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氏兄弟之间的产权纠纷反映了在我们的企业权利配置中 ,缺乏一种制度的安排。企业契约理论为企业权利的安排提供了一种制度框架。本文通过运用企业契约理论对产权配置的讨论 ,对新的经济时代的企业产权配置提出了一种操作思路 :这就是应用企业契约理论 ,进行事前的讨价还价与事后的纠错 ,从而使企业产权配置实现高效与科学。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产权性质、控股股东与企业自主创新三者的关系,以资源基础、动态能力理论为依据,运用泊松、负二项、Zip和Zinb等四个模型,对2006-2015年深圳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进行回归分析,发现:(1)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投入之间呈U型动态关系,具有激励与侵占双重效应,而在创新活动产出方面,上市企业控股股东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出影响主要表现为侵占效应,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这种掠夺效应会更显著,进而导致创新效率下降;(2)不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非国有企业中,控股股东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出均表现出侵占效应,然而与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持股相比,非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持股对技术创新活动更具抑制效应.显然,非国有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环境污染的公共品属性和产品剩余价值创造的激励特征导致了企业环境行为的消极性和迎合性,在环境规制的约束下,企业产权性质和公司治理水平成为影响企业环境行为积极性的核心要素。选取2016—2019年中国五大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产权性质、公司治理角度探究企业内部因素对企业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境行为有明显的产权性质差异,国有企业相比于民营企业会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企业环境行为;董事会规模、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环境行为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兼任与企业环境行为显著负相关,同时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因素的基础对企业环境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民营企业环境行为受到公司治理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刘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103-107
除工资收入外,劳动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状况体现了劳动力产权的实现程度。劳动力产权的实现程度会因企业所有权安排而异。 相似文献
6.
企业回报社会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组成部分,理解企业回报社会的决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产权性质—政策不确定性—企业回报社会”框架,以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9 32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产权性质对企业回报社会的影响,以及政策不确定性在二者之间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相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政策不确定性增强了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动机。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无论较高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抑或较低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都倾向于通过回报社会与各界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期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引致的风险,即民营企业回报社会并非是利他信念的表现,而是外部环境诱导的结果。因此,为提高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积极性,政府应当针对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特质,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激励与监督体制,扩宽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对林业产权制度理论发展的主要学术成果进行回顾,通过评析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产权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林业产权制度理论融合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阐述现代产权理论、公共财政和林权制度改革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与西方学者产权理论的观点综述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天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3):121-126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有着本质区别 ,简单照搬西方产权理论来指导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其结果只能导致对公有产权制度的彻底否定。同时 ,现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对立 ,因而西方产权理论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机制运行一般规律的内容也可以为我国公有企业改革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借助产权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科技企业改制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指出产权制度改革是转型期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10.
试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主要分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3(5):133-139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虽然有不少共同点,但两者之间在对资本主义产权制度研究的切入点、核心范畴,产权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产权与效率的关系(特别是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与效率的关系)这三个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原则分歧.我国当今的产权改革应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的产权理论,发展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1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06-111
商誉减值作为一种特殊的会计活动,频繁出现在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中。由于并购的盲目性和过程的复杂化,并购行为中商誉减值问题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产权性质反映其对商誉减值和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对存在商誉减值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当企业发生商誉减值后,就将引发企业绩效的真实变动,表现在企业绩效的下滑,而非盈余管理的目的;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的商誉减值对绩效下滑的影响更为明显,且地方国有控股企业比中央控股企业商誉减值对绩效的变动更加显著。继而通过扩展了并购商誉带来的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为企业并购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对政府的监管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仲兵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3):47-51
企业本质界定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契约履行过程。从价值角度可以描述为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组合。在整个契约组合中具有权威地位的资本主体决定着会计信息产权。会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于科学解决会计信息产权外部性。 相似文献
13.
CEO 权力、产权性质与创新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 CEO 权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产权性质对创新绩效———CEO 权力敏感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权性质会显著影响创新绩效与 CEO 权力之间关系的敏感性,非国有企业 CEO 综合权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持有本企业股权、具有较高学历水平、任期较长以及兼任董事长的 CEO 能带来更好的创新绩效。国有企业 CEO 综合权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较弱,但较小的董事会规模以及 CEO 持股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4.
王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75-79
自然法的财产权概念虽然从未作为任何法律体系中"行动中的法律"而存在,但其影响却不客忽视.受其影响的财产权模式在现实社会中不仅遭到法律学界的质疑,也受到经济学家的猛烈抨击,一个明显的原因是坚守自然法财产权观念可能会对其他人强加成本.自19世纪以来,人们便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这同时也加速了法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产权保护为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制度基础.相比已有静态性的分析视角,通过《物权法》改革这条主线,在动态性视角下考察产权保护水平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物权法》实施后,随着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动显著增强,企业的专利数量和质量均显著增加.《物权法》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在低市场化进程地区、无政治关联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在"法与金融"的研究框架内,从产权保护水平的动态性视角,为企业创新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物权法的实施进一步发挥了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规范市场经济的民法体系,同时,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促进了外部融资的增长,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物权法》实施的政策效果.同时,对于产权保护水平如何影响企业财务行为决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自愿披露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以“最优契约论”和“经理人权力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不同产权性质下薪酬委员会设立与高管薪酬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中设置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更高,而非国有企业中则相反;进一步细分国有企业发现,央企中设置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薪酬业绩敏感度,而地方国企则相反;通过对相对业绩和业绩变化的进一步考察发现,在相对业绩高和业绩上升时,地方国企设置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其薪酬业绩敏感度更高;在相对业绩低和业绩下降时,央企设置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薪酬业绩敏感度更高.这意味着薪酬委员会的设置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央企和地方国企以及企业不同相对业绩和业绩变化的情况下,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的作用不同,地方国企薪酬委员会的设置具有为其高管辩护的经验证据,更符合经理人权力理论. 相似文献
17.
张兴茂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4):43-47
认真研究马克思的所有制与产权理论 ,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用来指导我国的所有制和产权关系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马克思所有制与产权理论研究的着重点、所有制与产权关系的实质、所有制与产权范畴的发展变化、所有制及其结构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产权的分解与组合以及马克思的所有制与产权理论给后人提出的任务等六个方面对马克思的所有制与产权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总结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产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产权理论,对深入比较两种产权理论、推进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研究者关于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内容、贡献和缺陷等认识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研究者的认识进行了评价,指出私有产权社会化问题是马克思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共同主题和比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产生外部影响和接受外部影响的主体的不同,外部性有两类典型的定义.从外部性的表现形式看,可以从七个角度进行分类.外部性理论发展经历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庇古的"庇古税"和科斯的"科斯定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被称之为外部性理论发展进程中的三块里程碑.张五常和杨小凯认为外部性概念是没有意义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也许比外部性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但不一定能够彻底否定外部性理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