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被人们称为"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他创作的诗歌中往往包含大量的典故和隐喻。这些典故和隐喻的运用都起到了很好的互文与暗示的效果,带给读者无尽的想像。本文拟从艾略特诗中的一些典故和隐喻入手,分析其诗的艺术魅力,进而领略象征主义诗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马永波的诗参与了当代诗歌的后现代化过程,也践行了新诗从"叙事"向"叙述"的转向。其诗歌以一种"客观化"的样态出现,但往往在客观的叙述背后蕴蓄着巨大的情感力量,同时也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进行着显性和隐性的双重叙事,从而践行其"伪叙事"的诗歌理想。通过风格与情感、现实与超现实的双重背离,在隐性层面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性;其诗歌也在创作层面追求间离化效果,以现象学还原和梦幻般众声喧哗的方式,努力让读者感知真正的真实。他的诗歌注重场景转换,大量对话涌入文本,甚至有些叙事体现出小说的功能。与此同时,其在叙事进程中也擅长安置种种可能性,形成一种语言和场景的复调,进而形成了独特的间离效果;在试图还原诗歌语言天然属性的同时,马永波完成了诗歌语言的形而下滑移过程,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对当代诗歌中语言暴力的消解。  相似文献   

3.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将新古典主义与现代西方社会生活的题材相结合,运用"非个性化"理论、客观对应物理论、意象、象征等手法展现出现代人空虚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艾略特批评理论的文本示范。通过该诗对艾略特理论和诗歌文本进行同步分析,为艾略特研究提供一个较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隐喻作为诗歌的基本要素,能有效地传递隐含的意义和蕴含的情感。除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美国试验派诗人卡明斯还大量运用隐喻来表达主题。卡明斯在诗歌"l(a"中运用了多重隐喻,这是生动地表达该诗孤独和惆怅的主题情感不可或缺的因素。采取更宽泛的视角,从本体隐喻、语音隐喻、诗形隐喻以及通感隐喻等方面对这首诗歌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以探讨不同层面的隐喻在表达诗歌"l(a"的主题情感和蕴含意义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论艾略特的《荒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读和评价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原>的路径很多,但有一条既不难走,又有意思,这就是将长诗的题辞当作入门的钥匙.该诗的那句拉丁语题词,概括或浓缩了全诗的主旨:即现代西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就是那种"西比尔式"的"不生不死、即生即死、生不如死,死即是生"的荒原状态.诗人自己对长诗歌的解释和注释是必要的,但也不是最可靠的;最可靠的理解和解释应当到文本本身去寻找,而艾略特的文本又进一步证实了长诗题词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交流中,英语的"可能性"表达式很多。根据韩礼德的描述",可能性"表达式分为主观显性、主观隐性、客观隐性和客观显性,其中显性的是隐喻表达。本研究选取中外两个语料库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隐喻性表达少;非隐喻表达中倾向于使用情态动词,而非频率副词;在具体表达式使用上存在使用数量过多、使用种类过窄和准确度不够现象。  相似文献   

7.
文章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语篇中局部显性态度和宏观隐性态度的实现。在局部显性态度层面,态度表达的整体事件模型包括诱发物、内心态度和行为反应3个因素,共处一个事件模型中的这3个因素会在语篇中有不同程度的凸显,同时也出现用诱发物特征和行为反应特征来转喻内心态度的情况。其次,在态度的表述中还涉及隐喻。一是两个事件域之间的隐喻,即将已经存在事件的评价投射到当前事件中,形成对当前事件的评价;二是通过精细隐喻将某一具体事物的特征投射到被评价物之上,形成对被评价物的态度表征。在宏观层面,语篇会激活读者大脑中的认知图式,架构出语篇的宏观隐性态度。语篇架构的宏观隐性态度与词汇语法资源表示的局部显性态度可能形成一致、局部显性态度缺失、及宏观隐性态度对局部显性态度压制3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隐喻和反讽不仅是诗歌语言与思维的基本原则,更是诗歌本体结构的核心要素。一首诗能否"借助矛盾和限定条件来表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讽、隐喻携带的张力以及相互间的作用。隐喻能促成一定语境中意义要旨的相互联系与融合,构造张力关系的各成份。反讽因语境压力形成的悖论能"修改"诗歌情感表达中的固有意义,挤压出潜藏于文本各处的深意,或维护文本与语义的矛盾性悖反,以构建诗歌结构应有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艾略特的《荒原》被公认是一篇难懂的伟作 ,诗中大量神话、典故和文学作品的引用给解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大量象征、意象变形和通感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使得诗歌更加晦涩朦胧。本文从《荒原》中体现出来的艾略特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波德莱尔对艾略特的影响、通感的使用和意象的变形粘贴等方面探讨了《荒原》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一首奇特的情诗,是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的重要诗作,它不仅展现了主人公普鲁弗洛克的懦弱、逃避与痛苦,更影射了西方现代社会衰败、无序的现状。本文试图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聚焦诗歌中人称代词"你"的隐喻和诗中典故的运用,来探讨诗歌对当时庸俗、丑陋、无聊的现代社会的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诗歌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诗歌主题往往隐含在一个篇章隐喻之中。