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首次包拯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3日至11月7日在河南开封包公祠举行。这次会议由开封市包公研究会和合肥市包公研究会联合主办。与会代表五十余名,分别来自全国部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物、旅游、新闻出版等单位。提交会议交流的论文三十余篇。代表们从历史、文学、艺术、考古、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历史人物包拯和文艺形象包拯作  相似文献   

2.
包拯与中华民族精神郭学信在中国历史上,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包拯可以说是一位声名喧赫、影响深远、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他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一直成为人们所称道的对象。包拯同代人吴奎在《包公墓志铭》开头这样讲:“宋有劲正之臣,日‘包公’……其声烈表爆天下人之...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包拯审理的案例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一般人以为只有一件或数件。其实,历史文献中还是保留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的,只是由于没有很好地收集,大家对历史上的包公案例就不大清楚了。笔者经过收集,得到包拯断案案例十三则,著录于此。了解历史上包拯断案的事实,对于我们研究后世文学中的包公故事及其形象特征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大家会第一个想到包公“包青天”。不过在人们的记忆中,似乎包拯就只是开封府的包拯,他的一切事迹都是在担任开封府尹时而为,这多少是受戏曲小说的误导。  相似文献   

5.
<正> 钟林斌在《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简论》一书(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民间色彩浓郁的包公戏(陈卅粜米>》一文中,据南宋朱熹编的《五朝名臣言行录》引民间对包拯评论的一段话:“(包拯)知开封府,为人刚严,不可干以  相似文献   

6.
陈宏德 《老友》2009,(6):51-51
北宋时代的包拯,曾任监察御史、开封知府等职,为官刚正,执法严明,权臣贵戚为之敛手,是有名的清官典型。包拯60寿辰时,他吩咐家人一律不准收礼。谁知第一个来送礼的居然是皇帝。大概负责送礼的太监也知道包公不收礼的规矩,但皇上差遣,办不  相似文献   

7.
<正> 近千年来,包拯一直成为妇孺皆知的清官人物,称道者不绝,后人闻其风彩,起敬起畏,并将他的“忠孝大节,议论风采,著于庙堂,闻于天下,传之后世,载诸史册”。①尤其在民间,包公戏屡演不衰,代代相传,成为历代人民歌颂和敬仰的清官代表。但是,一般人对他的了解,多是从传说和戏曲中获得的,而对于他的治国思想和历史功绩,却知之不多,本文试从这些方面做点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包公现象及其在通俗文学中的展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成包公现象的核心部分 ,是包拯将传统儒家人格理想人生化而形成的自身素质。北宋宽松的政治环境和他本人的君臣际遇及政治生涯 ,是这一核心部分得以展开的基础与条件。宋代吏治与监司制度的特殊性 ,又助长了包公现象的成熟。此现象投射到文学中 ,便在通俗文学上形成了一个开放性文学展现过程。其根因在于士人传统的清官政治理想 ,以及平民百姓崇尚清官品格的审美期待 ,包公现象的形成及在通俗文学上的展开 ,体现并印证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中的某些特定规律。  相似文献   

9.
娱乐广场     
《山西老年》2008,(9):26-27
包公巧断牛舌案北宋年间,包拯在扬州府任天长县知县时,曾审断过一起"牛舌案"。一日,有名叫黄忍的老农,径直前往县衙告状,他诉道:"昨夜,我家耕牛被人偷偷割去舌  相似文献   

10.
“清官爱斯民七星甘露井普滋黎庶,泉水生乃地千载逝韶光尤纪包公”,这是一幅为纪念包公为民掘井的善政刻在新建的包公井亭上的对联。春节前后,引来了众多游客的注目。古端州(今广东肇庆市)西江洪水经常为患,内沥水无法排除,以致百姓饮用了不洁的水而常患瘟疫。宋代名臣包拯任端州知州三年(1040年——1042年)期间,为解除民众疾苦在端州城打了七口井。据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包孝肃为端州守,尝穿七井,城以内五,城以外二,以象七星,其在西门外者,曰龙顶岗井,民居环抱,清源滑甘,为七井之最。”西门外的龙顶岗井就是如今市政府大力予以保护性建设的包公井,它是目前仅存的两口包公井中较为完好的一口。  相似文献   

