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采用面板数据,对西部大开发前后陕西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不论是西部大开发之前,还是之后,陕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存在绝对收敛特征。在投资率、人口增长率、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这些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陕西与东部各省之间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西部大开发实施后,陕西与东部各省的收敛速度明显高于西部大开发实施之前。另外,投资率、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对收敛性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西部经济的发展,必须跨越传统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分工所形成的思维定式,彻底摒弃传统体制下以外延方式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道路,采取全新的资源转换策略,即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较为贫乏的情况下,通过有限资金集中使用,向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重点投资的突破式开发;通过对重点资源的加工和资源区间贸易来实现资源的转换;以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为导向,通过基础产业和传统农业的技术进步,推动西部地区产业进化层次的提高。同时,以全新的角度来认识西部地区在国民经济对外开放战略中的独特地位和有利因素,进一步全方位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范围、层次和力度,尽快在西部经济系统内部形成自我发展以自动引起资金、技术、人才寻短缺要素输入的机制,从而通过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生产要素的横向流动,弥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机制的结构性缺陷,最终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开放性的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西部对外开放包括对东部和对国外两方面的开放。只有发挥西部的后发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民族特色 ,才能构建具有西部特色的开放格局。本文从西部的对外开放政策、开放模式、开放重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西部对外开放格局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重大调整,意义伟大而深远,明确西部经济滞后的症结,实施内部体制创新,是实施大开发的关键,而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则是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区经济国际化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拓深,但各地区经济国际化的程度是不同的.通过对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国际化水平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东部地区经济国际化水平遥遥领先,中部西部差距微弱且西部地区的经济国际化进展要略快于中部地区;地区间经济国际化差距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1997~2010年中国西部12个省份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验证了金融资源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惯性,也即动态滞后性特征;银行业集聚及其一阶滞后项、实用外资集聚和保险业集聚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有非常显著的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证券业集聚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除此之外,本文的实证结果还发现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也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中国加入 WTO后给西部民族地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建议以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带为重心 ,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科教事业 ,加强企业、体制准备 ,转变观念 ,加速对外开放 ,开拓新兴产业 ,扩展国外市场 ,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 ,活化经营策略 ,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加强对民族工业的自我保护等实施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开发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促进西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这意味着西部地区面临着一次以大开放促大开发的发展机遇 ,本文从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模式和产业优势分析入手 ,提出西部地区应扩大对外开放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积极利用外资 ,以促进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9.
在中央政府作出发展战略重点由“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向“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转移这一崭新态势下,新时期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新时期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2)采取全新的资源转换战略,实现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3)依靠科技进步,尽快实现西部农业由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是新时期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4)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层次和力度,努力建立开放性的西部社会经济结构,是新时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首先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旅游四个方面分析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情况,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取得较大发展,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继而从西部自身特点、国内发展、国际形势三个方面分析加大西部地区开放力度的必要性。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要从提升西部地区产业对外合作水平、推进西部城市群与中心城市建设、创新国际合作新模式、促进广泛的"互联互通"等重点方向展开。具体开放路径包括厘清西部各地区功能定位、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内陆+沿边"多层次开放、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扩展区际互动合作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为西部大开发集聚急需的资金 ,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带动西部地区众多行业的发展 ,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 ,能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通过发展旅游业 ,可以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 ,促进对外开放 ,促进西部地区人民思想观念的更新 ,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有利于西部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可以肯定 ,在西部大开发中 ,旅游业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起到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外开放影响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开放是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对外开放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主要是通过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两条途径进行的。西部地区目前利用外资不足,加大外资引入力度乃大势所趋。但外资的引进不应是盲目的,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资政策,对外资的利用加以制约,从而确保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与此同时,由于外贸结构取决于产业结构,因此,在开放的条件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有利于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提升地区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新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更加注重开放型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需要逐步改变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东西不平衡的状况。开发西部是中国政府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提高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与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湖南省的地缘经济关系的影响十分显著 :与湖南经济关系互补型的地区减少了 ,而竞争型的地区有所增多。因此 ,湖南省必须抓住改革开放机遇 ,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和弱点 ,把握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角色定位 ,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多方招商引资 ,使本地区经济在全国经济竞争中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民族地区的沿边开放是西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原理,从西部沿边开放的意义、沿边开放的战略重点、沿边开放的主要措施及沿边开放的原则等四方面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沿边开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外开放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我国中部地区总体对外开放水平低于东部地区;开放结构水平亦不如东部地区.这种对外开放区域非均衡的现状是由区位、历史、政策、体制等一般性和与开放客体相关的特殊性因素共同造成的.中部地区应以积极的姿态扩大开放、迎接挑战,争取国家支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营建良好的软、硬环境,加强与东、西部地区的合作,促进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外开放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我国中部地区总体对外开放水平低于东部地区;开放结构水平亦不如东部地区。这种对外开放区域非均衡的现状是由区位、历史、政策、体制等一般性和与开放客体相关的特殊性因素共同造成的。中部地区应以积极的姿态扩大开放、迎接挑战,争取国家支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营建良好的软、硬环境,加强与东、西部地区的合作,促进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杨章贺 《金陵瞭望》2008,(14):29-30
今年初.江宁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滨江开发区与江宁街道全面整合、加快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构想,从长远战略高度把江宁西部地区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  相似文献   

19.
提升西部沿边开放水平是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和必然选择,是东西部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根据沿边开放新态势,通过对沿边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统计指标的分析,进行了东西部沿海开放与沿边开放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利用中越边境地区调查样本,重点分析了东兴市和龙州县的沿边开放情况,对中越边境地区贸易往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情况进行了解析,提出了西部沿边开放水平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域经济外向化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2年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各区域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经济外向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已经确立了“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格局;中西部地区外向化程度低,不具备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中部地区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对外借款对西部地区经济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