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既是个体确保生存的前提,也是追求社会化的必然。在交往实践中,媒介形塑着人类的交往,个体行为与传播空间之间呈现出互相建构的关系。社会化媒介的广泛使用,使得交往时空既移动式存在也并置式呈现,带来个体交往行为的重塑与新变,使得个体在"缺席"亦"在场"的交往情景中,建构出"同圈"亦"差序"的交往场域,从而通过"主动"亦"被动"的交往实践,型构个体全新交往方式,重塑与他者的时空关系,重构个体社会关系圈层,在熟人圈中实现"新公共性"萌发。  相似文献   

2.
短视频平台场域中残障博主的出现,拓展了残障群体网络媒介可见性空间。残障博主通过对传统话语的延续、主流话语的回应和新型残障话语的实践在互联网空间中建构了丰富的残障群体媒介形象,也建构起一种新型的、对抗残障刻板印象的媒介话语,不仅回应了残障群体之前被媒介边缘化、他者化、污名化的现象,而且还在与媒介化社会实践的互动中进行着残障文化表征的重塑。与之同时,残障博主在媒介呈现过程中也存在被消解和被同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交媒介不断发展,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的变迁,成为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的重要力量,形成了“社交媒介—人—地方”的新型人地关系,然而现有的地方建构研究较少关注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中的角色和效应。文章对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中发挥的作用展开了概念性的探索,依托社会媒介化理论与地方建构理论,从媒介化的视角提出地方建构的概念框架。根据该框架,目的地的地方建构涉及虚拟空间、现实空间、虚实交叠空间等3个层面。在目的地地方建构的过程中,社交媒介不仅作为变量对地方建构产生影响,而且还作为社会语境融入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的动态进程中。  相似文献   

4.
连续多年暴发的浒苔灾害不仅是当代青岛重要的海洋环境事件,也为学界研究青岛民众的海洋环境认知与记忆提供了重要切入点。报纸报道与口述访谈是获取浒苔记忆的重要资料来源,从中可以窥探青岛浒苔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的整体风貌。浒苔的媒介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建构着个体与集体记忆,而极具个体生命史特征的口述记忆在叙事、阐释、对话等过程中具有清晰的社会建构色彩。浒苔的历史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本相,也与历史本相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两者的交互作用及彼此映射,深刻影响了人们对浒苔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以框架互动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验对拟态环境建构的理想家园与现代人的家园体验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媒介所建构的理想家园会影响个体对于家园的想法与情感,个体在解读理想家园时也会带入自己的想法与思考,由此可见,媒介建构的理想家园无法直接影响个体的社区归属感,媒介所建构的理想家园影响个体需要与个体的现实家园体验交互时才会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们将"唐慧案"置于"新社会运动"的背景下,研究媒介与社会冲突性事件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以党报为代表追求的主流媒体所形塑的"公平正义"框架和以市场化媒体为代表追求的"法制化"框架是媒介在国家-社会框架下发展的结果;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媒体对"唐慧案"的报道,反映了在针对中国底层抗争政治报道中新闻媒体及从业者对于专业主义理念的践行与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以往的研究认为媒介在社会动员和建构集体认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关于"唐慧案"的底层抗争中,媒介的动员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媒介建构的集体认同更多的是媒介之间的自我认同。由于大众媒介的报道和介入,使得"唐慧案"具有的底层抗争政治的性质更加明显,大众媒介不仅仅是这场抗争运动的报道者,同时也参与建构并消解了这场底层抗争运动。  相似文献   

7.
伯明翰学派的媒介研究在批判以往的媒介研究的基础上,强调突出了媒介编码与解码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性,认为媒介一直所标榜的"真实"并非就是纯客观的,而是被建构出来的,其中就渗透着浓重的意识形态性。但伯明翰学派过分关注媒介的意识形态性,也招致了许多人的批评,引发了关于媒介研究的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维度的论争。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文学与媒介的关系经历了从"媒介文学化"到"文学媒介化"的世纪转换。在新世纪文学"被建构"的过程与序列中,"文学媒介化"现象格外引人注目,以"80后"文学为代表的文学媒介化景观,新媒介文学的"喧哗与骚动"都是显例。"文学媒介化"现象究竟会给文学带来什么样的终极影响,得经由时间来确证。  相似文献   

