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国际收支总差额(综合差额)是衡量一国当年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主要指标。总差额包括经常账户差额、不计储备资产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净误差与遗漏金额的总和。1982年- 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综合差额顺差的年份有21年、逆差的仅有4年。形成了“双顺差”结构为核心的国际收支结构。综合顺差的持续高增长,加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使我国外汇储  相似文献   

2.
倪海燕 《江苏统计》2001,(10):11-12
本文主要运用差额分析法 ,通过对我国贸易收支、经常帐户收支、资本和金融帐户收支以及储备资产变动等的研究 ,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九五期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3.
解读国际收支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保持顺差,外汇储备增长迅速。但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首次出现在了贷方,金额为77.94亿美元(见下表),这一现象在2003年得到了延续。这种变化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些人认为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出现在贷方说明我国资本外逃问题得到了控制,也有一些人认为,这部分差额代表了未被记录的流入我国的国际“热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这一变化呢?众所周知,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会计学的复式记账法,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编制的。但是在编制…  相似文献   

4.
国际收支平衡表不但是对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系统记录,也是决定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对其主要项目中的经常项目进行分析则更具重要意义。文章对2005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中发现了新的变化,并提出了应该重视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截至2004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额达4398亿美元,国际收支的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变动直接产生影响,本文旨在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商直接投资直接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 ,虽然外资的进入对资本项目带来正效应 ,但同时会导致经常项目的负效应 ,我国要实现外部经济的均衡 ,也要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净误差与遗漏”的设置原理与“我国‘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或贷方说明存在资本非正常流出或是流入”这一判断之间的矛盾交点,首先,把判断两种认识孰是孰非的定性问题转化为“净误差与遗漏”序列的变化是否符合随机性的统计问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然后,根据我国目前国际收支管理政策与结售汇政策,对热钱流入是否会影响“净误差与遗漏”进行理论说明;最后,根据统计检验结果和理论结论,得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净误差与遗漏’主要受统计实践中非系统性因素影响,符合该项目的设置原理,以其作为判断存在资本非正常流出或是流入的依据是不恰当的”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黄志勇 《统计研究》2014,31(5):73-77
2008年IMF发布的《国际收支与国际投资手册》(第六版)对国际加工贸易(Goods for Processing,GFP)中的项目统计进行了调整。由于我国对外贸易中GFP所占的比重较高,因此此次调整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将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GFP几种主要类型的分析,探讨了这种调整分别对我国经常项目统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由于进行各种经济往来而发生的收入和支付。国际收支核算是采用会计上的复式记帐方法,对一定时期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发生的贸易、非贸易和资金往来以及该国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化所作的系统记录。最终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形式系统、综合的反映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和结构,为分析国际经济形势,进行国际交往和协调国际关系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外敝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商直接投资直接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虽然外资的进入对资本的进入对资本项目带来正效应,但同时会导致经济项目的负效应,我国要实现外部经济的均衡,也要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1.
PPI与CPI关系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 2 0 0 2年的 1 0月份以来 ,我国价格领域出现了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增长不同步的现象 ,引起国际、国内的普遍关注 ,有人认为这是价格的传递机制出了问题。但两种价格指数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其传递规律是怎样的 ?互为影响的程度如何 ?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对两种价格指数的简要说明生产者价格是指商品生产出来之后 ,最初形成的、由生产者出售的价格。本文所提到的PPI并非国际惯例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ProducerPriceIndex) ,根据我国现行统计报表制度 ,我国计算的工业品价格指数 (Producer’sPriceIndexforManufa…  相似文献   

12.
张斌 《统计研究》2004,21(2):30-5
一、问题的提出上世纪 90年代以后 ,网络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网络产业位于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下游 ,它以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和网络软硬件为基础 ,将触角延伸到了电信服务业 ,媒体传播业、计算机和网络服务业 ,以及全球数据服务领域。从专业分工的角度来看 ,互联网企业大致  相似文献   

13.
“生态脚印”指标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尚卫平 《统计研究》2004,21(5):61-3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看,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促进其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要求我们寻找定量测度生态目标的指标。2 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外流行了一种生态目标测度方法———生态脚印,本文在介绍该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试图对其进行评价。  一、生态脚印概念生态脚印(ec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经济普查简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经济普查的国家之一 ,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1 81 0至 2 0 0 2年间 ,美国已先后进行过近 3 0次经济普查。纵观美国的经济普查 ,其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 1 81 0至 1 840 )、第二阶段( 1 840至 1 90 0 )、第三阶段 ( 1 90 5至二战前 )、第四阶段 (二战后至 2 0 0 2 )。第一阶段 :1 81 0~ 1 840这是美国经济普查的起步阶段 ,共进行了 2次经济普查 :1 81 0年和 1 82 0年。该阶段的经济普查有以下特点 :1 普查范围小。这两次经济普查的范围只限于制造行业。2 普查内容少。从普查内容来看 ,1 81 0年只…  相似文献   

