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研究刘知几《史通》撰述旨趣系列文章之一,重点从人文心态的角度,探讨了《史通》之作,寄托了史家对人生仕途,史职所司深深的忧虑.这是作者主观上批判意识的前提,客观上撰写《史通》的原因,也是特定历史环境下史家群体的悲哀.在此基础上,对《史通》写作时间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2.
《史通》是公元八世纪唐初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撰写的一部史学著作,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史通》对自孔子修《春秋》以来1200余年的史学发展、特别是对两汉以降的史家、史著、史学活动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涉及到广泛的史学问题,致使历来的研究者在高度重视这部史学著作价值的同时,在如何认识其性质与理论体系问题上,众说  相似文献   

3.
《史通》不仅是中国史学史上极其重要的史学理论著作,也是世界史学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是对世界历史学的一大贡献,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史通》的写作时间问题不仅是研究作者刘知几史学思想发展必须加以辨析的,也是认识、研究《史通》的理论贡献必须加以辨析的问题.刘知几自幼酷爱史书,青年入仕后潜心于史学的研究,中年进入史馆开始撰写各种历史著作,进而私撰《史通》,这有一个历史和逻辑的发展统一问题,也有客观环境与主观条件的统一问题.目前史学史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史通》的评价与研究.我以为,对《史通》的全面研究、深刻认识与公正评价都将涉及到  相似文献   

4.
徐亦然 《天府新论》2023,(3):154-159
张振珮先生的《史通笺注》是《史通》注释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现代注解,其学术贡献体现在史学、史识、史观三个层面。第一,对《史通》文字进行了正本清源的校定,对《史通》文本作了周备详审的注释,重新建立起《史通》研究的文献地基;第二,清晰阐发了《史通》的史学内涵,并从体系性的视角出发诠释具体文句,使一部史学理论专著真正在史学理论层面得到解读;第三,《史通笺注》含蕴着张振珮先生本人的现实关怀与历史观念,历史地求真,对于今日的文史研究而言仍具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7,(9):54-59
我国传统史书体裁丰富多样,且各种体裁都相继产生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名著,这是民族文化伟大创造力在历史编纂领域的体现。对此,不能只停留在目录学分类形式上来理解,而应重视分析其蕴涵的史学价值。史书体裁的选择,是同史家的历史见识、学术视野、价值追求密切相关的;而且同一体裁也非一成不变,而是因时制宜、不断加进新内容。对于以下三项尤应作深入探讨:一,多样体裁反映出史家从不同视角反映历史;二,体裁发展的动力源于史家的创造精神;三,重新审视典制体、学案体、纲目体的发展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史通》的史学比较王守正《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对隋唐以前的中国史学进行了全面的批评、总结。全书展现出富有特色的史学比较方法,从史书撰写外部形式的体裁,到内部组织结构的体例;从史、文的区别,到史书的文字要求;从直书与曲笔,到史家的史德流...  相似文献   

7.
班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其代表作《汉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史学名著。班固及《汉书》对我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具体表现在:第一,首创纪传体断代史的体裁;第二,整齐和完善了纪传体的结构;第三,重视史书编纂中的文字表述,给后世史家以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陆深《史通会要》一直被认为是采《史通》精华而成。二十世纪以来,虽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但新近的研究成果不仅仍坚持明清时期的观点,而且还更甚其词地称其"发展了《史通》","使《史通》的基本要义更加凸现"。但逐篇考察和梳理《史通会要》与《史通》内容的应合关系,可知这些学界新观点根本站不住脚,《史通会要》并没有使"《史通》的精华部分更加突出",相反却隐没了不少《史通》真正的精华,因而也就未能"使《史通》的基本要义更加凸现"。  相似文献   

9.
宋代春秋学仰承中晚唐以来的新学风,舍传求经,引领宋学兴起。首先,史家的史著中大量注入尊王为核心的《春秋》精神,经、史趋于合流。其次,史家以表彰《春秋》尊王之旨为职志,赋予史学以强烈的政治功利主义色彩。第三,史家以《春秋》大义绳历代群史,司马迁改编年为纪传,刘知V作《史通》疑古惑经,皆受到激烈抨击。第四,《春秋》义例被奉为史家极则。史家发挥所谓春王正月之义,厘定年序,为宋廷争正统;效《春秋》书法,严格义例,彰显尊王之旨,严责臣节以重教化。第五,宋代春秋学家突出强调《春秋》的尊王理念而少讲攘夷,高唱尊王,鞭挞一切僭上乱名之举,造成舆论压力。史家皈依天理,共同推动史学走向理学化。  相似文献   

10.
元代史学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少数民族史家群体的形成,并在史学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回回史家察罕是少数民族史家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为世人所重。他通晓多种文字、博览经史,加之丰富的从政经历,进一步深化了他的历史见识,被元仁宗誉为"博学"之士。他以蒙文译《贞观政要》《帝范》,以汉文译《脱必赤颜》,是成就卓著的翻译家。他撰述的《帝王纪年纂要》一书,更是反映出深刻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元、明、清三代学人所重视,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