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 ,土家族研究较为兴旺 ,土家族文化研究成果迭出。中南民族学院教授段超博士潜心研究土家族历史与文化多年 ,成果颇丰。由民族出版社于 2 0 0 0年 9月出版的《土家族文化史》 ,是他近年来研习土家族文化的重要成果。读完全著 ,我觉得这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 ,主要表现如下 :1 视野广阔。本著作者突破了就土家族文化研究土家族文化的狭隘思路 ,把土家族文化纳入中华文化的大格局中进行讨论 ,将土家族文化置于湘鄂渝川黔边区文化圈内来加以研究 ,从土家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关系 ,土家族文化与苗族、侗族等民族的文化交会整合中探讨土…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土家族研究主要是对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的研究.如今,随着中国改革步伐的加快,西部开发战略的推进,少数民族村落文化、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名录成为当今的关注重点;民俗节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民族文化研究已成为热点研究;而土家学学科的构建必将为土家族研究拓展更大的空间,将会使土家族的社会文化变迁成为民族学研...  相似文献   

3.
新近出版的《土家族文学史》成绩斐然,令人可喜,它是当前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中一项重要新成果。它不仅是湘鄂川黔广大土家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对弘扬土家族文化、振奋土家恢民族精神、促进土家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等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而且为光大(?)文化,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为编纂我国多民  相似文献   

4.
综观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现状,我们便会发现: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多停留在对个别现象的微观考察上,缺乏对民族文化进行宏观总探讨。土家族文化研究同样如此,对土家族文化的个案分析较多,对其文化体系进行总体动态研究很少。因此,在对民族文化微观研究的同时,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总体动态分析显得十分必要,并且这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对巴文化和土家族文化二者关系作总体考察,探讨土家族文化发展的特点,阐述民族文化发展的有关规律。  相似文献   

5.
当人类社会步入新世纪的时候 ,由于有土家族研究学人们的辛勤耕耘 ,2 0 0 1年土家族文化研究取得了辉煌成果。在此 ,笔者将 2 0 0 1年土家族研究成果整理归类介绍 ,并略陈管见。以便于学者们对土家学的全面审视 ,使土家族研究不断推陈出新 ,构建新的理论体系 ,一、土家族文化的全面审视多维研究土家族文化也同其他民族文化一样 ,虽几经风雨几经沧桑 ,在时代变革和碰撞中 ,仍保持着她应有的特质 ,并已渗透于土家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全面了解这种文化的流变传承 ,土家族研究学者深入到各个领域 ,不懈探索 ,目的是振兴民族精神 ,光大民族…  相似文献   

6.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古老宗教,从汉代至今始终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土家族是生息在荆楚巴蜀之间的古老民族,从先秦的先民巴人到成为新中国56个民族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在中国文化中,道教文化与土家族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但又是两种联系密切的文化。两者之间由于历史上的文化流变而构成了一道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风景。然而,对于这道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风景,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欣赏。历代关于道教文化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卷帙浩繁。近20年来,土家族文化也受到了关注和研究,特别是在湖北地区问世…  相似文献   

7.
以湘西地区土家族文化传播为主题,以传播学、文化产业、文化传播、旅游学等理论为指导,分析土家族民族文化的特征、传播的价值以及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提出民族文化传播模式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对策,旨在为湘西土家族民族文化传播与产业化融合提供新的科学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段超研究员撰写的学术专著《土家族文化史》已于 2 0 0 0年 9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著对土家族文化的生成机制、土家族文化的特点、土家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土家族文化发展的动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 ,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 ,在不少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又有所推进。该著征引史料丰富 ,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的方法 ,对土家族文化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清晰地分析 ,是研究土家族文化的有益参考著作。《土家族文化史》出版发行@思慧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文化的土壤及其发展轨迹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存在这样一个缺憾:对各民族文化的具体事象研究较多,对其进行总体考察不够。土家族文化研究同样如此。本文拟就土家族文化形成的土壤、发展轨迹、独立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土家族文化有一个总体认识。一、土家族文化形成的土壤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条件,这种条件或基础,不妨称之为土壤。这种文化土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已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优势资源,建设民族文化生态圈是确保民族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武陵山区是土家族的主要聚居区,建设土家族文化生态圈必须以文化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实现土家族文化生态圈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发展价值的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1.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土家族的服饰内涵主要体现在:一是反映土家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反映土家族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三是反映土家族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体现;四是反映土家族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载体。研究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对深化土家族服饰的基础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推进土家族服饰的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国内土家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涉及土家族族源与形成年代、哲学与宗教、政治与军事、旅游与区域经济、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社会文化与习俗、民族医药和民族体育等内容.本文试就十年国内土家族研究做一总结,以促进国内土家族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最近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推出了石亚洲博士关于土家族文化的新作《土家族军事史研究》 ,它是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土家族军事史的著作。在近年来渐渐升温的土家族研究热潮中 ,对土家文化“文”的一面关注较多 ,比如民间文学、宗教戏剧、生活风俗等 ,却少见涉及土家文化尚武的一面的研究 ,对其辉煌的军事史也无专门的研究与著作出现。石亚洲博士的研究另辟蹊径 ,丰富了土家族文化研究的领域 ,也丰富了少数民族军事史的研究。在我国 5 5个少数民族中 ,土家族是唯一分布在中原地区而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据 1990年人口普查统…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土司文学所反映的土司时期武陵山土家族地区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土司时期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所蕴含的国家意识、中华文化认同、家国情怀和开放包容精神等思想文化内涵,为解读武陵山土家族地区世代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历史依据,也是土家族和中华各民族共同开疆拓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文化、共同培育精神的有力例证。土家族土司文学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土家族土司文学的时代价值,反映了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乃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融入中华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和演进逻辑,是土家族文化研究的新发现,有助于推动各民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土家族文化研究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拟就收集的土家族文化研究文献整理综合、介绍评述,以此奉献给从事土家族研究的专家学者。 一、想象丰富而奇特的民族活形态文化研究 (一)土家族宗教文化研究。管维良的《三峡巫文化的简论》一文,论述以长江三峡的巴、土家、楚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摆手舞是流传和盛行于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民间舞蹈,是土家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看,土家族摆手舞在实现个体社会化和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因此,提高对摆手舞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将摆手舞融入到民族地区学校的活动课程中或者将摆手舞进行现代性创新,实现土家摆手舞的保护与对土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节日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节日是—个民族生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该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并随着该民族历史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革,构成该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特征.居住在湘鄂川黔边界的土家族同其他民族一样拥有自己的节日风俗.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说神奇的节日风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土家族节日文化,对于发掘土家族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土家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文化,是一种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民族文化形态或区域文化形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山地属性是土家族文化的自然基础和地理特征;刚柔相济是土家族文化的性格特征;泛神崇拜是土家族文化的宗教信仰特征;家族本位是土家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伦理特征;封闭保守是土家族文化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近20年来的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力求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全貌,并为进一步开展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永顺县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文化体现在物质生产、制度行为和精神心理三个层面上,它们在适应现代生活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作为土家族文化资源大县,永顺县把土家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经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旅游开发作为弘扬土家族文化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重点开发与重点保护相结合,通过制度创新来保护与利用土家族文化,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将土家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与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产业结构调整、自然与文化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