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象板桥     
风光秀丽的板桥,是位于南京雨花台区内的一座具有一千五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早在唐宋时期,这里就已经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了,当时的苏盐陶瓷、木材竹器等商品,都在这里聚集、流通,经济相当繁荣。南朝《三洲歌》云:"送歌板桥湾,相待三山头,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句中的"三山"即为板桥境内的风景名胜"三山矶"。李白、杨万里、谢眺、鲍照等古代著名大诗人都曾先后到过板桥,游览过板桥风光,并留下许多传世诗作。自古以来,板桥地处长江之滨,扼守交通要道,军事地位也十分重要。历史上流传的朱元璋大胜陈友谅、胡大海走马夺古雄等历史故事和蒋介石"御林军"起义等事件就先后发生在这里。可见,板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国际关系学院就坐落在板桥境内,成为我军培养军事外交人才和军事指挥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2.
“西曲”是南朝时期流行在相当于今湖北荆州、襄樊一带的民歌,其形式有歌、有乐、有舞,歌乐结合者为“倚歌”。西曲歌计三十四首,其歌词全部保存于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本文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西曲舞的流变情况。  相似文献   

3.
许栓生 《社区》2012,(11):55-55
郑板桥这名字很有意味。正如徐青藤、倪云林一类,让人遐想。郑板桥一生爱竹,他不取一个与竹有关的字或号.却独独钟情于“板桥”。在他的意识深处,“板桥”即是乡野或田园,板桥的田园情结与田园理想.包含了许多人生的意蕴和诗与哲学的意蕴。板桥做过官,官是小官。小官难做,何况板桥又是陶渊明一类人。见过官家的欺诈,也见过百姓的忧苦。在板桥的意识里就生出一种对现实的逆反与逃避——心中向往的是那种渔樵互答、衰柳斜阳的田园的宁静悠远,那里才是他栖憩灵魂的所在。  相似文献   

4.
南朝文学从元嘉到永明,是一个大的转关,其间南齐帝王的文化政策及个人的文学习尚,都对永明文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南齐除竟陵王萧子良之外的高帝、武帝、萧嶷和萧长懋对永明文学发展有颇重要的贡献,由高帝的崇尚雅正、武帝对《西曲歌》在南朝影响的扩大、萧嶷的处世风范以及萧长懋对前代文人文集的组织编定,他们各自在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共同促成了永明文学的繁荣,使永明文人能够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从事文学活动,“永明体”也因之而产生。  相似文献   

5.
南朝民歌《四月歌》表面上写的是青年男女的恋爱,但是其中隐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佛教内容。  相似文献   

6.
南朝咏物诗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咏物诗的发展历程中 ,南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由齐到梁 ,咏物诗开始独立成体 ,进而初具规模。这一诗体的日渐繁盛是南朝诗坛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南朝文人集团的兴盛及其群体文学活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古乐府诗中的"四时歌"是一组包含四种调高(或调式)的套曲,"四时歌"即是"四调歌",具体而言,"春歌"即"角调歌","夏歌"即"徵调歌","秋歌"即"商调歌","冬歌"即"羽调歌"。南朝音乐文学中,由于"五音配五行""四音配四时"等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精神的支配,同时由于礼乐制度上重建汉代"四时迎气"郊祀礼乐仪式的需要,"郊祀四时歌"率先生成,并且使得"四时歌"演奏模式成为经典的雅乐演奏模式。随着吴歌西曲逐渐进入宫廷,《子夜》《白纻》等民歌形态的歌曲借助"四时歌"雅乐演奏模式完成了雅化,形成了"清商新声四时歌"。"十二月歌"演奏模式是对"四时歌"模式的进一步扩衍。从南朝到隋唐,乐府诗中的四时意象和四季描写,与"四时歌"的演奏模型以及"四音配四时"的审美文化心理息息相关。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于我们解读当时的乐府诗的音乐信息,提供了相应的考察依据。  相似文献   

8.
倚歌产生的时代可上溯至刘宋时代或者更早;音乐上采用独唱形式,乐器仅限于铃、腰鼓和吹奏乐器,常与西曲中的舞曲穿插在一起表演;其歌辞体式明显受到吴声的影响;从地域角度来看,西曲中的倚歌和舞曲主要产生于荆、楚、樊、邓之间,但同时又与吴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与南朝时期地域之间频繁的商旅往来以及统治者的个人爱好等颇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陆震,字仲远,又字仲子,号榕村、北郭生、蓼村、种园,兴化人,是郑板桥的老师。《板桥集》中多次提到这位老师。如:《板桥诗钞·七歌》第七首:“种园先生是吾师,竹楼、桐峰文字奇。十载乡园共游憩,状心磊落无不为。”《板桥词钞·自序》:“陆种园先生讳震,邑中前辈,燮幼从之学词,故刊刻二首,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在南朝正史的记载中,有一种十分明显的现象,即南朝士族中,尤其是武将出身的士族在崇尚文学的时风感染下,逐渐向文士家族转变,如到氏、张氏、沈氏、柳氏等,同时南朝帝王本身的形象转变也是一个实证。帝王与宗室对文学的提倡促成了文学兴盛,但也造成时人鄙视武风、不堪武职的习气。  相似文献   