11.
包公现象的成因与故事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公,作为历史上的公众人物,是值得研究的一种社会现象。 历史人物如果不活在后代人的心中,那是真正地死去了。包公,却跨越丁重重的历史门槛,一直成为小民崇敬的对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现象还将继续存在。左修职郎充庐州州学教授括苍吴祗若,于绍兴二十七年九月望日书道:“孝肃包公,名塞宇宙,小夫贱隶,类能谈之”(《包拯集》第149页)。《癸辛杂志》云:“开封府题名,独包孝肃姓名为人所指,指痕甚深。”(《宋人轶事汇编》第415页)至今,各种民间传说、文艺创作、戏剧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古代公案小说,肇自宋代话本,至明中叶后面大兴,一时间出现了《廉明公案》、《详刑公案》、《律条公案》、《明镜公案》、《百家公案》、《龙图公案》等诸多公案小说集,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叙写包拯断案故事的《百家公案》和《龙图公案》。它们将许多与包拯毫不相干的断案故事汇于他的名下,借这位著名的人物以扩大影响;反过来,形形色色的断案故事又使包拯变成一个无案不断的传奇人物,其影响一直波及到近代长篇小说《三侠五义》及诸多包公戏曲。本文试将它们放在一起略作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土族历史研究中的一些争论集中在历史文本与口头传说的不同解读上。没有文字记录的口头传说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处于动态过程,容易发生变异或断裂,而历史文献的记述却是固态的和静止的。本文对吐谷浑被"羌化"和"吐蕃化"、土族自称"蒙古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包相爷”正义肖建新包拯(993—1063年),字希仁,庐州(今合肥)人,北宋仁宗时期著名的清官。千百年来,人们对其推崇备至,乃至奉若神明。而其见之于正史稗传、小说杂剧的别名异称,林林总总,诸如包待制、包龙图、包老、包公、包孝肃……,不胜枚举。这些名...  相似文献   

15.
元杂剧包公戏塑造的包公为元代所独有,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而其背后又有独特的成因。考察现存元代包公 戏,包公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因为元代剧作家对包公性格的刻画综合史料记载,并且在戏剧创作中将包公赋予了审鬼通神的能 力,剧中包公机智权变,善用智谋,在塑造包公时的戏剧安排也遵循一定的程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官员为官施政的基本风格和所实际发生的对国家机器良性运转的影响的重要程度,选择宋朝和明朝若干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论证在中国封建国家机器和政治生态中以张居正、王安石、王旦、徐阶以及包拯、海瑞分别作为典型所代表的三种官员对于国家应对危机或实现长治久安都是十分重要的,且不可以互相取代;其中又重点阐述了包拯、海瑞类官员发挥作用的局限,徐阶、王旦类官员实际上对历史的正面影响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调研分析合肥包公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同时与其他省市作了横向比较,进而提出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合肥包公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哪些拓展空间和现实选择,并就如何打造以包公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城市,使合肥尽快跻身于全国旅游名城、文化大市行列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宋一代为加强君主集权、限制相权,防止内重外轻的局面,实施台谏合一的监察制度。遂使台谏权力扩张,参预朝政、弹劾百官、针砭时弊、纵横捭阖,不仅对新政变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造就出一批直言敢谏的名臣。其中,包拯在台谏“举刺不避权贵、犯颜不畏逆鳞”,惩贪倡廉、奸邪必摧、安民固本、体恤百姓,深得朝野赞叹。然而台谏虽对朝政改革有积极作用,但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党同伐异、干扰君权,终滑向朋党泥潭漩涡,为皇帝所不容,最终导致庆历新政、熙宁变法举步维艰、前功尽弃。而包拯之所以能成就一代台谏名臣风范,皆因其绝不攀附援引、营私舞弊,“故人亲党,一皆绝之”。故能受到皇帝青睐信任和同僚好感,以至黑脸包公形象留传青史。  相似文献   

19.
宋庠执政8年,政绩平平,但是没有触犯法律.包拯下决心弹劾这位宰相,不让他"胶固其位".实际上是为"庆历新政"鸣不平.动摇执政大臣,包拯要担当很大风险,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这场弹劾,再一次震动了朝野.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司法官员之一,包拯曾经树立了一个伟大的司法形象,对包拯的司法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司法道德建设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