9.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作为传播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学术媒介,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与社会公共生活密切相关。在以数字化逻辑为基础的融媒时代,从媒介生态的系统视域出发,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可通过作为交互式主体保持"学者"与知识分子之间的身份张力、作为理性化主体促进"学界"与跨界之间的社会能量流通、作为话语性主体提升从"学术"研究到社会实践的综合效应来参与公共性建构;人文社科期刊公共性建构的强化路径是以学理性批判来介入社会公共议题,发挥编辑的媒介间性作用,并在社会系统中引入期刊评价的媒介生态维度。  相似文献   

10.
建筑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明与文化载体,具有媒介的属性,传达着特定时代的媒介文化观念。故宫建筑群不单是一座皇家宫殿,一家文物藏量丰富的博物馆,它同时是社会主流文化的载体,在时代变迁中追随着所有权的转换而呈现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透露出不同的媒介文化信息。封建时代的紫禁城在为明清帝王提供必要的居住与临政场所的同时,也作为媒介,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使命,以媒介文化的形式,建构着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民国建立,故宫博物院创建,其所蕴含的媒介文化性质、功能亦为之一变,成为建构民主文化的重要力量。而故宫博物院建院过程的漫长坎坷,也正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民主思想艰难发展历程的深刻反映。  相似文献   

11.
健全的生命状态既是"自我"的个体彰显,亦是"我们"的社会凝聚,它是个体均衡发展且创造社会价值的身心历程。生命从身体运动以及欲望之中呈现为各种表象进而发展到语言获取,生命健全的表达与引发的双重内涵便得以发显,此为健全生命内蕴在道德哲学层面的意义建构路径;健全的生命不仅表现为语言的获取,还应上升为互为主体的社会层面,透过相互交谈并共同建构有意义的生命,此为健全生命与道德哲学的共同建构路径;意义建构与共同建构所呈现的生命状态只是一种"建构的实在",健全的生命亦需要进行道德哲学的解构,对自然这种"实在本身"开放藉此进入生命本身的发展过程,个体才能在健全的生命历程中彰显出自由的人生向度和自身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传统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技术建构人的认知环境。莱文森一方面改造媒介决定论,维护媒介环境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指出人建构媒介技术的演化环境,两种建构作用同时存在。莱文森的人与媒介互相建构的条件有所不足,且没有指出互相建构的机制。“人性化趋势”的人建构媒介的条件不只是符合个体的生物本能,而且符合群体的共性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另外,人建构媒介的条件还包括“综合准则”。媒介建构人的条件除了媒介特性起作用外,还包括合适的材料与支撑技术。人与媒介互相建构的机制是:媒介控制与认知调控形成控制增则调控增、调控增则控制减、控制减则调控减、调控减则控制增的自调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在媒介的演化进程中,技术始终是催生新的媒介形态、决定媒介传播力、建构媒介信息方式与传播格局的关键力量.现代人在社会交往中对技术化传播工具的普遍依赖,体现在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中,人类因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媒介人”.技术在推动媒介进化的同时,也为人们开拓着更多的交往方式与主体性实现途径.技术工具对交往主体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也渗透于人们整合社会关系、建构交往方式、营造生活空间、探求主体性的过程中.因此,在技术化的交往方式中,人的主体性的存在与发展,必然面临着对技术理性、社会角色以及文化价值的全方位适应,并由此实现人与技术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卫·莫利在文章中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媒介从来都不去描绘已有的空间,而是给人们制造一种空间,那么,这个依靠媒介技术建构起来的空间对人们的影响是怎样的呢?莫利以"家"为讨论基点,分析了新媒介对人们的异化过程,通过分析媒介如何为人们建构家的意义,他系统分析了媒介的渐进归化过程,并以"聪明屋"为个案,揭示出数字化时代的社会问题,即媒介重置了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疆界,媒介归化最终导致人们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传播媒介对写作主体自我建构的作用,从传播的角度进行分析阐释,认为媒介方式决定了写作自我建构的方式,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使写作自我随着语境的不同而一再被重塑,媒介不仅以工具功能在自我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以其所增长的文化功能给自我建构以影响,写作者必须建立解读媒介方式与内容的思辨模式,超越传播媒介的局限,以确立写作自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人民日报》三十余年艾滋病报道的词频概况和变化趋势的考古式研究,试图还原中国主流媒体对艾滋病话语建构过程,研究艾滋病的媒介表征与话语变迁。研究发现,环境方面,国家体制的确认、维稳任务的执行、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等政治意图,依次影响着艾滋病媒介话语的建构;对道德约束的强调、社会关系的巨变以及多方权力的博弈等社会情境也日益发挥着影响力。言说主体方面,话语权威从拥有知识资本的人转向拥有政治资本的人,政府官员不仅通过话语实践言说艾滋病议题,还以"走访""握手"等社会实践传达话语倾向;感染者的声音一度被遮蔽,虽然近年来有所解放,但其话语仍然是经主流框架筛选的。对象上,媒介话语曾将"外国人"当作"他者"来肃清,随后又将矛头指向"作奸犯科者",借这类"他们"与"我们"的界限划分,旨在强调"我们"是安全的;随着"四免一关怀"政策的提出,"他们"与"我们"的对垒不再森严,"感染"从"结局"转变为"经历"。  相似文献   

