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同出生一样,死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下面简称人口平均寿命或人口寿命)是人口分年龄死亡率的一个综合指标。它在人口预测中是一个重要参数。探查世界各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过程,了解影响人口平均寿命的各种因素,正确估计未来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趋势,对于人口总数及人口年龄构成的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同出生一样,死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下面简称人口平均寿命或人口寿命)是人口分年龄死亡率的一个综合指标。它在人口预测中是一个重要参数。探查世界各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过程,了解影响人口平均寿命的各种因素,正确估计未来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趋势,对于人口总数及人口年龄构成的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取消“农转非”制度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有关“农转非”的几个基本概念农业人口,指的是依靠从事农业(含林、牧、渔业)生产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包括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以及由他们扶养的人口。1非农业人口,指的是依靠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业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在人口学上,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根本标志是劳动者从事工作的性质。农业人口不等同于农村人口。农村人口是个地域概念,农业人口是个经济概念。农村人口中,既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又有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农业人口与农业户口也有区别。农业人口的确定依据是劳动者从事工作的性质,而农业户口的确定依…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测算人口红利的新方法,即利用相对静止人口代替静止人口作为参照系测算潜在人口红利,进而为估算人口红利奠定基础。首先,从统计学角度将总人口变异系数小于5%的人口状态定义为相对静止人口状态。其次,处于相对静止人口状态的国家,其人口特征与静止人口相似,包括自然增长率接近零、性别结构相对固定、人口年龄结构相对稳定等,尤其是适龄劳动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在66%的水平上。最后,以这一稳定人口年龄结构为参照系,可以测算不同国家的潜在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4.
面对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的转折性变化态势,关于人口形式和人口问题众说纷纭,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增长,以及少儿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老龄人口总量快速攀升、人口抚养负担加重等人口结构挑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关于人口数据的争论既是焦点之一,也是对人口问题认识不一致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吉林大学经济系人口研究室,为适应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在1978——1980年间,曾主办过一个内部刊物——《人口与经济》,先后出刊四期,起了一定的作用。1980年11月,吉林省人口学会正式成立;吉大人口研究室也从该校经济系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适应这一变动,经过请示和协商,决定将原来的《人口与经济》改名为《人口学刊》,由吉林省人口学会和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共同主办。《人口学刊》定为季刊,暂时仍是内部刊物。1980年第1期(即总号第5期),将于三月下旬出版。《人口学刊》作为一个人口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将刊登:人口理论,人口政策、人口基本知识,人口史、人口思想史、人口社会学、人口经济学、人口统计学、人口地理学、人口生态学、人口优生学,和人口普查、人口预测、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少数民族人口、世界人口等各方面的研究论文、译文、调查报告、各种讲座,以及中外人口动态,人口统计资料,等等。  相似文献   

6.
发展战略通常是指一种由落后的社会经济状态转变为发达的、较为先进的状态所遵循的战略目标和采取的总的方针政策。它包括一组战略目标,人口目标就是其中涉及全面和总体各个方面的一个。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简称人口战略目标或人口目标。在当代每个国家谈到人口目标时,几乎都同该国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就人口本身来说人口发展目标。 有人把人口目标视同适度人口、最佳人口或理想人口,也有人把人口目标等同于环境的人口容量或最高人口,也有人把人口自标看成就是控制人口的方针政策和人口计划指标或指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人口增长已大大低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毫无疑问,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口科学研究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分不开的。一、人口科学研究为基本国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我国人口科学研究带来了春天。十年来,我国人口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理论人口学、人口统计学、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地理学、人口生态学、人口教育学、医学人口学、民族人口学、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学、人口思想史学等等,都取  相似文献   

8.
人口法是调整人口关系,组织管理人口、规范人口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指导、干预、管理人口运行的重要工具。由于人口过程及其关系所具有的特定性和广延性特征,人口法通常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狭义的人口法是以直接的人口过程和人口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法规构成的体系,主要就是生育法或计划生育法。广义的人口法是指以人口运行的全部过程和全部人口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法规构成的体系,既包括人口法,也包括生育法或计划生育法。本文论  相似文献   

9.
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人口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变动由盲目发展逐渐走向静止,是人口发展规律的表现。在人口走向静止的进程中,人口政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人口政策反映了客观人口规律的要求,是以客观人口规律为理论基础的。因此,我们研究人口政策就必须搞清楚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人口政策,提高贯彻人口政策的自觉性。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多数人认为,两种生产的理论是人口政策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10.
人口学的知识体系中有许多分支学科,诸如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口统计学、人口生态学、人口史、人口思想史、人口理论和方法、人口系统工程学、人口地理学、民族人口学等等。近两年来,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和人口理论工作者以及一些自然科学工作者,对人口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至今人们对于人口学中的另一支分支学科人口结构学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在探索人口发展规律、进行人口发展的定量分析、开展人口普查和统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在研讨人口发展战略时,有必要对“人口增长”和“人口发展”从概念上加以区分。所谓人口增长,是指人口数量、规模的增长或扩大;所谓人口发展,是指人口数量和质量的辩证运动,以及人口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口增长是狭义的人口发展。但,一般而言,人口发展无论在内函或外延上都要比人口增长深广得多。既然如此,那么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就不仅仅是人口增长战略,而且是人口质  相似文献   

