让国际社会更容易接受一个日益强盛的中国的到来。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探讨了中国的理想安全环境具体应该是什么。[1]在这里 ,作者将从一些战略理念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理想安全环境 ,…  相似文献   

11.
章琦 《领导广角》2003,(5):57-58
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得中国出现了一个近20年的激情时代,这使中国的企业家形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市场运营模式和思维方法。正是这种涌动在激情之下的不可遏制的扩张冲动,推动企业家们上演了一出出令世人瞩目的中国企业崛起的大戏。然而也正是这种激情,使得不少企业家盲动浮躁,从而折戈沉戟,陷入败局。  相似文献   

12.
<正> 自80年代中期起,中国国内一些技术基础较扎实、财力较雄厚的大型企业开始对外进行一些规模不一的投资,且发展迅速。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1993年底,中国经批准在境外投资开办或设立的机构达4497家,中方总投资额为51.6亿美元。研究中国海外企业的发展历程,可归纳出其发展特点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A.保障国家海权的战略力量海权是有联合国公约保障的主权国家合法的海洋权利。现代主权是隶属于法权的概念,海权与主权的一致性决定了海权是每一个国家,而不仅仅是霸权国家拥有的权利。将海洋权利纳入中国海权理论,是对西方海权理论的突破。中国海军是保障国家海权即海洋合法权利的战略力量。  相似文献   

14.
崔滨 《决策探索》2011,(23):26-27
11月24日22时01分,化名“巴松狼王”的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在云集了北京21个部门和7位新闻发言人的“北京微博发布厅”里,以一条探讨发问式的微博——“如何让环境问题的讨论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机制,公众参与不再是个别活动,而是一种普遍现象”,结束了这个上线一周便拥有300万粉丝的“明星”政务微博平台忙碌的一天。  相似文献   

15.
近期爆发的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纠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争论的焦点来看,主要集中在"商标滥用"和"同业竞争"问题上,亦即合同上的纠纷.这种争论表面看是合同条款分歧所致,实际却与不恰当的公司治理安排紧密相关,其实质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从而凸显了合资中中国企业"重管理、轻治理"的治理安排背后所潜伏的巨大治理风险.  相似文献   

16.
俞卫锋 《经理人》2004,(5):60-61
在遵循股票发行地法律及资本市场适用规则方面,寻求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在规则适用上做到“游刃有余”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海政策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与现状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各国在南海岛礁归属与海域划分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1]20世纪70年代前,除个别国家(如南越、菲律宾)对西沙、南沙提出过非法的主权要求外,基本不存在什么“南海问题”。中国对南海诸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拥有的主权是得到包括南海周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承认的。如后来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越南,1974年以前,从官方声明到地图、教科书都承认南海诸岛归属中国。[2]“南海问题”的突显始于20世纪70年代,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2…  相似文献   

18.
陆涛 《领导文萃》2011,(4):27-29
美国总有一些“高人”胸怀全球,甚至对南海问题“念念不忘”,近来又出怪论,打出捍卫“全球公域”的旗号,攻击中国在南海的权利主张。  相似文献   

19.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作为干部选拔的一种重要方式,已在全国逐步推开,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避免“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阎学通 《领导文萃》2012,(21):48-50
现在部队中有一句话特别火——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很多人把孙子这句话误解为不使用武力。孙子这句话中的不战是说不进行攻城的热战,而不是说不进行使用武力的冷战。这句话的另一个核心是屈人之兵。这是说未进行热战的结果是对方屈服而不是自己屈服。现在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