17.
媒介对公共议题的建构影响着相关政策的变迁过程。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农民工政策变迁过程主要时间节点前后相关政策的媒介建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政策议题形成前、政策出台及实施过程中、政策变迁未完成时及相关政策进入落实阶段后等不同的政策变迁时段,媒介以其独特的议题建构方式,对政策变迁起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建议,政府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确定政策议题过程中应重视相应时期的媒介议题,在政策出台及实施过程中应谨慎对待相关议题的媒介建构方式,重视媒介的解读与宣传功能并及时对政策效果进行反馈和修正。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者对新媒体兴起后将消除一元中心的社会体系抱有乐观态度,但媒介的多元是否能带来话语的多元成为当下媒介研究中争论的中心,其间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女性是否和男性一样获得相同的话语权?本文正是通过对多元媒介中的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和符号贬抑的分析,阐述了女性在多元媒介时代中话语权丧失的事实与原因,提出要建立理想中的和谐两性的媒介世界,关键在于女性自身应努力建构自身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被看的"他者"地位.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上行社会比较的自我建构让个体制造出线上展演的“完美”幻象,而美颜技术在增强个体社交自信心的同时也伴随了形象焦虑,二者的循环作用让年轻女性深陷美颜依赖。美颜依赖引发的心理落差及消极身体认知可能引发包括节食减肥和整形在内的身体实践。习惯性自拍编辑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算法对身体的控制,技术表面上为理想自我建构创造条件,实质上却带来了机械化身体形态与标准化审美等问题。为避免被媒介幻象支配、减少负面情绪及有害的身体实践,年轻女性应尝试正视和接纳真实的自我形象,并对照片编辑(美颜)软件保持适度接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前人理论的深刻反思,马克·波斯特提供了一种解读媒介的新方法——“信息方式”。作为“信息方式”,媒介包含着哲学逻辑和历史建构两层内涵。基于后结构主义立场,“信息方式”揭示了媒介背后的哲学逻辑:媒介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构型,语言的结构性权力促使媒介在交往行动中构建着主体、世界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根据不同的哲学逻辑,媒介可划分为不同的历史形态。媒介的历史建构意义体现在,媒介的诸历史形态能合乎逻辑地建构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诸历史阶段,从而弥补同时期社会发展理论与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局限。信息方式理论糅合了媒介批判学派的哲学视域和媒介环境学派的历史视角,开辟出当代媒介研究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