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出版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出版理念以及在出版理念指导下的出版实践、出版成果及其影响的总和。出版文化横亘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领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桥梁。继承出版业的优良传统,准确把握当代出版文化的特点,才能推动当代出版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作为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出版业在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自己的特色。探究澳大利亚出版业的特点,解读其经营理念,对深化我们的出版体制改革,加快出版事业发展,更好地走出版产业化道路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3.
明代出版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出版的巅峰,但事实上明代各个阶段的出版活动呈现出较大差异。在明初的洪武至宣德时期,出版活动陷入了一个低谷,活跃程度和整体态势甚至不及元末,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时期的出版受到皇权专制统治思想的制约,主要表现为:明初统治者对图书出版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囿于制书出版,对民间出版基本上一致表现为严控与压制,其目的在于进行思想教化,维护专制统治。另外,明初文人在专制统治的政治背景下被皇权集体压制,致使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命运悲惨,这也使私人出版行为受到严重打击。从宏观形态来看,明初的出版事实上成为皇权统治的工具,体现了当时的一种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4.
论出版职业资格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出版职业资格制度建立的时间比较晚,社会对其认知程度较低。它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发展的需要,是出版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出版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对出版业的规范管理;有利于出版业的人事制度改革;有利于出版业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出版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认真研究出版职业资格制度必要性与意义,对完善与发展这项制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代是我国雕版生产方式书籍出版史上的"黄金时代",构建起了灿烂的出版文明。宋代出版文明是宋代文明的标志性文明之一。宋代出版业既包括文本的出版,也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资源配置及生产技术等内容。如纸张、墨、书法、刻工、雕刻技术、刷印技术、作坊生产流程、书价、图书发行、版权保护、图书广告等。宋代形成了政府出版、私家出版、书坊出版三大出版系统以及富有特色之书院出版、寺院(道观)出版系统,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此后出版的基本模式。国家及社会机构、组织与个人共同构建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出版意识,出版业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业(职业)。全社会形成了创作→编辑出版→发行→阅读一整套出版产业链与出版意义链。图书的普遍生产、流通与阅读成为了整个社会一种共同的"文化存在"或"文化空间"。宋代社会公共阅读空间得以赖雕版图书的大量生产而变为现实。这对宋代文化乃至文明的生成意义,乃至对宋代以后中国古代文化乃至文明的生产意义其价值之巨大之深远之丰富,实在是无法估量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宋代,是宋代书籍出版史上一项伟大发明。  相似文献   

6.
对近50年来徽州出版源流,徽州图书事业发展进程,徽州出版业兴盛的原因,徽州图书出版的特色和成就,明清徽商与徽州出版业的关系,以及徽州出版人的研究,提出了从两个方面进一步推动徽州出版史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即:视角要开阔,领域要拓展;层次要深入,方法要革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近代才出现"出版"这个词语概念,但是中国实际发生的出版活动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间曾出现多次重大变化。出版活动的变化不仅有其内在原因,也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新媒介不断发展的今天,出版概念已经是不同以往的"大出版"了。新媒介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传播格局,但新媒介往往是对旧媒介的补救和改善,新旧媒介会在相互融合中重新获得生态平衡,内容资源的跨媒体(全媒体)出版、数字复合出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而,亟需培养大量适合融合媒体和数字化出版需要的编辑人才,以不断满足广大受众对于不同层次的文化产品的需求,出版教育的模式也要随之改革。  相似文献   

