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振铎与印度文学的关系源于他对泰戈尔的翻译和介绍.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不同,他对泰戈尔1924年的访华给予了热情的欢迎,并多方面地正面评价了泰戈尔的创作及思想倾向.此后,在国内偏重西方和日本的外国文学评介活动中,他又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对印度文学给予了较多的介绍,对印度文化和文学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做了探讨.而他本人的创作和艺术观也受到了印度文学尤其是泰戈尔的影响,包括他对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倡导.  相似文献   

2.
印度作家泰戈尔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是通过诗歌而奠定的,泰戈尔也是以散文诗<吉檀迦利>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在他散文诗的创作中,诗人一方面强烈要求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另一方面又想通过宗教、哲学、伦理道德等途径来实现社会的改造.思想意识的矛盾直接体现在诗歌创作中.随着思想意识的提高,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历史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关注全民族的命运和世界风云变化,同时他也不再热衷于追求人与神的和谐统一,对生命本性也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泰戈尔是印度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代表了印度近现代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影响仅次于他的诗歌.他学习并接受东西方文学传统,创造性地运用非人物的灵幻叙述方式,灵活采用多种叙述者类型,运用了不同的叙事视角,使小说的叙事艺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泰戈尔以独特的叙事技巧揭露社会严峻的现实问题,赋予小说浓郁的悲剧精神,把印度短篇小说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体现了作家自觉的叙事艺术探索精神以及深犀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泰戈尔在年逾六旬之后开始绘画,在13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两三千幅作品,他的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其画作神秘晦涩的风格、幽暗混沌的色调,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痛苦、嘲笑、怀疑、挣扎,引发了对作品含义的争议,以及对泰戈尔诗歌与绘画孰优孰劣的论争。根据泰戈尔对艺术的理解和论述,诗歌与绘画均是其对世界认知的一种表现手段,二者都是泰戈尔充沛的创作生命力的体现。诗歌的优美,与画作中的痛苦并不矛盾。从整体来看,二者都是符合泰戈尔"和谐"与"美"之标准的、具有韵律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印度近现代诗哲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不仅仅是一个诗人,他还是一个很有成就的音乐家,他是印度和孟加拉两国国歌的作者。泰戈尔的音乐创作实践充满了创新精神,不仅注意挖掘和汲取印度民间音乐的宝藏,而且能够不带任何偏见地向西方音乐学习。以有限表达无限是泰戈尔对音乐艺术的基本观点。泰戈尔的音乐美观是其艺术美观的具体展示,是"美在和谐、统一"美学观在音乐艺术领域的演绎。  相似文献   

6.
正像世界上所有的文学大家都创造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象一样 ,泰戈尔也不例外。泰戈尔短篇小说中出现的“恒河”、“童婚”、“寡妇殉葬”、“种姓”、“奶牛”等意象及诸多的“僧侣”意象所体现出来的浓郁的“印度性”和印度意味 ,不仅令中国读者耳目一新 ,且难以忘怀。鉴于他的短篇小说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和他的诗人气质 ,作品中往往多“仿象”、“喻象”和“兴象” ,则很少“抽象”。泰戈尔短篇小说中的审美意象之所以令人着迷 ,主要在于它具备了这样四个审美特征 :1 绘画美和音乐美的完满结合 ;2 强烈的抒情色调的诗意笼罩 ;3 浓郁的宗教意蕴和人性意味 ;4 令人目不暇接的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7.
本刊编辑董翔薇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巫白慧教授的约稿通信中,了解到巫先生于1991年8月7日至9日应邀赴印度出席了关于泰戈尔的国际学术会议,于是编辑部委托我院在北京作短期学术访问的董驹翔副教授,对巫先生做了专题学术采访。这项会议的主题是“秦戈尔的预见及其对当代的影响”。巫白慧教授的英语论文是“Gurudeva Ever Lives in Our Hearts”(“泰戈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重点在扼要论述泰戈尔的吠檩多哲理思想。巫先生介绍说,各国学者提供的论文大体涉及到五个方面:1、泰戈尔的印度历史观点;2、泰戈尔与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3、泰戈尔的预见与现代印度;4、泰戈尔的多元性与同一性的哲理及其在印度的实践;5、关于各国对泰戈尔作品的翻译问题。大会每一篇论文宣读后,立即进行提问发言,与会者积极参与,其议论气氛热烈而愉快。亚先生对大会所讨论问题总的印象是集中在有关泰戈尔的历史观点和他的哲学思想上。就此,巫白慧教授向编辑部提供了他所写的如下书面材料。  相似文献   

8.
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诗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戈尔短篇小说独特的风格中最为鲜明的东西就是其中的诗化特征。本文全面阐述这一特征,并提出印度诗学中的“味论”加以说明。从而证明泰戈尔的短篇小说不仅在语言和激情方面而且在创作准则和理论基础上都与诗歌攸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近代东方人民的历史是悲惨的历史,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除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外,东方其他国家均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但各国的经济遭到破坏,文学也遭到了野蛮摧残。尽管如此,近代东方文学还是取得了极为引人瞩目的成就,涌现出了一批忧国忧民、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泰戈尔即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东方作家。他在六十多年的创作生崖中,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几个剧本,以及许多哲学、政治著作和游记书简等。在他的创作中,尽管诗歌使他驰名世界,但短篇小说也不容忽视,若以其创作的数量,娴熟的技巧,特别是深刻的主题与诗歌相比,可谓独具一格毫不逊色。《摩诃摩耶》在他的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中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10.
泰戈尔的散文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对"爱"--那种充溢于宇宙万物当中的暖融融的爱意--的吟唱.不同于印度传统精神中的"寂然于万物",泰戈尔思想中有着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强烈的个体意识和对和谐完整、统一宁静的追求,使得他的散文诗歌中的生命意识既区别于印度传统又远离了西方哲学、文学中的生命意识观.  相似文献   

