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偏旁名称至少可以追溯到唐初,而现代辞书鲜有提及。文章探求了汉字偏旁名称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汉字始终保持形义关系。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造字法。用这些方法所造成的汉字,不可否认是有形义关系的。但是,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是和语音结合起来的记号。“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语言的发展总是先有口头语言,然后才有书面语言,先有词的音,然后才有字的形。汉字的形义关系只是汉字的一面,必须注意汉字尚有从汉民族语言来的音义关系这更重要的一面。汉字是以音表示语源义,以形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说的“汉字音义关系”,主要是指“隋唐语音巨变”“’以前亦即汉语“中古音”以前的音义关系,其次也包括后代沿袭“中古吉”的文言文所表示的音义关系.汉字因属“表意文字”体系,形义关系比较显明,而者义关系则比较隐蔽.但从理解汉字表义的所以然和有助于读懂古书的角度看,正如段工栽在《广雅疏证序》中说的:“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者”.即是说音义关系比形义关系更加重要.一、“大偶然”中的“小必然”任何事物的名称跟事物的性质是没有共同之点的.语音与语义本无必然的联系,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可以用不同…  相似文献   

4.
5.
在汉字里探求音义关系,始于声训,以后有“右文说”和“音近义通说”,发展到现代为对同源词的研究。为了引述某些理论的方便,在这里先从同源词谈起。 什么是同源词呢?即由于同语源因而声音和意义都有关系的词。例如: 在小阜下为氐(甲文从从一,为小阜,一为地) 在木下为柢  相似文献   

6.
在早期阶段,汉字是象形的,构形理据为物象。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构形的理据转换为词的音义。汉字形体的演变,尤其是隶变之后,以物象为基础的汉字不再象形,构形理据消失,这些象形字就成了记号字。以词的音义为构形理据的汉字,由于形体的变化、词的音义的变化以及字用的变化等方面的原因,构形理据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变成了记号字、半记号字,汉字呈现记号化的趋势。汉字记号化的趋势需要我们对汉字性质、汉字结构理论等方面,有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汉语词汇发展中发生的变调构词现象,清代的学者们大都认为是汉代以后的经师或韵书作者"强生分别",他们的理由是"不合于古音"、"周秦盖无是例",这种看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就"两"来说,"两"由数词发展到量词,首先是词义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功能发生了变化.袁数量的"两"用得比较多,用作量词的"两"也渐渐发展出用以计量多种具有成双特点的事物."两"这个词(音义结合体)在语言中负担过重,语言中就用改变语音的办法加以区别.不过,这些量词发展到现在,情况有所不同:计量鞋子现在用"双"不再用"两";计量车辆现在用"辆",读去声;计量布匹不再用"两",有些字典或词典会注出去声的旧音;作为重量单位的"两"现在仍在使用,读上声,不读去声,而古书注解中也没有见到把它注为去声的用例,因此,作重量单位的"两"可能没有发生变调构词,仅仅是表数量的"两"由词义引申而产生的词义构词.  相似文献   

8.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人类有了文字,就可以打破口头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所受的限制,完成“前人所以垂古,后人所以识古”和向远地传递的语言作用。恩格斯曾经对文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过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人类“从铁矿的熔炼开始,并因文字的发明与它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转入文明时代”(《家庭、私  相似文献   

