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敬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4):9-11
"为人民服务"既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理想,也是一种生存的本领。"为人民服务"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涌现出无数的先进榜样,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服务"思想继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群众史观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核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人生观的核心 ;为人民利益而献身是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4.
宫源海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5):31-34
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保证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成功,就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造世界观。世界观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共同作用于世界观的形成,有着辩证的内在统一关系和一定条件下的相对独立性。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造世界观,不仅要对具体内容进行改造,而且需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方式,构筑先进正确的世界观,进而改造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5.
杨容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各个历史时期均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共产党员在新时期如何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肖晓丽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1(1):13-1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立党之本,党的先进性内涵丰富,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决定党的命运和前途的根本性问题,是党长期执政为民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徐妍艳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0):48-50
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不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党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进性进行研究,是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一环,能够给实践上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借鉴。一方面,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进性,根源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使然。另一方面,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进性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得以突显,并在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内容中得到鲜明地体现,是党能够赢得广大人民全力支持和衷心拥护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8.
蒋旭东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8-16
毛泽东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讲演,号召全党全军为人民利益工作,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个讲话经过整理形成名篇《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影响深远。《为人民服务》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方面工作中,“为人民服务”深刻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观。新时代重温《为人民服务》及其思想,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马尚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Z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我党全部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吃苦耐劳,甘愿奉献,自我牺牲,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新时期,积极倡导为人民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在向21世纪迈进的历程中,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追求。 相似文献
10.
宋希仁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点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言行的最高标准;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为人民服务仍然是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的必然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要求,也是实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不矛盾,而是要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更要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能否落实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要在全面实施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对于个人来说,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1.
吕慧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4):5-8
毛泽东的人民观的价值取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价值取向来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是毛泽东人民观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田海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5-10
"环境进入伦理"内含重要的哲学改变即道德世界观的转变.从康德和黑格尔对道德世界主观性的审查看,道德世界观的转变有赖于两个条件:道德确实性之丧失、道德世界从先验预设转向生活世界.与此相联系,"环境进入伦理"有赖于意识现象的两个转变:一是自然之意识的生态转变;二是道德之意识超越传统二元论而向生活世界之回归.在这些转变中,与"环境进入伦理"相关联,"道德世界观"的转变表现为五个方面:其一,检讨传统二元论;其二,道德世界设定的和谐建立在生态基础上;其三,道德世界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其四,我们面临道德世界的多样化的斗争;其五,我们由此进入了一种后现代的道德世界.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科学世界观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本文从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对性和爱情的正确认识、对美的欣赏和追求3个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黄艳婷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1(5):15-18,37
传统与现代范式的转换,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青少年的思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在我国现阶段,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资产阶级腐朽思想逐渐渗入,青少年易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加强无产阶级的“三观”教育、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与文化认同感宣传有其内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潘送求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120-123
彭德怀同志以他鲜明的个性特征展示出独特的人民观,其特征主要包括"不忘本"的农民情结,"要为工人农民服务"的军人情怀,敢为人民"鼓咙胡"的个人品质,"要特别强调爱护人民利益,对人民的一针一线不得损害"的廉洁风范。他的人民观仍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向前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24(4):457-460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在“三观”教育中,要坚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和新任务下“三观”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江泽民的青年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丹妮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3):7-8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江泽民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纵深发展的实际,在青年的价值、人生、政治、素质、教育等五大方面,形成了我党在新时期全面而卓有建树的创新性青年观;对于青年工作者指导青年成长,对于青年正确认识自己、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谷玉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1):131-135
价值取向与审美观都是人的精神活动,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因此,它必然会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观。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现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观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处在一种转型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也有现代观念的冲击,二者相互冲突,相互融合,必将使现代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观更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9.
李辅敏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6):51-54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提出、成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完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道德论、利益论、宗旨论到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体现了社会价值所具有的汇聚、兼容并蓄、推陈出新的特质。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统一,统摄与驱动着社会历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太碧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1(2):24-26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实质所在的核心内涵,坚持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所以它们具有同一性.执政为民从思想和实践要求的角度,就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问题做了很有新意的深刻阐述.它是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丰富和发展,这已成为我党执政治国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