15.
   冬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奥运赛事的盛况尚未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去,2009年已挟带无限生机扑面而来,《统计研究》也迈入了第25个年头。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谨对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并祝广大作者和读者阖家幸福、吉祥如意!   2008年是不寻常的一年,面对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重重考验,举国上下同舟共济,共度难关。2008年对于《统计研究》杂志社来说,也是不寻常的一年。   我们酝酿已久的《统计研究》采编系统正式启用,收稿、采编和审核的流程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尤其是在线投稿为治学之士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操作方式,我刊的自然来稿数量可谓突飞猛进,纷至沓来的稿件给扩版后的杂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稿源。同时,也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繁重的任务,尽管我们尽心竭力,但在系统调试过程中,在个别稿件的处理上还是难免疏漏和延误,对此,文章作者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谅解,我们心怀感激,亦十分惭愧。今后,我们当更加勤勉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篇文章,更加细致地审读每一份稿件,更加及时地反馈每一条信息,以回报作者和读者对《统计研究》的厚爱!   2008年,随着采编系统的启用,《统计研究》的外审专家队伍发挥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他们不计名利、无私付出,在充分尊重作者劳动成果的前提下,切实提出中肯的评审意见,为审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广大作者对匿名审稿制度也总是抱着理解配合的态度,他们虚心接受专家提出的建议,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学术切磋与交流,使得《统计研究》刊载的文章逻辑更为严密,文字更为精炼,结构更为合理,刊物的质量也随之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此谨对全体外审专家和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年新气象。2009年,《统计研究》既要保持既往的荣誉,又要敢于改革与创新。首先,《统计研究》仍将秉承一贯的办刊宗旨,致力于“交流科研成果、繁荣学术研究、创新理论知识、推动实际工作”,坚持高品味、高格调、创新性、研究性的办刊方针,促进统计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推动我国统计领域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其次,《统计研究》仍将继续完善匿名评审制度,以保证刊物的学术性和公正性,专家的鼎力协助与作者的积极响应,使我们坚定了将此项工作发扬光大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统计研究》将在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热点更好地结合方面下功夫,将重点关注下述领域:   2009年是祖国母亲60年华诞,在这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我国的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统计学的视角回顾、剖析和展望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关注国计民生,是我们欢迎的文章。   改革开放30年,就统计学而言,其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今年正值中国统计学会30岁的生日,这30年既是中国统计学科蓬勃发展的30年,也是统计事业成就卓著的30年,《统计研究》杂志与之共生共荣、共同进步,我们期待众多专家学者为统计学科的发展建言献策;并将统计学术研究再向前推进一步。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做学问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假以时日、持之以恒,方见成效。虽是老生常谈,仍要补言几句。我们摒弃学术功利,倡导学术操守,推崇学术责任,“应景章”、“急就章”甚至学术赝品的出现,破坏了学科的延续性和严肃性。我们在此呼吁作者、编者和读者共同携手,坚持学术理想,追求学术真理,倾力营造一种认真、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术氛围,让统计研究在《统计研究》这片沃土上百花盛放,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我们深知,刊物的一点点进步,都需要十二分的努力,更需要外审专家、赐稿作者和热心读者的大力支持。2009年,我们将以孺子牛的精神自勉,脚踏实地、不断前进! 统计研究杂志社 2009年1月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最近,看到《统计研究》2005年第11期上刊登的孙小素的文章《加权最小二乘法残差图问题探讨———与何晓群教授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孙文》感触良多。首先衷心感谢孙小素副教授阅读了我们的《应用回归分析》作节,同时感谢《统计研究》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好的机会,使我们能够借助贵刊对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有关问题谈谈更多的认识。《孙文》谈到《应用回归分析》教材中有关加权最小二乘法残差图的问题。摆出了与加权最小二乘法相关的三类残差图,指出第三类残差图的局限性。直接的问题是三类残差图的作用,而更深层的原因应该是对加权最小…  相似文献   

17.
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测验的多维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骆方  张厚粲 《统计研究》2006,23(4):76-78
目前已有的检验维度的统计技术,主要包括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测验的因子构成,包括因子个数,项目在因子上的载荷,以及因子之间的关系。但是,EFA是数据取向的统计技术,只考虑到数据之间的纯数字特征而没有任何理论前提,倾向于把相关高的项目聚到一起,抽取同一因子。因而,EFA抽取的因子个数不能反映测验的维度情况,采用EFA检验测验的测量结构往往会出现问题[3~4]。验证性因素分析是基于一定理论前提,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统计技术,用它来检验测验的维度,正在逐渐被接受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加才 《统计研究》2005,22(1):77-3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正在准备 2 0 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WCA 2 0 10 ) ,该方案的适用期为 2 0 0 6~ 2 0 15年 ,这是自 1930年以来的第九个十年为一周期的农业普查方案。1930年和 194 0年的农业普查方案由国际农业研究所负责 ,主要的目的就是提供全面的农业数据 ,包括产品产量 ,但很多国家都很难完成。随后FAO承担了这一工作 ,并相继制定了 195 0、196 0、1970、1980、1990和 2 0 0 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195 0年普查的内容仅局限于主要农业(种植业和牧业 )数据 ,随后逐步扩大到其他重要的领域。  一、2 0 1 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关税保护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元颖 《统计研究》2006,89(1):22-28
一、关税内生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马歇尔(1922)分析了关税保护政策虽然不利于资源的配置但是在实践中比自由贸易更易获得成功的原因,初步有了关税内生化的思想。Frey(1984)指出,关税是在政治市场里决定的;它值得投入资源以便从贸易保护中获得租金。利益集团的组织程度对关税制定具有重要影响。在利益集团的组织程度上,赞成关税的集团主要由进口竞争行业组成,其具有强有力的政治地位和明确的贸易保护需求,所以其组织化的问题很容易解决。反对关税的集团主要由消费者组成,由于削减关税属于公共产品,其中存在搭便车的效应,所以有效的组织…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工资不平等:中国城镇地区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泽云 《统计研究》2009,26(4):53-59
 本文在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生成省级层面的数据,以此分析教育与我国城镇职工工资不平等的关系。研究发现职工教育水平的分布和教育收益率的分布都对工资不平等产生显著影响:一方面,职工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和职工受教育水平分布越平等的省市工资差距越小;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的教育收益率越高、不同群体之间教育收益率的差异越大,则工资不平等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