9.
现代胶东方言的声调是在语言内部因素、人文历史、地理环境诸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阴平、上声以艾山、牙山、海莱山区一带为过渡区,形成了不同的调形格局.阳平与其他声调的合并表明:不同声调的合并与方言内部声调的调形有关,调形相同或相似的两种声调可能更容易合并.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说:语言“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意义”又称“所指”;“音响形象”又称“能指”。 王力先生说过:研究汉语,不仅要研究它与其它语言的相同之处,尤其要注意研究它们的相异之处。本文试从音义结合的关系入手,以汉语普通话为例,探索汉语和印欧语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一、最早的汉字近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有关早期汉字的资料。有一种是原始社会晚期仰韶文化遗址里陶器上的记号,这种记号有的类似甲骨文。下而是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外口缘上刻的记号和甲骨文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
“鼻”字普通话读bí,按古今语音演变的规律,系由古入声变来,可是在几本中古韵书里都只有去声的反切,没有入声的反切。《唐韵》父二切《广韵》《集韵》《韵会》毗至切《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亦根据《广韵》的毗至切,说明它是中古至韵并母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方言调查字表》,也把它放在止摄开口三等去声至韵并母字格里,与篦(枇)同音。李荣先生在《音韵存稿》一书的《陆法言的切韵》一文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字典的编撰,各类字典林林总总。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新华字典》、《汉语大字典》等等不胜枚举。不同的字典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读者对象。汉语基本上以字为单位,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对字形的构造、字音的拼切、字义的解释都作了说明。本文简要评述了该字典的主要特点,从优缺点两个方面给与客观评价,以期对字典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异体词的形成虽有文字、语音、语义、语法、修辞及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原因,但归根结底总是表现为异体词内部形、音、义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井对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由此出发,对异体词的规范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汉字简化是在现行汉字系统內进行簡化。现行汉字是楷体字,楷体字的组形通则,虽然在好多方面可供简化工作利用,但也从好多方面给简化工作以制约。党和毛主席一直是重视文字改革的。关于汉字简化,毛主席曾给我们許多极其宝貴的教导,中共中央1960年4月《关于推行注音識字的指示》与教育部·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同年6月《关于征集简化字的通知》也给我们以好多明确具体的指示,这都使汉字简  相似文献   

16.
汉字的起源、性质、构造和作用,在许多文字学著作中已经讲得很透彻。本文希望选择一个新的角度,谈谈汉字的历史际遇。笔者不选择“机遇”和“遭遇”,而选择了“际遇”,是费了苦心的。“机遇”者,“好的境遇”也,汉字可是有过“厄运”的;“遭遇”者,偏指“不幸”也,汉字可是当过宠儿的。“际遇”呢,恐怕中性一些。汉字的历史,大约正是如此。一汉字的黄金时代 汉字从产生开始,便是以一种上天特派的“宁馨儿”的身份降临人世的。世称伏羲因画卦而作“龙书”,神龙因嘉禾而作“穗书”,黄帝见卿云而作“云书”,少昊氏作“鸾凤书”…  相似文献   

17.
汉字简化是为了汉字的易学易用和易于规范,使汉字在“以利目前的应用”的阶段中能够高度发挥其效能。首先蒙受简化的福利的是汉字的教学。一位同志说到简化字易学易用时认为“对小学生和大人来说也是一样”,认为“简化字功德无量,作用很大”。汉字简化是很注意跟汉字教学取得密切联系的。这两者之间也实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简化所以便利教学,而教学亦可以推进简化。  相似文献   

18.
汉字演变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书写"。信息量增加,用字范围扩大,对书写效率要求不断提高;工具材料直接影响书写状态和文字形体;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环境制约文字书写的规范性。楷书是字体发展最后一站,与"书写"和"印刷"有关。  相似文献   

19.
汉字的形体一直被认为是按照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轨迹在演变。但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这一演变过程却存在如下三方面问题:第一,分类标准不统一;第二,篆书与金文的承传关系不准确;第三,小篆的地位被误解。本文认为,只有将这三个问题厘清,才能对汉字形体演变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世界上仍被继续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字体经历了多次的演变,字数大量地增加,字式、行款也发生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汉字的演变也和世上其他事物一样,必定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究竟应该怎样认识汉字的演变规律呢?专家学者曾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做过很多工作,发表了很多有益的意见。李荣的《汉字演变的几个趋势》(见《中国语文》1980年第1期)一文,从现代常用字里精选了很多典型例子,说明了汉字字体演变的几个趋势。文章小结说:“文字的演变有简化和繁化。”“两种要求互相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