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文解字》因避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未对"秀"字进行训释。后人在字书及文献训释中对其解释亦多有分歧,文章从"秀"的同源系统和引申系统两方面对"秀"的本义进行考证,"秀"字本义当为"禾类植物抽穗"。  相似文献   

2.
从“开个玩笑”的语篇功能看相关词语的词典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词典》对"玩笑"、"开玩笑"、"开个玩笑"、"开什么玩笑"的收录处理和释义做法尚需推敲。可根据语料,根据语篇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开个玩笑"、"开什么玩笑"的性质、含义和用法作充分描写和解释,由此对"玩笑"和"开玩笑"等词和短语作出新的释义修改和示例调整。此项研究表明,在语篇分析视角下,基于语料库,多角度考察词语的性质、义项和实际用法,有利于全面认识词语的意义,有利于解决具体词语的词典收录问题和释义问题。此项研究还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汉语"词"和"语"的构成以及词汇化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煎"的本义是"加水煮至水减(尽)",引申义是油煎。现代辞书常常将二者混淆。本文对"煎"的词义进行考辨,纠正当前学界解释的模糊、混乱。  相似文献   

4.
从词义角度分析,"方"字当记录了两个词:"木柄"之"方"和"四方"之"方"。文章区分了二者的差别,并找出各自的引申义,又列出"方"音的假借义。与此同时,结合《辞源》"方"字的解释,就"方"字两个不同词义来源进行透析,并由此探寻出"方"字本义。  相似文献   

5.
“朕”本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朕”的本义,受《说文》及《段注》影响,多释为“舟缝”,以至权威性辞书,像《汉语大字典》等也保留此说。遗憾的是,遍查所见古代文献,“朕”当“舟缝”讲,无证。笔者借助词义“同步引申”规律,考察“朕”词族系统,研究“朕”字源流关系,参考《尔雅》释义,认为“朕”本义当为“给予”无疑。形成本文,所得启示:形义关系固然重要,但从语言本身解释语言才最为可靠。形义关系该利用,但切忌拘泥被释字形体本身,必须考察其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6.
东北方言“半”类词语群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所谓"半"类词语是指包括"半"在内的以"半"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东北方言的"半"类词语既与普通话的同类词语相通,又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以语义为中心,从语音、语义、结构、功能等角度,可以较清晰地看到东北方言"半"类词语的系统面貌。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刀部》利、初、则等字的本义,历来学界看法不一,分歧很大。利、初、则等字本义的考证对深入了解《说文解字》这部字书的释义、释义方式、同部首诸字在字形和意义上的联系,以及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向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广泛深入考证基础上,笔者认为:利的本义为锋利;初的本义为裁剪、割断;则的本义为标示等差。董春利的《〈说文解字·刀部〉认知研究》一文认为,利的本义为锋利,但证明过程有误;初的"造义"为"裁衣之始",且语焉不详;则的本义为法则。对于这些错误,本文予以一一匡正。从刀部诸字可以看出,即使是用今天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说文》一书也是一部体例较完善,解释较准确的字典。它记录了我国古代文字9 000多个,并以系统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汉语言文字领域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刀部诸字记录了刀的种类、特征、用刀情况、刑罚等,是我们认识古代社会生产、法律、认知状况不可忽视的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8.
关于"诗"字的本义,古今不外两种解释,一是"志也"说,一是主祭者之"言"说,但这两种解释均有偏失。据"诗"字古文""为会意字及"ㄓ"指祭祀,可知""字的本义即ㄓ之祭祀中的"言"。上古祭祀一般为歌舞或乐歌祭祀,那么,ㄓ之祭祀中的"言"即歌,""("诗")之本义即祭歌。"诗"与""、""二字,在字义和造字上可以相互发明。"诗"字本义为祭歌,可证于"诗"在《周礼.春官.龠章》中的使用,还可证于《诗》。  相似文献   

