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院校要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
弘扬和培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精神孕育于民族文化之中,是民族文化的升华.民族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时代的,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强大精神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必须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弘扬和培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民族精神,适应时代的呼唤,不断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纳外来文化中新的时代内容,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通过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保持和发扬,只有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创造性的转化才能获得,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新阶段,历史和时代赋予了我们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它要求我们党必须在实践上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在理论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相当的历史高度来认识,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不仅是因其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成为衡量一个民族昂扬向上的标志,更重要的它是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完成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种超越党派、阶级、阶层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增添新的、鲜活的时代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问题,探索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将使民族精神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融入每个国民的生命中,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5.
传统节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内蕴,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它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立法发展的角度 ,论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地位 ,阐明了这项工作与城市现代化、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本文根据这一论断 ,着重阐述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论述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 ,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日新进取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 ,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精神。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蕴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成晓星 《社科纵横》2003,18(6):13-14
本文全面论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作用以及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阐述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论述了先进文化的作用以及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是立党兴党强党的信仰之基、精神之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利于回应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有助于引领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担当民族复兴重任。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提高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激发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体现为目标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相通性和方法上的可借鉴性。要从实践层面探究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进入新世纪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国民素质教育以及国情教育等途径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李凯 《学术交流》2004,(12):25-2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全面的发展观,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规律;坚持马克恩主义的政治文明观,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党的庄严使命,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建设的规律;坚持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揭示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最新科学成果。  相似文献   

13.
巴杰 《创新》2009,3(12):69-71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将理想、作风、纪律等方面的优良传统凝聚一起而形成的一种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先锋模范作用凝炼、升华的过程,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保持先进性的精神源泉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任务形势下,回顾和重温延安精神,对于深刻领会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无疑会提供一些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4.
李勇 《南海学刊》2024,(1):11-20
党的精神之源即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相伴相生,以信念信仰、宗旨目标、斗争精神、政治立场四个内涵建构内在机理,以历史、文化、理论、实践四个维度反映发展逻辑,以精神形态的方式构筑了党的精神谱系。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既要突出内涵聚焦又要凸显外延拓展。内涵聚焦就是要从伟大建党精神内在逻辑和核心内容出发,在实践中挖掘其精神伟力;外延拓展就是要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路径与拓展民族精神内涵、勠力于“四个伟大”的奋斗实践结合起来,以党的精神为引领,为民族复兴、国家振兴和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谱写了中国革命历史长卷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培育和铸造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岁月风貌和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升华。它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如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实事求是、探索创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等。今天,我们既要弘扬它的丰富内涵,更要弘扬它的精神实质。它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呢?这就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袖价值观。这是产生井冈山精神的根本思想基础。当  相似文献   

16.
以辩证的观点,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外延有褒义和贬义;民族精神的性质和内容有主次,同一内容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民族精神的作用有积极的和消极的。辩证认识民族精神的目的就是要对民族精神采取科学的态度,以利于更好地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精神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精神状态,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对民族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民族的劣根性和落后性不应称为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自强不息"、"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作为支撑,才从未被彻底征服过.正确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徐魁峰  任民 《社科纵横》2006,21(12):20-21
一个国家要进入法治状态,培育公民的法治精神必不可少。邓小平在弘扬与培育民族法治精神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即通过摒弃传统的“人治”模式及其文化价值导向,树立与法治战略要求相一致的法治观念;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民族法治精神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通过加强对公民法治意识教育、法律文化的建设来培育民族法治精神;通过提出依法办事,树立法律最高权威的思想,帮助人们提高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19.
大庆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开篇之作,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相统一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知行统一的实践价值准则、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共同理想的价值目标。其"兼济天下、感时忧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强不息""好善忘势"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等等不仅为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凝聚中国力量实现攻坚克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20.
葛洪骏  熊政力 《社科纵横》2006,21(3):120-121
再现和研究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分析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精神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一些新的特征,对我们继承和弘扬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感情,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