语言符号具有层级性,诗性隐喻文本中的"能指代码"发生在语言符号的第二层级上,是一种二级能指。试以《雪夜林边停留》一诗为例,论述对诗性隐喻文本的翻译,从二级能指的识别入手,并通过对其二级能指符号的移植实现诗歌意象在译语文本中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再现,从而为诗性隐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雪夜林间停驻》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篇。学界对该诗解读各异,其重要原因是对诗中代词所指理解不同。弗洛伊德对人格的三层划分有助于解析诗中"他"和"我"的多种指代可能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对此进行心理分析、文本细读、文体分析以及词汇学等相关的研究对作品进行解读,有助于深刻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唐五代诗本事以诗歌的创作、解读、传播等文学活动为主要言说内容,也就与当时通行的笔记文本拉开了距离,往往被视为诗歌批评文本.作为一种诗歌批评文本,唐五代诗本事的言说方式呈现出一定特点:言说形态方面,以事件为文本中心,以诗明事、证事;言说主体方面,以史官的口吻叙述故事、发表评论并由此形成纪传体文类特征.这些使唐五代诗本事与北宋诗话的以诗为文本中心、以文学家的口吻叙述故事和发表评论及其语录体文类特征等形成了鲜明差别.唐五代诗本事尚未完全从当时通行的笔记中脱胎而出并发育为一种成熟的诗歌批评文类,就被其孕育出来的北宋诗话迅速代替.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隐喻性特征广泛存在于英汉谚语中,常见的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根隐喻和派生隐喻以及陈旧隐喻和创新隐喻在诸多谚语中都能找到例证。谚语的语义特征如矛盾性、临时性、程度性和回复性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特别是英汉谚语中的程度性和回复性在文学作品和商业文本中的具体应用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曾提出文本分析有两个重要模型:上至下及下至上模型(Top-Down Model and Bottom-Up Model),前者从图式建构出发,后者立足于语篇结构分析。文学文本解读是两个模型共同作用的过程,是读者自身努力达到图式(schemata)与语篇特征平衡的能动性选择过程。文章以卡明斯诗歌为例,指出其诗难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独特的语篇结构缺乏激活图式所需的显性线索,进而以例析证明双向解读策略是解读卡明斯诗歌的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文本解读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文本解读的目的是认识真实的马克思主义、丰富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用科学的文本解读方法,以活的马克思主义为前提,回到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历史背景中,用马克思成熟的理论。解读过程中要做到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显性文本和隐性精神相结合,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方法论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在纵深方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诗歌翻译的审美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翻译过程中有五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译诗实现原诗的审美饱和度:首先是两个文本兴发方式的差异;其次,近譬式与远譬式取材方式的不同;其三,译者客观性的"之谓"式表述方式和主观性的"谓之"式表述会影响原诗和译诗之间的审美距离;其四,对诗歌器用审美结构的调整也会造成原诗和译诗在审美旨趣上的差异;最后,"明辨"式或"忘言"式的诗歌语言表征会对诗言与诗意之间的审美距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Claudy对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的分类及阐释,分析了翻译中强制性显性、选择性显性、语用显性和翻译固有显性的含义和特点。以唐长安城(今西安市)双语简介为研究文本,对旅游文本的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特别是显性翻译进行分门别类重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文本翻译主要为显性翻译,翻译过程中各种显化手段同时使用,以实现译文的忠实与通顺。旅游文本显性翻译的根源在于其目的、原语和目的语语言特征的差别,以及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一种由此及彼的间接性的语言描述方式,是"以其所知而喻其所不知",是一种语言行为。而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诗歌中大量隐喻的使用与节奏、韵律、意象、句法等其他诗歌语言成分共同使诗歌语言产生"陌生化"的效果,创造出诗歌特有的审美价值。隐喻是诗歌丰富意蕴的表现手段,是诗歌含混美的创造手段,隐喻是诗歌的实质。隐喻所指的含混性和开放性,为读者的解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20.
艾略特身兼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在文学创作中,积极践行自己提出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理念,这在他的前期诗歌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以往对《荒原》的解读中,并未从文体学视角为艾略特的"传统"与"非个性化"理念寻找语言证据。故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王湘云有关诗歌文体特征的相关描述为理论基础,从外在形式、语义张力之间、外在形式与语义张力相结合这三个维度进行具体论述。所得结果中,王湘云的分类中有8个能够具体体现"传统"与"非个性化",并与之共同构建诗歌主题。讨论发现,这些文体特征,是对20世纪初现代社会状况的模仿,同时也为艾略特保存传统,描写"非个性化"经验提供语言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