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其实质就是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诚然,收容遣送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救助性,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乡关系、法制建设、政府职能的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人口流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容遣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容遣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国务院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废除《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建构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了我国社会救助体制,规划了针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宏伟蓝图,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充分领会《救助管理办法》的精髓,对我们做好工作切实维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04,(12):27-28
2003年8月以来,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迅速实现了由收容遣送向救助管理的制度跨越,辽宁省的主要做法是:做到"四个到位"创建良好条件 由收容遣送向救助管理转变,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辽宁  相似文献   

3.
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中的人性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前权  叶蓓 《社会福利》2004,(11):31-35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381号国务院令,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指出:新办法的实质,就是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22日,国务院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并将于8月1日实施,同时废止国务院1982年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管理办法》,收容遣送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04,(3):20-25
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为进一步加强救助管理工作,实现救助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广东省人民政府于2004年1月20日,下发了《广东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规定》(粤府[2004]10号),湖北省民政厅于2004年1月2日制定了《湖北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规程》(鄂民政发[2004]2号)。现刊登如下,以便各地借鉴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2003年西藏自治区清理和废止了原有的收容遣送管理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将各地的收容遣送站换成了救助管理站的牌子,对救助站的建设做了调研和规划,协调落实了各地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2004年,交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根据民政部的部署,安徽省及时对全省原收容遣送站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拆除铁栅栏、铁门窗,清除“监所”模式。对1982年以来颁布的各类收容遣送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并召开了全省救助管理业务科长及站  相似文献   

8.
相关链接     
《社会福利》2003,(8):32-35
2003年8月1日,伴随着国务院发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及民政部发布的与之相配套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的正式实施,标志着全国原有的883个“收容遣送站”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9.
关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8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民政部坚决贯彻、狠抓落实,迅速完成了由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向关爱性的救助管理制度的转变。几年来,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救助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政府正式废除了强制性收容遣送制度,建立起自愿性社会救助制度,标志着中国儿童福利服务对象由传统的孤  相似文献   

11.
启动制约流浪儿童救助瓶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青 《社会福利》2004,(2):32-37
制约救助瓶颈对流浪儿童的救助究竟是强强制还是自愿存在争议。 按照1982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对流浪儿童的收容和遣送可以带有行政强制色彩;而按照新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救助流浪儿童方  相似文献   

12.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和民政部颁布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细则》,标志着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制度全面向人性化救助管理制度转型,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面对这次变革,黑龙江省积极响应,不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22日,经国务院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并将于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这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又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4.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381号国务院令,正式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下简称“新办法”)。这一天宣告了实施21年之久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即将执行。辽宁省民政厅同时转发了《关于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民明电[2003]1O7号),从这一天开始,大连市收容遣送站和全国各地百所兄弟站一起,开始了彻底的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设施的大规模、全方位、立体化的改造和改建。  相似文献   

15.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以后,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延续2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我省按照国家民政部的统一部署,开始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这一特殊困难群体进行救助管理,各地救助管理站严格执行国务院391号令,关爱性的救助工作发挥了积极的  相似文献   

16.
1982年,国务院发布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收容遣送作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采取的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收容遣送时时围绕着社会救助的性质上下波动、发生偏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民群众的不满。国务院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实施新的《城市生活无  相似文献   

17.
《社会福利》2006,(8):32-32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和民政部颁布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细则》,标志着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制度全面向人性化救助管理制度转型,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面对这次变革,黑龙江省积极响应,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打开了救助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变强制性收容遣送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人文关怀、社会进步和法制的完善,也体现了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人格尊重。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后,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空间比过去宽松了不少。而职业乞丐利用救助站骗助及他们成群成批涌上街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其实质就是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一、处理好学习法规与执行法规的关系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救助管理制度是由收容遣送制度转型而来的一项民政工作全新业务,正确地学习和执行国家有关救助管理法规和政策至关重要。2003年6月国务院发布第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