8.
网络出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在出版业中的应用,打破了出版业原有的模式,一种全新的网络出版形成了全球性的、高效率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传输体系新模式。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正式宣布,国际互联网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媒之后兴起的"第四媒体",由此,网络出版兴起和发展。当今,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出版正在改变着以纸张为主的传统出版业,推动传统出版业走向网络出版的新时代,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电子出版一起将构筑起新世纪多元化的出版产业。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将民文出版一直界定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最近才将其已包含于文化产业范围,但民族地区相关部门对文化产业政策的认识和执行上存在偏差。本文从民文出版业发展角度,以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产业政策等四个方面解读文化产业政策,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地方政府制定民族地区出版产业化政策;区别对待"民族地区出版"、"民族出版"和"民文出版",重点扶持民文出版;加大民文图书出版扶持力度;大力支持民文出版业的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发展民文出版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出版与出版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出版是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手段 ,是人类文化创造与积累的重要途径 ,是人类文化生产和发展的根本标志。出版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又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并具有具体的批判性。当前 ,我国出版业应坚持正确方向 ,崇尚理性 ,加强管理 ,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1.
数字出版,作为一场由技术革命引发的文化价值系统的转型,为口语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碎片化成为日常的阅读方式,融合沟通的全媒体模式是其重要的特性。在"和文化"视域下审视这一新生业态,强调其融合互动与和而不同,从而形成发展的张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双向整合,是一个包容的和合过程,两者的融合,成为现代出版的大趋势,共同推动出版业的整体繁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术出版失范现象泛滥,对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造成极坏的影响。为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发起了"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研讨活动。学术出版业这种以自赎为内核的自救姿态,表现了出版人的觉醒。尽管受限于学术生态等社会大环境,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实际效用可能大打折扣,然而其补偏救弊之深意不容忽视。随着经营管理体制的改善,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势必形成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的良性互动,迎来学术出版业的春天,从而推动我国学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3.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5G愿景、需求和更多技术服务为出版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作为国家话语体系建构工程的主题出版,要想在5G技术视域下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和作用,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彰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能有效地让主题出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而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需要出版业认真思考。从政治、文化、价值等方面引领时代发展,建构起主题出版的话语内容;从服务理念、内容生产、传播路径、营销渠道等知识服务方面为主题出版的话语建构提供服务场域;从技术层面为主题出版话语体系建构提供技术支撑,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与他国搭建合作平台,从而建构起主题出版国际视野的话语战略。  相似文献   

14.
藏族古代典籍出版琐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世纪以来,藏族出版业不断完善、发展,进而对藏族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就藏族出版业的历史渊源以及藏文古籍的装帧、校对程式、版权形式等作了介绍,旨在使人们对藏族古代出版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我国学者对日本出版业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日本出版业出现的危机尤为关注。研究主题集中于"刊高书低"现象、动漫出版、出版业娱乐化、出版业衰退成因、数字出版诸方面。其中,关于日本传统出版业持续衰退、出版结构失衡、过渡娱乐化、文化弃守以及出版未来预测等问题的研究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期刊出版情况对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出版业挂一漏万断发展壮大,中国的出版传播业者需要了解国外相关行业的有关情况,以便把握我国的出版传播业在世界中的地位,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作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本文主要从基本数据出发,对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期刊出版业作初步的比较和研究,论述了中国期刊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指出了目前我国的期刊出版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高校社科动态》2008,(4):42-42
《中外文化交流史》近期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出版座谈会今年5月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外文化交流史》分上下两卷,共100万字,由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19位有影响的学者,使用东西方国家15种语言文字的文献资料,历经数年编写完成。该书对数千年来中外历史上的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在主政湖北的18年间,为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一直紧抓“出版”为改造湖北制造舆论.一方面他创办并支持湖北地方出版,在湖北主持刊刻史志、编译西书、创办报刊并扩充出版机构,为湖北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他又限制湖北民间革命期刊发展,始终把“出版”当作“正学”的工具,致使晚清湖北出版一直为官方把持.还原这一阶段湖北出版业的状况,认识张之洞出版意识的来源,进而理解张之洞出版思想的核心,对于清末出版史、思想史研究以及张之洞研究、湖北地方文化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出版产业正处于传统纸媒向数字化新媒体转型的发展过程,出版与金融地产和信息科技融合成为当下主流,实体书店发展则面临困境。重经济利益轻文化传承,市场份额低、创造性服务价值弱,产业链不均衡、盈利模式不清晰以及民营出版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主要瓶颈。未来要整合和延伸全媒体出版产业链,优化和重构全媒体盈利模式;降低出版边际成本,加强行业内多媒体的内容与技术、产品与市场、创新与资金的融合,营造新型全媒体出版业态;加快出版产业的体制转轨与改革,保障出版形态的全媒体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出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从古至今的出版历史生动展示了出版的历史价值--以不朽为目的、以推动社会进步为目的、以推动人民解放获得幸福为目的等等.对出版史的梳理实质上是对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思与记忆.<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史>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段辉煌岁月的生动纪录,在出版史的研究中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