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济南西藏中学建于1985年,是山东省唯一一所专门招收西藏学生的初级中学,也是山东省对口援藏项目之一。济南西藏中学以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团结为宗旨,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开拓创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建校以来,共招收西藏学生2800余名,已毕业14批近2200名。毕业生大部分以优异成绩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其中两批中专毕业生已返回西藏,成为建设西藏的骨干力量。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全省民族教育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济南西藏中学的发展,受到了全市…  相似文献   

2.
4月24日,被誉为“风雨兼程八十春秋,桃李芬芳几代俊秀”的北京市重点中学、示范性高中学校——北京市回民学校,隆重举行了“为了二十一世纪的回民学校”庆典活动。有关方面的领导与来自国内外的该校历届校友一起,参加了这个盛大的“生日聚会”。各民族来宾、校友和师生们座谈交流、参观校史、成果及书画展等,其情洋溢,其乐融融。北京市回民学校的前身,系1925年4月24日创办的国立“成达师范学校”。1949年10月6日它同西北中学、燕山中学合组为“国立回民学院”,这是解放后的第一所民族院校。1985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2003年被批准为“北…  相似文献   

3.
1999年2月,共康中学建校后的第一个藏历年。 窗外寒风凛冽,接待室内暖意融融。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等市区领导来到共康中学,与藏族学生欢度藏历新年。黄菊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西藏是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西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精心培养他们茁壮成长。 人民的重托,党的温暖,激励着共康中学的全体师生。校长边根华强调:培养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一代新人,是我们内地西藏中学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学校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列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围绕“爱国讲奋斗,爱校讲团结,爱人讲关心”,把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 共康中学是一所藏汉合校、以藏族学生为主体的寄宿制初级中学。全校藏汉学生1205人,其中藏族学生715人,常年住校。共康中学的教师不仅需要深广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更需要良好的师德,把民族团结教育放在心上,竭力去热爱、关心每一个藏族学生。几年来,学校通过学科渗透、队团课、系列主题班会、科技、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形式,深入持久地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操,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团结赞歌。  相似文献   

4.
上海贯彻中央智力援藏精神,选址闸北区彭浦新村新建一所民族寄宿制中学——共康中学。1998年,学校建成后,原上海市回民中学西藏班迁入该校,使该校藏族学生达700多人。学校每年毕业一批学生,同时,每年都有一批新生入学。这些年仅十一二岁的藏族孩子远离父母,来到上海,从预备年级到初三毕业,要4年的时间。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而外,如何让藏族学生融入社区,培养他们成为民族大家庭中有文化、有知识、有爱国主义情操的一代新人。学校所在的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发挥社区教育网络功能,通过校弄共建文明,发动当地居民家庭与藏族学生开展认亲结对活动。居民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生活上、学习上、情感上给藏族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爱,使藏族学生打心底里感到:虽然小小年纪远离家乡和父母,来到遥远的东海之滨上海读书,但我们并不孤独,因为——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17日,武汉西藏中学校园内彩旗招展、鲜花簇拥、一条条洁白的哈达迎风飘舞。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该校正在举行自成立以来首次参加湖北高考庆功会。在今年的高考中,该校41名藏族学生全部考上大学,首次实现高考零淘汰,这一骄人的好成绩在该校史册中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精神,经江苏省教育厅和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97年7月创办的一所内地西藏中学。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增设了高中班,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西藏完中。几年来,学校始终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以为西藏未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努力创建一流内地西藏学校,力求把道德高尚、思想进步、业务过硬、具有“五个特别”精神作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积极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并通过科研、专家指导、学习交流、业务进修等方式不断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同时,…  相似文献   

7.
<正> 寄宿制民族学校是我国民族地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办学形式,它对民族地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振兴民族经济产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从一九八二年开始,湘西自治州在抓普及初等教育和大面积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的同时,就着手抓了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建设。几年来,全州共创办寄宿制民族中学16所,寄宿制民族小学31所。寄宿制民族学校的产生,丰富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如: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十年来为高  相似文献   

8.
2017年2月24日,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武汉东湖中学承办的湖北省内地西藏、新疆高中学生“民族团结一家亲”演讲比赛在武汉东湖中学举行.来自湖北省武汉西藏中学、武汉一中等7所学校15位西藏、新疆籍的高中学生代表,结合自己在湖北学习、生活、成长的经历和感悟,讲述了自己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虽然采取许多特殊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根本上说,教育的落后状况,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善。普及程度差,在校生少,入学率低。笔者1985年曾去大通回族自治县调查,学校开学通知张贴后,绝大多数学校的学生不能按时到校报名。有些学校因学生报名太少,老师不得不挨家挨户去动员。个别学期因学生迟迟不来报名,影响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尽快改变西藏人才奇缺的状况和适应西藏地区四化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央关于在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的指示精神,1985年内地辽宁、天津、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云南等十六省市,在中等城市以上的条件较好的中学举办了西藏班。建国以来,数量多、年龄小的第一批一千三百多名藏族小学毕业生,已于1985年9月从西藏高原来到了内地各办学点就读。半年来,西藏学生在内地各学校茁壮成长。为把藏族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各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浩瀚的长江宛如洁白的哈达,从祖国西部一直绵延到东海,那么,1997年8月诞生的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就像一朵绽开的“格桑花”,将青藏高原与江海平原紧紧相联,更将汉藏人民的心紧紧相联。 从1997年9月学校接收首批61名初中学生至今,仅仅5年,这所最年轻的内地西藏中学,已经拥有14个班级(初中班8个、高中班6个)、598名在籍学生、78名教职工,成为南通基础教育的一个亮点,成为全国内地西藏班(校)的一颗新星。  相似文献   

