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有“诗魔”之称的台湾“创世纪”诗人洛夫,向来被人称为超现实主义诗人,彻头彻尾的“现代派”。于是,洛夫的创作被划分为这样三个时期:《石室之死亡》的“黑色时期”,《魔歌》的“血色时期”以及从《时间之伤》开始的“白色时期”。洛夫成了“彩色的魔术师”、“语言的历险者”。好象洛夫与中国文化传统,诗歌传统毫无瓜葛了,好象洛夫在超现实主义写作甬道上走出了中国。当然,有的人,根据洛夫在有些场合讲的,说他后来“回归现实”,此说的另一层意思是,洛夫在60年代的创作丢了中国传统,完全洋化去了。如任洪渊在《洛夫的诗与现代创世纪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诗社前卫,蓝星诗社温柔敦厚,而创世纪诗社主张东方味,而后来变成了新现代派。1964年成立的笠诗社,打破了大陆迁台诗人及其反共文学垄断诗坛的局面,扭转了写实主义居于边缘的地位。这时诗社的权力再分配,是笠、创世纪、蓝星在三分天下。在反对主知的蓝星那里,学院派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以超现实主义著称的创世纪,其诗论队伍的特色为“草莽加学院,秀才遇见兵”。强调乡土和写实的笠诗社,和创世纪、蓝星一样,都是“现代派”的延续或反动。他们之间存在着互动而冲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人们对世界形成的认识,绝大多数都保存在民间口头传说《创世纪》中。 云南各个民族的《创世纪》在谈到世界的起源问题时,都把世界之初设想、比喻为:没有天,没有地,整个宇宙上下左右都是连结为一体,一片混沌。例如,在藏族的原始观念里,“从前世界上没有天,没有地”。在独龙族看来:“从前,天和地是连在一块的。”在傈僳族看来:“很古很古的时候,天地是相连的。”壮族则有这样的比喻说  相似文献   

4.
<正>痖弦,(1932—),本名王庆麟,河南南阳人。1949年去台。1954年毕业于复兴冈学院影剧系,《创世纪》诗刊创办人之一,1966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后入威斯康辛大学获硕士学位。先后任《创世界》、《诗学》、《幼狮文艺》主编,现为《创世纪》发行人、《联合报》副刊主编兼副总编辑。诗论集有《痖弦诗集》(洪范书店1981年版)。诗论集有《中国新诗研究》(洪范书店1981年版)。另有为文朋诗友写的序跋集,近期将由洪范书店出版。  相似文献   

5.
正艾伦·德肖维茨不仅是位声名卓著的律师,也曾是哈佛法学院的教授,更是位畅销书作家。在其诸多的作品中,《法律创世纪》一书因圣经主题而广为传播。他从《圣经·创世纪》中挑选了十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以法律人的眼光分析它们,并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在信徒们看来,《圣经》中的上帝不仅全知全能,而且行事正义公允,但德肖维茨认为,"《创世纪》里那位了不起的上帝……还在圣经里公诸一件事,那就是‘他并非全知’。"a他频  相似文献   

6.
揭秘暗星     
Ker Than 《21世纪》2010,(9):78-79
科学版的《创世纪》告诉我们,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而宇宙中的第一代“居民”——恒星——则要等到大爆炸之后大约1亿年才会闪亮登场。即便根据恒星的标准,第一代恒星也都是“巨人”。它们要比现如今的任何一颗恒星都更大、更亮、燃烧得也更快。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死寂的星球上,只有语言的飞翔,像黑夜的星光和闪电,证实我们曾有过的短暂的生存。──西川《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语言从降生伊始就具有了不可思议的魅力,她像一个无法无天的神授之物,标志着“上天预知的人们要饥馑而降下谷里栗,而鬼神则因为害怕受到文字的判决而在夜里啼哭”①。原始初民已经意识到语言文字包含了惊天动地的威力。在基督教经典文献中,语言则被授以创世的权力,《旧约·创世纪》中记载:“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光就出现了;上帝说,水里要有鱼,空中要有飞鸟,地上要有…  相似文献   

8.
试论“创世纪”的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世纪”诗社系台湾新诗史上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现代诗流派之一,它的理论主张尤其是创作实践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它的嬗变演进也从某一方面昭示了台湾现代诗消长起伏的复杂轨迹。因此,探索“创世纪”诗的得失利弊对于台湾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台湾的现代诗发轫于50年代初、中期。1954年10月,“创世纪”诗社成立于台湾南部的左营,其成员主要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军人。它不同于稍前成立的、位于台北市的、有诗坛健将纪弦和覃子豪、钟鼎文(番草)领衔参与的“现代诗社”和“蓝星”诗社,“创世纪”初创之时,则地处偏僻、阵容微弱,更加之“无固定经费,出版经常脱期,且没有建立独特的风格,尚未形成气候”。因此显得颇为寂寞,更没有在当时的诗坛产生特别  相似文献   

9.
《圣经·创世纪》讲,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然而,当人类走出中世纪的蒙昧之后,却一步步得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上帝;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它不仅在宗教批判史  相似文献   

10.
无花果是人类栽培古老的果树之一,《圣经·创世纪》里就提到无花果,它是“内外皆可食”的无公害树种。原产于地中海一带,从汉代时引入我国,又名奶果、蜜果等,为桑科榕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果树。无花果是花托膨大而形成的隐头花序,小花隐藏于花托内,不易看见,故称“无花果”。其结果期长达3个月以上,春、夏、秋三季  相似文献   