12.
确定人口发展目标,进行人口决策以及编制人口计划,需要有足够的信息。因此,作好人口信息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计划生育信息系统,是提高人口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 一、人口信息的作用 人口信息就是反映人口过程与计划生育过程的特征和发展变化状况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和资料的统称。人们在从事物质资料再生产活动时,同时也进行着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活动,随着人口再生产活动的进行,不断地产生着人口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接受、传递和处理,反映人口过程各个方面情况的变化,沟通联络人口管理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实现人口有计划发展和人口管理目标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军事人口是指从事军事防务活动的人口,从广义上说,包括武装部队人口、民兵及预备役部队和军事部门的职工。从狭义上讲,主要指现役武装部队人口。本文所分析的军事人口就是指的现役武装部队人口。 军事人口的活动是否属于劳动范畴,目前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军事人口的活动也是劳动。因为(1)军事人口来源于其他劳动人口,在履行其职能后又回到其它劳动人口中去;(2)军事人口活动的存在为其它劳  相似文献   

14.
人口期刊作为人口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 ,在推动人口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 ,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总结人口期刊多年来的工作历程 ,展望新世纪人口期刊的办刊前景 ,中国人口学会人口期刊委员会于 2 0 0 2年 1月 1 2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了《新世纪人口期刊与人口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宏规、田雪原出席研讨会并在讲话中指出 ,人口期刊在中国人口科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展示人口科学研究成果、宣传与介绍人口科学知识、指导中国人口科学学术活动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为使人口期刊办出特…  相似文献   

15.
清代江南人口增长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历史人口研究,尤其是清代人口研究的过程之中,宗谱是一个尚待大力开发的资料宝库。运用宗谱资料,可以探讨宗谱人口的出生和人口增长、人口的死亡和平均寿命,人口性别构成等,宗谱人口婚姻和生育状况,包括人口婚龄、初婚、再婚、重婚等;宗谱人口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人口分布及城市基础设施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人口分布是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复杂结构现象。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要求城市人口分布结构上趋于合理。合理分布不等于平均分布。事实上,很难要求各级别城市、各地区城市的人口分布在结构上完全达到齐头并进和同步化。我国现阶段城市人口分布上的差别大是结构动态过程的一大特点。它反映客观因素的多方制约和过程的规律。本文特别提及我国城市人口分布受城市基础设施的一定程度限制。 按《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城市人口的统计有两个口径。其一是城市市区人口;其二是城市地区人口,包括市区和所属农村的人口。本文所讨论的城市人口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包括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现阶段,我国城市市区的农业人口要比非农业人口多。1993年,全国城市市区年未总人口为43071.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17709.46万  相似文献   

17.
人口出生率是某地、某时期出生人口数与平均人口数的千分比。出生率的变动影响人口总量的变动,同时体现人口再生产的情况。因此,研究人口出生率变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对于了解人口再生产情况,评价计划生育工作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都十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城市化过程的结果是城市人口规模、特别是市区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同时,也由此产生了以人口为核心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北京地区城市化的突出特点首先是全市人口增长迅速。按照目前的辖区范围,1949年全市常住总人口为41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76万人,到1986年底,全市常住总人口达到971万人,比1949年净增加1.35倍,其中常住城市人口587万人,比1949年净增加2.34倍,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比全市城乡人口增加的速度高出73%。构成人口规模的增长因素,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即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相抵,净增加人口)和人口的迁移增长(即迁入北京的  相似文献   

19.
2022年,中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从人口惯性视角审视中国人口负增长,可以更好地认识和适应中国人口发展新常态。文章基于中国历次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近70年全国及城乡人口惯性变化及其对人口长期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人口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累积内在负增长势能,持续的低生育率导致2020年出现显著的人口负增长惯性;(2)在超低生育率驱动下,中国人口负增长将带来人口总量缩减和老龄化加速发展,且超低生育率持续时间越久,负增长惯性作用越强;(3)随着城乡生育率趋同,2020年城乡均呈现出人口负增长惯性,但由于农村年轻人不断流入城市,农村的人口负增长惯性更强。人口惯性反映实际人口年龄结构与均衡状态(静止人口年龄结构)的偏离程度,考察人口惯性变动有助于科学研判人口长期变动状况,正确认识人口负增长的成因与趋势,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负增长。  相似文献   

20.
人口年龄构成指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于人口再生产过程是一个周期性延续的过程,与社会经济变动密切相关。每一次重大的社会经济变动,都会影响到当时人口状况的变动,并波及到未来的人口变动。因而现状人口年龄构成是过去年份人口变动历史的写照,并可依据它预测未来人口发展动向,为制订人口政策、指导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提供依据。本文根据1990年《广州统计年鉴》提供的广州市区1989年人口年龄分组资料,分析广州市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