12.
武汉大学图书馆里,我找到了她。来武汉工作已13年,她依然肤色黝黑透红,身体宽厚结实,气质粗犷洒脱,保持着藏族人特有的风采。喝酥油茶。寒喧。采访进入正题。“听说来武汉学习的藏族学生都叫您‘阿妈’?”“不是叫阿妈是叫阿姨。”她用流利的汉语纠正我。提到藏族学生,她眉开眼笑,话匣一启滔滔不绝。她记不清叫她“阿姨”的藏族学生究竟有多少,她只知道13年中,每一个礼拜天或节假日,她的家里都挤满了藏族学生,饮一杯浓浓的酥油茶,尝几口香喷喷的糟粑,唱一首藏族民歌,跳一曲民族舞蹈,这些藏族学生仿佛又回到了家乡。“我的家就是你们的家”,她总是对藏族学生这样说。暑假里,有些年青人干脆搬到这里住下了。有一个叫阿松的藏族女学生得了皮炎,周身溃烂,她发现后非常心疼,带她跑了几家医院才治好。  相似文献   

13.
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启立同志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同志率领的西藏调研组,奔走在雅鲁藏布江畔。无心观赏青藏高原上壮美的景象,调研组此行专为了解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1980年"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情况而来。13天后,在向党中央、国务院呈递的调查报告中,触及一个重要观点:恶劣的自然环境不是西藏经济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最根本原因是西藏人才的匮乏!在内地办西藏班(校)的构想第一次在上述报告中被提了出来:"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考虑在北京、成都、兰州等地相对集中办西藏班,其他有条件的省市分配一定名额,由西藏选送年龄10到12岁的小学生。……学制由教育部同西藏自治区进一步研究确定。其中少数优秀的可以选送到高等院校深造。"1985-2005,西藏中学走过整整二十年历程。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已有26个省市开办了西藏中学或西藏班;很多当年的“西藏班”学生如今都成了建设西藏的骨干。在中国政府独创的这一办学模式中,北京西藏中学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从1991有了第一届初中毕业生,1992年有了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到2005年已有13届(1135人)初中毕业生(2003年为最后一届),14届(1828人)高中毕业生--迄今为止,从北京西藏中学毕业的学生,已有1000人从大学毕业返回西藏参加工作。20年后,当我们回头巡阅北京西藏中学的历程,我们看到:她早已成为那些来自西藏的少年们孕育梦想的摇篮……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侗家人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侗家千百年来形成的尊师习俗,沿袭至今。侗语称老师为“木禄”,把它放在姓氏前边,以示尊敬。如张老师,称为“木禄张”。若是同宗,则不带姓氏,直乎“木禄”。学生在路上遇见老师,要先问候,恭立道旁,让老师先过去;如果同行,要让老师先行。逢年过节,学生一般都要接老师到家里吃饭。有时家里来了尊贵客人,还要特意去请老师来陪客,因为侗家人认为老师是德才  相似文献   

15.
2002年7月1日,重庆市共青团沙坪坝区委授予了重庆西藏中学的荣生同学“舍己救人的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同时,沙坪坝区教委、团区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向舍己救人的优秀共青团员荣生学习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济南回民中学座落在市中区民生大街上,是山东省唯一的一所民族完全中学(初高中兼有)。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39人,其中回、满、维、蒙古、苗、土家族等七个少数民族学生618人,约占全校学生的43%。学校连年被评为市“全方位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是首批“德育规范化学校”;2001年被评为“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济南市文明单位”,2002年获“全国民族教育示范学校”称号,2003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在2003年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又被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授予“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 学校…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9月10日,武汉市民宗委和教育局联合召集10所民族中小学负责人,交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部署下一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自2010年武汉市全面启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以来,武汉市西藏中学、民族中学、新疆班所在学校和回民小学等10所学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一定成效:一  相似文献   

18.
解放初期,湖南省妙高峰中学的师生和全国人民一样,因为翻身解放了,都感到无比的喜悦和幸福。但这个学校的数学教师张干却感到忧心忡忡。这时的张干老师已66岁,他想起自己家本来是贫农,后来靠自己“拿粉笔”40余年,才有了点积蓄,购置了一份田产,没想到却成了“地主”,多倒霉啊!他还想起自己当年的学生毛泽东如今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当初自己曾经提出开除他的学籍,又给他记大过处分,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9.
“它不只是一种汽车,它还是一种精神”——这是一条关于汽车的广告词,郭爱萍喜欢它。郭爱萍想使“文博学校”也成为一种精神。 在山西西南部的蒲县,郭爱萍和她创办的“文博学校”已成了一个亮点,尽管学校建成不过两个多月。因为显示出了一种精神。 蒲县,海棠叶状,因尧帝师蒲伊曾隐居境内得名。五绝“片土真难得,因山作县城。峰临官舍峻,地接女墙平”,说的就是这里。清康熙年间知县胡必藩撰文说,蒲以弹丸小邑,踞万山,不当大县一村落。田居山顶,民穴山腰。地处吕梁山南端群山峻岭中的蒲县,人口不足十万,现在还是一个小县。年轻漂亮的郭爱萍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小县,办了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0.
从1985年至1987年,在内地辽宁、天津、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陕西、四川、云南、北京等17个省市创办了西藏班(校),藏族学生在内地上学的近4000人。两年多来,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效果如何,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