9.
"好"字的意义较多,过去一直认为本义是"美,"本文通过分析"好"字的结构,语源的探讨,以及它所包含的文化成份,认为"好"字的本义应该是"女能生育子."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不"类词语,是指包括"不"在内的以"不"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东北方言的"不"类词语既与普通话以及北京话的同类词语相通,又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以语义为中心,从形式、释义以及语义引申的本体与层次等角度,可以较清晰地看到东北方言"不"类词语的系统面貌。  相似文献   

11.
从词义角度分析,"方"字当记录了两个词:"木柄"之"方"和"四方"之"方"。文章区分了二者的差别,并找出各自的引申义,又列出"方"音的假借义。与此同时,结合《辞源》"方"字的解释,就"方"字两个不同词义来源进行透析,并由此探寻出"方"字本义。  相似文献   

12.
语法意义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解释,维度不同,词语的释义就不同。在当前的语言类论文中,学界大多使用替换、删除、对比等方法来验证释义的正确性。论文以词语“敢、来”为例,指出一些释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用替换、删除、对比等方法来验证释义的合理性。“不敢”主要起提醒、劝告的作用,并不是表示禁止。情态动词“敢”并没有反问语气这种功能,可以表示“更大的可能性”这种认识情态义。方言中“来”常用来表示时体意义,主要用在祈使句中表示将来时。  相似文献   

13.
关于“里”的本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里,居也,从田从土,会意”。此后的字典工具书大都沿袭这一观点,鲜少有人提出异议。但仔细考究,“从田从土”与“居住”这个意义并没有必然联系。本文认为,“里”字一词本义并非“居住地”,而是表示一个大约相当于二十五户人家比邻而居的长度,它在造字之初是一个量词。  相似文献   

14.
"嵒"许慎分析为会意字,"山巖"之意。段玉裁等认为是"省声"的形声字,也有人认为"嵒即巖之或體"。根据对其字形的分析,并考察古代方志文献,"嵒"确为会意字,本义指有天然洞穴的山体,与"巖"为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不穀"为古代王侯自称之词,但对其本字及本义相关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至今尚无定论。厘清"不穀"的本义及用法对梳理上古君王称谓体系具有一定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左传》中"不穀"凡20条用例进行穷尽性的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考论,认为"不穀"本字即为"不穀",是上古楚地方言词,本义为"不养",为王侯自谦之辞。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伐木声”为所字的本义提出了三点质疑:其一,所是许的同音假借或异文通用,故“伐木声”不当 是所的本义;其二,“所所”为叠音词,不能拆开分析所的形体表示“伐木声”;其三,虚字借为实字不合假借通例。 所的本义当为王公官署、行署,引申为一般处所。本文的讨论也涉及到建立汉语词义系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考察一个词的本义,有时可借助这个词的词义系统来联系,看其词义系统内部是怎样构成的以及与其他词的关系如何。对《汉语大词典》中"淫"字条相关义项的考察,"淫"的本义应该是"久雨"之义而非"浸淫"。  相似文献   

18.
对"修辞"之"辞"的本义,至今没有一致的看法.证之以《周易》原文,《说文解字段注》及其它典籍,《说文》中之"辞"应为"说也";《易·乾·文言》中"修辞"之"辞"应是"文辞"、"言说"之义.  相似文献   

19.
"说"字在《左传》中出现了约95次,根据其所在的上下文,可以分析归纳出其本义是"敬服"。把这个本义套用到《论语》中出现"说"字的全部18处句子都能贯通解释。《左传》和《论语》中"说"字的使用有细微的差别。《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深刻意义是:学而行之才是真正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析“皇”     
本文在简要阐述汉字字族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皇"族字进行分析,认为"皇"应是"煌"的本字,本义当为"光亮、火光",并由此引申出"大"之义。以"皇"为母文而加注类属标志的孳乳字,都以"大"义为义核,和它们的母文"皇"有孳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