11.
壮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是一个酷爱唱歌的民族.正因为如此,壮族民歌才特别丰富,非常优美。就目前已掌握的资料看,广西壮族民歌种类很多.从体裁来分,有散歌、勒脚歌、组歌、排歌和长诗五大类别;从韵律来分,有脚腰韵、脚头韵、脚韵、勒脚韵和自由体五大类别;从性质与思想内容来分,有叙事歌、农事歌、风俗歌、伦理歌、祭祀歌、爱情歌六种。如果分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乐府歌辞在中国古代民歌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论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南北朝乐府歌辞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意在探讨其各自的源流及在当时的活跃状况.北朝乐府数量较少且音乐承袭前朝,乐器多为中原特色,歌辞基本为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创作;南朝乐府数量繁多,皆由民间徒歌披之管弦进而发展成熟,吴歌、西曲从其发生地吴越和荆楚扩展至朝廷上下.南北朝乐府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一 南朝时的江淹,是文学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与他有关的妇孺皆知的成语就有两个:“梦笔生花”与“江郎才尽”。江淹年轻时就才思敏捷。一次,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一蚕妇,  相似文献   

14.
笔从言分化出来后,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尽管受到传统势力的长期排斥,终就成为寒门士子的仕进之梯。到南朝,文风愈盛,文士集团崛起,文笔受到普遍重视,别集、总集大量产生,文笔之辨成为文章学的重要内容。南朝学者试图从目录、音韵、情感三方面对文笔进行区分,虽有许多不周全之处,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朝文学的盛况。  相似文献   

15.
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养育着世世代代的傣族人民,陶冶着他们奔放热烈而深沉婉约的诗情。傣家是一个诗歌的民族。谁也数不清傣族的诗歌遗产究有多少。举其大类就有古歌、情歌、习俗歌、祝福歌、索哈调,还有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规模宏大的英雄史诗,浩如瀚海的叙事长诗……,而千行以上的叙事长诗有三百多部,《葫芦信》就是其中的佳作之《葫芦信》是一曲反侵略、反掠夺、反分裂的“正气歌”,是一首流传在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6.
重视诗歌“如医疗疾进药方”的社会作用 ,主张诗歌艺术表现以“沉着痛快”为本 ,而点缀“含蓄不尽”的“一枝一叶” ,这两点是板桥诗论的精华。揭露社会黑暗、艺术表现“沉着痛快”是板桥诗歌最为重要的长处 ,不够含蓄蕴藉是其缺陷。结合当时诗坛观之 ,板桥诗论和诗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1 侗族是一个爱歌、善舞的民族,歌声伴随着他们度过漫漫长夜,也为他们迎接民族的新生。侗族民歌与侗族人民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哪里有侗家,那里就有歌声。组织群众,教育人民,侗家要唱古歌、礼俗颂、父母歌、苦情歌;村寨交往,侗家要唱拦路歌、开路歌、迎客歌;节日盘会,侗家要唱开堂歌、耶歌、大歌;上山种地,侗家要唱山歌、河边歌、木叶歌;婚姻嫁娶,侗家要唱酒歌、哭嫁歌;青年男女交往,侗家又唱起了情人歌、失恋歌、单身歌;儿童逗趣,侗家还要唱儿歌、谜歌;讨米讨油,还要唱讨米歌、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以号知名于世。江苏兴化人。他不仅是我国清代的著名书画家,而且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松轩随笔》,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但“词犹胜于诗,吊古摅怀激昂慷慨,与集中家书数篇皆不可磨灭文字。”(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后人为词,学板桥不已。”(《白雨斋词话)今存百廿篇,此为他精选传世之作。在《题陈孟周词后》的序文中记道:“陈孟周,瞽人也。闻予填词,问其调。予为诵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二首。不数日即为其友填二词,亦用《忆秦娥》调。其词曰(略),予闻而惊叹,逢人便诵。……拙词近数百首,因愧陈作,遂不复存。”仅在范县一次就焚词近数百首,可见板桥词作甚多,因精选之严,删余无几,当为叹惜。《板桥词》中“歌咏百姓之勤苦”,抨击黑暗社会的凡三十余首,如《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潍县竹枝词》、《浣溪沙·老兵》、《瑞鹤仙·官宦家》等;怀古抒情词约三十二、三首,如《念奴娇·金陵怀古》、《青玉案·宦况》、《满江红·思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谢灵运相和歌辞的音乐文学特征。第一部分论述南朝前期相和音乐的流行情况以及谢灵运接触到这些音乐并为之写作歌辞的可能性;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谢灵运各篇相和作品本身的句式结构所体现出的特殊的音乐要求,证明这些歌辞应当具有实际的音乐功能;第三部分则论析这批作品作为入乐歌辞而不同于徒诗作品的特定艺术风貌,并提出关于诗乐结合这一创作方式对诗歌艺术之特殊要求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会稽郡作为与当时国都建康相重的大郡,有东扬州之美誉。自汉以来迁入的士人日益在当地扎根,与晋末永嘉之乱到南朝迁入的北方士人共同构成当地的上流社会,对当地百姓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会稽民风也在东晋南朝这一时期,经历由尚武转为崇文的过程,此文就这一现象进行探究,从主客观角度辩证唯物主义地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