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进行负面解读与意识形态化,通过反复报道负面典型事件,引用第三方观点以及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建构"中国环境威胁论"话语。其主要原因在于西方与中国存在意识形态分歧,西方媒体具有营利特性,中西媒介力量结构失衡以及中国环境话语建构的缺位。要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话语的负面影响,需要中国化被动为主动,建构中国环境话语体系,加强环境科学研究,有效提升环境学术话语权,大力发展对外媒体以及改进传播技巧与方式。  相似文献   

2.
叶淑兰 《国际论坛》2012,(6):39-44,78
西方不断"创新"并主导有关"中国形象"的话语,中国被动反应,创建与主导话语的能力不足。西方有关"中国形象"的负面话语背后隐含一定程度的"受害者情结"。中国对西方话语的反驳感性与理性并举,但语气与方式略显生硬。目前,中西话语互动存在攻击—辩解以及恐惧—愤怒两对恶性循环。赢得"中国形象"话语权,中国需要增强自信心,打破攻击—辩解以及恐惧—愤怒的恶性循环。中国还要主动建构"中国形象"新话语,注意改进话语表达方式。总之,"中国形象"话语权的提升是一个包括心态、战略与行为调整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事威胁论"作为关于中国军事的一种认知思维、意图判断和话语建构,正在以意象和定见的方式在西方媒体中强势传播,使媒介话语成为"中国军事威胁论"诸多成因中的一个关键性考察节点。媒介话语逻辑陷阱、媒介话语权力失衡和媒介话语策略组合为其中的重要促成因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中国军事威胁的二元定型化表征陷阱在进入21世纪后呈现为媒介议题的事件化、戏剧化、常识化和利益化,加之维护性、协调性和对抗性三种媒介话语权力存在交锋失衡,虚拟与真实交织、肯定与否定并存,主流与边缘共进、合唱与独奏更替的"组合太极拳"正在挑战中国军方的媒介话语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模式”可以分为本体论层次的“中国模式”和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本体论层次的“中国模式”表征了中国崛起是一种硬实力的崛起,而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则意味着中国崛起是一种软实力的兴起.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是读懂中国、破除“大国崛起困境”的一把钥匙.文化是文明社会的精髓,欲对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有真正的见解,文化的视角不可或缺.基于国家软实力的视角考量“中国模式”及其未来,中国将以“和平啒起的大国”、“文明复兴的大国”、“掌握话语权的大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8,(2):87-90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当代中国特色中的特色是当代中国优点和优越性的同义词,指代对象是当代中国的成功之处、宝贵经验,具有褒义性;中国意味着区域性和民族性,表明中国发展的首创性和独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称谓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话语意蕴,值得解读。  相似文献   

6.
7.
中国模式作为中国应对改革开放及全球化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的战略回应,贯穿于近4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是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中国特色制度及政策方针的总和,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彰显其在经济社会领域中具有强政府模式的独特特征。同时,不可否认,中国模式没有像曾经的西方那样,走依靠武力掠夺其他弱小民族来进行资本积累的霸权主义道路,而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五四"前后中国新诗话语模式的生成与嬗交,表现为一个循环态势,即个体生命(自我)的缺席--出场 --缺席的变化流程。文言话语仍然是晚清诗歌的中心话语;白话话语解构了文言话语,凸显了话语主体;大众话 语则实现了话语主体向客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华盛顿共识"的式微催生着"中国模式"的日益兴起,学界热议中的"中国模式"正处于一种能指的狂欢状态,这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分析还原论的分析方法堵塞了认知"中国模式"的道路,这种方法仅表征了思维的初级阶段。走出目前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变革思维方式,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事物——"中国模式",总体性方法的基本运思理路是面向总体、维护总体与获得总体。  相似文献   

10.
民族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符合本国利益诉求的“全球化话语”,指导参与全球化的实践。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届领导人有关全球化的论述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全球化话语”指引了中国从初步认知、适应开放和积极应对、积极参与和主动融入到主动出击和积极引领的全球化实践,也实现了自身的历史演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倡议、新理念,丰富、发展了中国“全球化话语”,引领全球化实践朝着公平、公正、全民共享的方向发展。然而,“逆全球化”现象、美国对全球化的话语霸权等给新时代中国的“全球化话语”体系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12.
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对于新时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10~2018年间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经统计发现“对外话语体系”研究时间虽短,整体发展态势强劲,聚焦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因、意义、价值、原则等方面;“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梦”“中国故事”“国际话语权”等是现有研究关键词,并将继续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但现有研究仍需完善,如术语混杂、概念界定不清、学科间互动欠缺、研究方法单一、受众分类模糊、研究视角广却缺乏深度等。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为今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湖南卫视新综艺的文化转型是以“青春中国”为基本语境,围绕电视“文化综艺”的话语体系而展开的视觉符号使用与意义生产实践。这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接合实践。为了规避“泛娱乐”全民狂欢式的市场文化危机,湖南卫视新综艺善于激活、征用一系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公益、乡村振兴符号与“新综艺”话语之间的勾连,构建“弱娱乐、强价值”的“话语性场域”,以及“娱乐话语”与“主流话语”互动式的接合关系。这种意指实践不仅增强新综艺“新主流”文化话语的价值赋能,重塑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激起人们深层次的情感认同和文化共鸣,凝聚社会力量的共同信仰,重塑“想象的共同体”,而且通过与主流价值观相勾连的视觉修辞策略来强化节目的正当性,赋予新综艺改版行为一种合法的意义阐释。  相似文献   

14.
“中国模式”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模式”的核心内涵体现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统率市场经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探析“中国模式”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中国模式"的提出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本文从"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中国模式"与其他发展模式的对比三个方面来理解"中国模式"的概念,最后总结出了把握"中国模式"需注意的三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言者态度为基础,考察其对“还NP呢”构式话语模式的塑造。“还NP呢”是日常会话中的一种常见构式,表达了言者的丰富态度:鄙夷不满、欣赏赞美、惊异无奈等。无论何种态度,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反事理”的评价态度,且背后有一定的认知动因和语用因素。此外,考察语料发现,“还NP呢”构式与其共现的话语模式存在一定规律,即“还NP呢”构式与后续语段的表述存在事理上的关联。在现实语境的刺激(这种刺激与言者态度密切相关)下,这种关联被激活,并对情景中的刺激作出反应,从而产生与“还NP呢”构式具有一定相关度的话语模式,包括与“还NP呢”构式共现的话语成分以及“还NP呢”构式出现的语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模式”是国外学者对中国发展的一种认知态度,自提出伊始就争议颇多。它的提出某种意义上具有挑战美国所倡导的“华盛顿共识”的嫌疑,有可能成为“中国威胁论”的另一托词;它只看到了中国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而忽视了其中应汲取的经验教训。“中国模式”仅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现实国情。  相似文献   

18.
思想库为国之所需。但国内第一家民间思想库“天则经济研究所”却运营不佳。与号称美国“第五种权力机构”的著名思想库“兰德公司”相比,“天则”发展的瓶颈是缺乏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支持力。应积极借鉴兰德模式,争取社会、政府和大学的支持,修正“天则”模式,建塑出中国的“兰德公司”,真正发挥中国民间思想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同时,中国现行的模式,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从“中”到“中德”的一整套话语,因与上古时代协和万邦、亲睦九族的德治理想相适应,最终从一种政治智慧、政治抉择渐渐演为全社会的真理话语,但从根本上讲还是一种权力话语。它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方都有所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