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一飞  聂淼  朱琳 《科学咨询》2023,(10):85-87
为探索气象部门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能力特征,笔者开展了针对气象部门处级及以下干部职工法治思维能力的调研和针对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在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思维能力做法方面的调研。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气象部门领导干部普遍具有较强的法治意识。绝大多数处级及以下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能力较好,法律知识相对丰富,基本掌握法治思维的特点,法治实践能力较好,但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提升对策方面,在教育层面,气象部门需要大力加强气象部门领导干部的法治培训。在制度层面,气象部门要大力完善法治绩效考核机制,大力完善气象部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述法机制,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推动更多干部提升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来看,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固然重要,但是通过学习法律知识领会法治的内涵,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却是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养的关键。根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自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以来,对依法治国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的深化阐述和发展提升,更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新目标的理论扩展和实施构想,必将成为我国法治史上的里程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上,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法治既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重要论述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指明了具体路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求领导干部在对法治的认识上,更加注重法治的本体性价值;在行为模式上,更加注重法治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法治观念是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否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以及具有什么样的法治观念,不仅决定着领导干部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而且决定着领导干部法律实践的方向,关系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成败。笔者认为,在依法治国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领导干部应该树立以下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6.
<正>"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是党的十八大对领导干部思维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是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之后的第四种领导干部思维能力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  相似文献   

7.
张岩鸿 《领导之友》2014,(12):34-35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不言而喻,国家的任何一项基本方略都必须靠人来实现,尤其要靠核心骨干力量。作为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的领导干部,在观念上树立法治思维、摒弃人治思想,在实践中善用法治方式、杜绝人治做派,对于法治中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突显法治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适应依法治国的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提升法治能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员干部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相似文献   

9.
1997年,根据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基本国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成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十七大中党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进程,而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与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尤其是法律意识密切相连,本文主要介绍了法律意识和法治的含义和特征,并重点分析了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法治现状,并进一步阐述了公民法律意识在法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咨询与决策》2013,(12):17-21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把法治湖北纳入“五个湖北”建设总体部署,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表明,实行法治已在我们党达成高度共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手中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培养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执政目标。法治思维,就是让法律成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法治理念的背景下,按照法律的逻辑来  相似文献   

12.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自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以来,对依法治国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的深化阐述和发展提升,更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新目标的理论扩展和实施构想,必将成为我国法治史上的里程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上,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法治既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阐述依法治国的重要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  相似文献   

14.
<正>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分配权力和限制权力。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领导干部进行激励,更需要将法治作为整个激励机制的核心问题予以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求领导干部在对法治的认识上,更加注重法治的本体性价值;在行为模式上,更加注重法治的基础性作用。法治是规则之治,要求每一个公民和组织把正当规  相似文献   

15.
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根本指导思想。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保障国家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的重要职责,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模范实践者,在实现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检察工作的积极作用。在全党全社会努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检察机关能否充分发挥新时期检察工作独特的功能和优势,为社会_串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是检验检察机关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效果的一块试金石。  相似文献   

16.
刘俊杰 《决策探索》2014,(24):61-63
依法治国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又把这一方略载入了国家根本大法,使之成为宪法原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在依法治国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作用,对发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笔者认为,既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的能力,也要提高领导干部多说“法治话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79年我国最早提出使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意识到法治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基础,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政治民主的重要途径。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确立依法治国为基本治国方略。1999年又将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十八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中共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9.
杨雪冬 《决策》2015,(Z1):14
依法治国与改革开放是同步展开的,既是后者的重要内容和成就,也不断从改革开放中获得动力和支持。推动依法治国,既是对开放成果的法制化、制度化,也为进一步深化开放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依法治国是与改革开放伟大历程同步展开的,既是后者的重要内容和成就,也不断从改革开放中获得动力和支持。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不能在封闭条件下谋发展,也不能关起门来兴法治"。推动依法治国,既是对开放成果的法制化、制度化,也为进一步深化开放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在过去30多年的法治建设中,法治建设与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越是开放的领域,法治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道德参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越来越频繁。突出表现在道德法律化现象日益明显。道德法律化是现代法治进程的必然要求,在实现社会调控系统本身功能、结构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同时,道德法律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理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克服道德法律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