11.
埃兰文明     
一伊朗经历了漫长的史前阶段的发展,在米底人和波斯人移入伊朗高原(约公元前1000年)之前,伊朗的文明史仅限于埃兰史。埃兰旧译以拦(《旧约》)是沿用古希伯来语Elam的音译。《旧约·创世纪》(10:2):“闪的儿子是以拦、亚述、亚法撒、路德、亚兰……”,同上书(14:1):“……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据考证,基大老玛(Kedor Laomer)的发音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2.
壮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我国古代史籍如《淮南子》、《史记》、《汉书》中均有“百越部落”的记载,今天的壮族可能是“百越部落”的众多分支中的一个。而后来的“西瓯越”和“骆越”,则可以肯定地说是壮族的较接近的祖先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壮族人民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著名的花山崖壁画就是这种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同样,古代壮族人民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璀灿瑰丽的神话传说。而且,如果我们注意到壮族  相似文献   

13.
产生于齐梁时代的《文心雕龙》“体大而思精”,有着深厚而广阔的文化背景。第一,六朝文学创作的繁荣给《文心雕龙》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第二,齐梁时代儒、道、释三教同时流行带来了思想的活跃与解放,给《文心雕龙》的产生提供了大环境;第三,齐梁文坛复古与新变两种思潮的斗争为《文心雕龙》的产生创造了小环境;第四,魏晋以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以及刘勰强烈的“树德建言”的欲望给《文心雕龙》的产生创造了理论批评的背景。  相似文献   

14.
锡尔河(Syr-Darya)——《隋书》、《新唐书》等称药杀水,这是中古波斯语Jaxsharta的音译。Jaxsh义为“珠”,art义为“珍”、“贵”,所以《新唐书·西域下》“石国”条又称之为真珠河。《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称叶叶河,或以为“叶叶河”并非“叶河(Jaxsharta)”之讹,而是另有其独立意义的,即乃突厥语yap-yap(义为川流)的音译。《长春真人西游记》、《元史》、《明史》等分别名之为霍阐没辇、忽章、忽禅、忽毡、火站,这是源于河畔的要镇Khojend,即今列宁纳巴德。阿拉伯人称此河为Sayhūn(或以为这是《圣经·创世纪》中天堂河流Pison的转讹),但是更经常地称它为“赭时河”,因为中亚的重要城市赭时(今塔什干)位于该河河畔。锡尔河(Syr Darya)一名从十八世纪以后才出现。Syr是塔吉克语和乌兹别克语中的“水量丰富”的意思,Darya一词在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诸  相似文献   

15.
冯至与里尔克的关系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如果从存在主义视域来考量会获得新的思路和启示。首先,里尔克试图在“存在”的世界通过“事物诗”的创造,赋予艺术永恒的品质;而冯至的《十四行集》中“事物”不仅作为艺术创造的起点,更被视为可以通过语言的命名而具有向人显示存在意义的能力。其次,《十四行集》与里尔克诗歌的对应性关系还体现在对诗歌表现方式、诗歌功能的共识上。更应看到,存在主义哲思固然让冯至脱离了浅层的诗意缠绕而走向了生命存在的深度,而传统的审美文化也使《十四行集》摆脱里尔克诗歌的玄奥与抽象,为冯至的存在主义的诗歌理念提供了本土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孪生兄弟》一文,将马克思的劳动力概念理解为是“自然人”的劳动力,认为劳动力应是“自然人和工具”构成的“经济人”的劳动力。人和工具共创价值。价值共创决定价值共分。我们认为,马克思在论述劳动创造价值时所说的人是社会性的人,而不是自然人,价值是社会劳动创造的,不是工具和人共同创造的;个人收入分配是由生产资料所有权决定的,而不是价值创造决定的。所以《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孪生兄弟》一文,曲解了马克思的劳动力概念,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也混淆了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创造,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的观点也是和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相悖的。  相似文献   

17.
洛夫先生是台湾创世纪诗社的三大创始人之一,与余光中先生并称台湾诗坛的“双子星座”。他的诗歌融合了中西诗歌的精华,形成了兼收并蓄的艺术特色。其作品《长恨歌》体现了这种兼收并蓄的艺术特色。我们可以在其《长恨歌》中发现: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意象系统,超现实主义诗歌表现的潜意识的真实,阿波利奈尔为代表的现代图像诗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等。  相似文献   

18.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定乾坤”。这是中华民族《创世纪》的神话传说。文献记载的“三皇五帝”,其说不一,但都是指夏、商、周“三王”以前的远古原始时代。东汉郑玄以伏羲、女娲、神农(炎帝)为“三皇”(《路史·后纪·女皇氏》)。司马迁则只从“五帝”说起,以黄帝、高阳、高辛、尧、舜为“五帝”。我国少数民族对于“五帝”,除高辛外,几乎毫无所知。却有许多民族知道盘古;知道伏羲、女娲,把他们当作创世祖,并且把葫芦作为这两位共祖的合体来崇拜。那么盘古又是什么呢?据闻一多考证;盘古也就是葫  相似文献   

19.
是他,降边嘉措,创造了当代藏族文学史上若干个“第一”,凭着他的勤奋顽强,凭着他的不屈不挠,藏族的《格桑梅朵》终于绽放了。而他,路还很长,他还将创造出新的“第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不是一部美学著作 ,但提出了大量的美学问题。“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 ,其涵义是丰富而深刻的 :劳动是“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异化劳动也能创造美 ;自然美也与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