11.
泰戈尔的散文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对“爱”———那种充溢于宇宙万物当中的暖融融的爱意———的吟唱。不同于印度传统精神中的“寂然于万物” ,泰戈尔思想中有着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强烈的个体意识和对和谐完整、统一宁静的追求 ,使得他的散文诗歌中的生命意识既区别于印度传统又远离了西方哲学、文学中的生命意识观。  相似文献   

12.
在对徐志摩产生过影响的作家中,泰戈尔与徐志摩的交往是最多最深的,这为我们考察泰戈尔对徐志摩的影响提供了便利。泰戈尔是一位具有较为完善的哲学思想的作家,他的人格哲学,是通向他的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要考察他对徐志摩的影响,就必须从哲学的高度着手,并从徐志摩的言论和诗歌中挖掘出能证明这种关系的例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徐志摩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3.
作者简介:凡·伊登(1860-1932)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最受读者喜爱、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诗歌和散文都很出色,在创作一向难称发达的荷兰文坛,他的作品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他的本职是一名医生、精神分析学家,后期逐渐放弃了文学写作,将个人兴趣完全转移到对梦境的医学分析和研究上,而且取得了相当斐然的成就。在思想方面,他不仅深受17世纪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莎的自然神论的影响。还对印度的东方神秘主义哲学抱有浓厚兴趣。他最早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翻译到欧洲。被鲁迅先生称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的《小约翰》完成于1887年,是凡·伊登文学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4.
泰戈尔的散文诗有三个特色 :以平淡为美 ,以随意见长 ,以静穆为大。宋诗具有散文诗的特征 ,这提供了对泰戈尔散文诗进行比较研究的契合点。泰戈尔具有浓郁的中国情结 ,他钻研过中国大哲学家的著作和大诗人的作品。泰戈尔的散文诗中包含着中国诗歌的美学品质 ,因而特别容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泰戈尔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 ,客观上可以视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种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5.
尹锡南 《东方论坛》2012,(2):123-125
由于巨大的国际影响、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复杂的思想构成,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赛珍珠曾经说过:"泰戈尔可能是仅次于甘地、最为我们西方世界所知晓的名字……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诗人。"[1](P119)东西方学术界长达一个世纪的泰戈尔研究足以构成事实上早已成型的"泰戈尔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印度近现代诗哲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曾经引起过世界轰动的画家。伴随着其绘画艺术的创作实践,他还发表了许多独特的关于绘画艺术的真知灼见———以有限表达无限是泰戈尔对艺术的基本观点。泰戈尔的绘画美学思想是其艺术美观的具体展示,是"美在和谐、统一"的美学观在绘画艺术领域的演绎。  相似文献   

17.
印度当代著名评论家圣·笈多的《伟大的哨兵——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研究》(中译名《泰戈尔评传》),①对泰戈尔的生平、思想及创作做了比较系统的评论。他的许多见解都颇有见地,尤其他又是“对泰戈尔和泰戈尔所创造的文化最为熟悉的那些人之一”,②所以,这部研究著作对于我们了解泰戈尔其人其文,有着十分有益的帮助。如果我说,我在拜读过程中对某些看法产生歧意,绝没有不恭敬之意,而纯粹是学术上的研讨。例如作者在该书的第十章对《河边的台阶》、《玛莎》两个短篇小说所作的评论,就引起了我不同的看法。在谈到《河边的台阶》时…  相似文献   

18.
试论泰戈尔的文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和作家,同时也是印度近代文艺理论的开拓者。他的丰富的文艺论著,不仅为印度近代文艺理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印度文学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泰戈尔的文艺观,是他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他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到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已名震印度文坛。但这时他尚未系统地总结自己的创作,他的文艺见解,只是零星地出现在他的文艺作品和  相似文献   

19.
哥布是一位用汉文和哈尼文双语创作的哈尼族青年诗人。他的诗作饱含着今日诗坛所匮乏的那种独特的文化精神,他将诗歌的视点向内集中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以“一位在大地上歌唱的孩子”的真诚唤起人们的感动。摆脱了“朦胧诗”的话语权力,摆脱了大范围文化强加的思维习惯和感觉习惯,哥布诗歌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质朴、纯净、真诚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该文认为 ,冰心的诗歌受泰戈尔诗歌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诗歌结构的单向模仿上 ,更重要的是 ,冰心的诗歌在宗教精神上接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并有所发展 ,特别是“泛爱主义”的宗教哲学和“神的万能论”的宗教精神这两个方面 ,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较深。但就其本质而言 ,泰戈尔是把人的本能转移到神的身上 ,而冰心则是把神的特质移位到人的理想世界。泰戈尔注重宗教关怀的终极意义 ,冰心却关注宗教的献身理想和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