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系统GMM方法对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城乡减贫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以劳动密集度为切入点对城市化影响贫困减缓的关联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化能有效带动西部地区呈现贫困减缓,但城市化的减贫效应存在城乡差异,城市化主要通过改变劳动密集度体现减贫效应。劳动密集程度更高的城市化模式更为有助于西部地区贫困减缓,因此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要强调人的城市化以及本地要素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理论假说:第一,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存在着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也会影响贫困的减缓;第二,金融发展水平对贫困的影响可能存在门槛效应;第三,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作用路径在于"辐射效应"。随之本文利用2000-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集,对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减缓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可能存在着"倒U"关系,即存在先抑制后改善的效应;此外,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入和第三产业发展均会增大贫困减缓效应,因此除了从金融发展的角度解决贫困问题,还应该从促进经济增长、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和发展第三产业的角度入手,探索减贫之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10-2016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并运用面板门限模型,检验包容性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之间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包容性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始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表现出显著的双门槛特征:在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越过第一门槛值后,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减贫效应;在继续发展到越过第二门槛值后,减贫效应趋于收敛。结合我国实际,应从完善金融服务布局、强化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引导保险和小额贷款健康发展等方面入手,推动金融欠发达省份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越过第一门槛值,以进入加速减贫阶段。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变迁是一个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基于产业结构变迁视角,引入反映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泰尔熵指数和反映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经济服务指数,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19972012年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变动可以有效抑制碳排放量增加和降低碳排放强度水平,从减排效果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更能促进节能减排的实现;对外开放程度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提高财政支出与人均GDP水平会增加碳排放量,但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2007-2017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各省市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并基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传导机制,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具有减贫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程度的影响显著为负,这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直接促进贫困减缓,且金融渗透度对减缓农村贫困的负向影响程度最大。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农村贫困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子维度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但实证检验得出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农村贫困不具有中介效应,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则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一方面应继续发挥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正向作用,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传导机制实现贫困减缓;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尤其是提升金融渗透度,不断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包容性水平,发挥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  相似文献   

6.
基于西部地区106个村落1575位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对影响老年人贫困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Probit模型显示:影响老年人贫困的因素有共性因素和特性因素,年龄、劳动、政府救济金、财产性收入、低保和子女生活费、子女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贫困的共性因素;文化程度、健康程度、自理能力和是否有养老保险是影响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贫困的特性因素;子女数、性别、婚姻状况是影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贫困的特性因素。针对这一结论,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基础医疗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营造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氛围,缓解西部地区老年贫困。  相似文献   

7.
甘露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2):117-120
目前,我国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挟贫政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呈弱化之势,其关键原因就是没有根据不同的致贫因子采取合适的减贫政策。事实上,所有的致贫因子大体上都可以归类于贫困代际传递扣贫困陷阱两种致贫模式,深刻比较和分析二者的异同,厘清这两种模式的致贫机理,对于制定合理的反贫困战略以破解欠发达地区农村的长期贫困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中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从面板数据的角度,对中国西部地区2004~2010年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工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都表现为显著地正相关,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却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市场异质性视角,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探讨整体和细分市场(包括韩国、日本、美国和其他市场)中旅游需求与经济增长、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旅游需求整体上对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细分市场上,旅游需求对美国、日本和其他市场的经济增长影响较为显著,而旅游需求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只在日本和其他市场表现显著。基于市场的差异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旅游市场的特点,进而建立各自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西部地区农村依然存在严重的贫困状况,直接影响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通过对贵州省情况的分析,表明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农村人力资源的缺乏以及农村公共产品的不足是导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因而,改变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状况的根本对策在于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1.
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现状透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目前,全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民族自治县有258个,西部地区就占了224个,占了民族贫困县的86.8%。这里不仅贫困人口多,而且还有相当的贫困深度。西部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数量众多,并且集中连片分布在各省区的贫困地区。各省区的省级贫困县主要也是民族自治县,有的贫困状况甚至超过国家级贫困县。另外,非贫困县和散杂居的少数民族人口的贫困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分别从已经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贫困县和未列入上述两类,但事实上确属贫困这三个层次来描述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生态贫困与生态型反贫困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的大小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中国西部地区有着更明显的体现。中国政府对西部贫困地区一度实施开发式扶贫政策,但很快就从反贫困问题转向“返贫困”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的生态贫困使其不具备经济开发的基本条件。不能够按照传统的一般性经济发展实现脱贫目标,应从生态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建立生态型反贫困战略。其基本思路,是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扶贫政策的中心,重建西部生态系统,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西部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分析,西部地区农村产生贫困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社会经济结构因素、累积效应因素.因此,实施"开发移民"和"教育移民"工程、提高城镇化率和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加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是西部地区农村尽快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地区贫困成因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尤其是农村,而其中大部分贫困人口又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重合是我国西部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征之一,探讨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的贫困问题对于中国贫困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区域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区域环境面临的压力日益严峻。如何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选取西部地区为样本,深入分析影响西部地区碳排放效应变动的因素,在构建动态面板模型的基础上,科学验证碳排放效应的路径依赖特征,分析人均GDP、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资本劳动比、政府管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程度。同时,对西部地区2020年的减排潜力进行了预测,综合发现,西部地区在调整贸易结构和提高引进外资质量以及加强技术改进等措施后会提高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选取1996-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根据城镇化发展质量高低将全国29省市划分为三个组别,利用S1IRPAT模型考察了不同城镇化发展质量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就全国整体而言,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城镇化质量的不断提高,城镇化对碳排放的驱动作用逐渐减弱。在城镇化发展质量不同的情景下,城镇化质量高和城镇化质量中等的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碳排放的驱动作用最为显著;城镇化质量低的地区,城镇化是影响碳排放的最主要原因。在此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根据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不同,提出相应的节能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20.
试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循环贫困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对贫困的认识以及循环贫困产生的制度因素、自我封闭因素、心理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等方面,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贫困成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