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内乡县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丁甲珍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钱财,最后因犯贪污、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他被"双规"后在日记中写道:"我当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后,因为年过五十,已经没有再提拔重用的可能了,看到身边的同事纷纷升迁,心里极不平衡,升官无望,便产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想法,希望多弄点钱,于是便糊糊涂涂走上了歧途,如今身陷囹圄……" 丁甲珍晚节不保,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反面教材.但是,像丁甲珍一样晚节不保的官员,近年来日益增多,"49岁现象"成为官场怪象.一些县乡领导干部在年近五旬时感觉升官无望,便在"退二线"之前大捞特捞,贪污腐败,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常言道,"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如何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保持晚节,已成为当今廉政教育和为人处世的热门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所谓“49岁现象”,即领导干部的怠惰期前移,是指一些领导干部因年龄因素,进入了职务升迁的“寂寞期”,一些与“退休”、“离岗”相联系的怠惰行为超前凸现,在“无望”心理的支配下,懈怠事业、游戏人生、崇尚世故、放纵物欲,呈现出“动力缺乏症”和“目标迷失症”等种种症状。  相似文献   

3.
几乎所有被揭露的贪污腐败分子都会瞅准机会,痛心疾首地深挖自己的犯罪根源,说自己是受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和腐蚀才腐化堕落的。此举除了捞个“态度好”之外,总算又借机打了腐  相似文献   

4.
当前,不少乡镇领导总抱怨“树儿小,根儿大,须儿多”,层层关系网复杂,想为人民办点事真难。有的乡镇干部总热衷于编织自己的关系网,想捞点资本先“致富”,熬成“婆婆”早升迁,压根儿就没想为人民服务,以至于贪污腐败,甚至傍上黑道而身败名裂、千夫所指。那么乡镇领导……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修身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次定型。一个领导干部过去注意了修身,并不意味着一辈子进了“保险箱”,当前一些领导干部“59”、“49”、“39”违法犯罪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空前的繁荣伴随着空前的诱惑,领导干部修身养德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在艰苦的、困难的甚至失败的、挫折的实践中来修养自己,而且要在顺利的、胜利的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要在各种环境中进行修身,时时检查自己处事、处人、处已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干部的年龄是其生命历程的标志,与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继前几年一些领导干部在退休前捞一把的所谓“59岁现象”发生之后,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又相继出现了“49岁现象”、“39岁现象”乃至“29岁现象”。干部不论是在什么年龄段违法乱纪,虽然根本原因是其本人放松了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拒绝监督和约束,但反复出现的现象背后往往有制度性的东西在起作用。职务犯罪相对集中在几个特定的年龄段,这表明,其发生原因既有干部的权力观扭曲、权力监督缺位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干部制度安排不够合…  相似文献   

7.
正追求政绩是许多领导干部的重要目标,但是,不当的政绩追求也会成为许多领导干部决策失当与贪污腐败的重要因素,其中领导干部政绩"赌博"的现象就非常值得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然而,反腐形势  相似文献   

8.
“会来事儿”原本是对能干工作、会干工作的同志的一种肯定性评价,但随着语言的演绎进化,这一评语已超出并远离了这一本意。领导干部亲昵地褒奖某某同志“会来事儿”,多半是因为他办的事办到了领导的心坎上;一般人员称某某同志“会来事儿”,多半是指其善于拍马屁、投领导所好。当前,“会来事儿”的人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从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的轨迹来看,身边那些“会来事儿”的人可谓“功不可没”。因此,领导干部在面对下属动人的笑脸时,切莫思想麻痹、丧失警惕。其一,“会来事…  相似文献   

9.
县(区)科级领导干部“53岁现象”是我国干部管理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目的本在于促进干部的新陈代谢,年龄偏大的干部让位于年轻而有为的干部,但在现实推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另外一些问题:人工成本过高、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本文在分析县(区)科级领导干部职业生涯状况、归纳提炼“53岁现象”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政府组织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1.
现象     
现象国企直接融资 改制必须规范莫让乱花迷人眼新世纪之初,萧荻老先生写了一篇文章:《蒋子龙今年 59》,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后,有人向作家协会的人打听:蒋子龙没有出事吧?还有人直接打电话给我,说一见这个题目吓了一跳, 59岁可是个敏感的年龄段,退休前要狠捞一把,贪污受贿的特别多,俗称“ 59岁现象”。我感谢这些关心我的人如此高抬我,并不是所有 59岁的人都配称“ 59岁现象”。贪污受贿是要有资格有条件的,一个成天坐在自己的电脑前打字的人,即便想捞上一把,也只能朝老婆孩子的钱袋下手。 什么事一成为“现象”,就…  相似文献   

12.
“60后”省部级很多人破过“格”专家:总量渐增是正常代际变动,今后还会越来越多4月1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任命苏树林为福建省副省长、代省长,接受黄小晶辞去福建省省长职务。从庞大的石化王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到代省长,苏树林被关注的,不仅有“国企高管从政”现象,49岁成为正部级高官也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3.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是当下中国传播频率很高的俗谚之一,它兼有“不捞白不捞”、“莫待无花空折枝”等含义。这种“舆论”为吏治腐败,司法腐败推波助澜,令正直的人们深感厌恶又颇觉无奈。据说,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就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思想的典型表现:有些人“革命”了一辈子,劳苦功高,临到退休前,赶紧捞一把,于是便违法乱纪,贪污受贿,以致堕入犯罪的泥潭。深圳市社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党员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现象的趋势日益严重,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群众对政府信任度的下降,对政府的工作效率产生了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国家提出建立干部廉政档案政策,这是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渠道。因此,国家领导应给予这一社会现象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田英 《决策》2003,(8):45-47
我们常看到不少报刊在总结反思领导干部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沉痛教训时,几乎都着重指出“经不住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是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源。这是正确的,但严格地讲,并不全面。事实上。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帝王社会的影响,封建主义思想更是适合滋生腐败的土壤,也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一种常见现象:以领导名字“打头”的文章、编委会越来越多。这一方面体现了领导干部理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存在“挂名”的情况。有的领导干部没有参与文章的写作,甚至连文章的内容都不知道,大名却挂在了最前面;有的领导根本没参加编委会的活动,却当了编委会的“主编”。“挂名”现象是不正之风的一种表现,值得领导者注意。  相似文献   

18.
纸上俱乐部     
《领导文萃》2013,(13):65-65
“猪的水乡” 浙江嘉兴新丰镇“一年四季都有入在捞猪”.当地已经从传统的鱼米之乡变成了“猪的水乡”。因为污染,渔民已多年捞不到鱼,很多渔民只好转行捞猪。当地两个环保局长均称水质是合格的……然而河里都没有鱼了,水是合格的?!  相似文献   

19.
翟校义  梁洁 《决策》2008,(9):30-31
近年来我国干部职务犯罪出现了低龄化倾向,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35岁以下干部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这就是所谓的“35岁现象”。“35岁现象”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35岁以下干部群体职务犯罪以贪污、受贿为主,涉案金额普遍较高;二是该群体行政职级普遍较低,大多是单位副职、基层站所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这一现象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35岁会成为一道坎?  相似文献   

20.
今日评论     
贪腐列最损国家形象榜之首 环球网一项调查显示,官员贪污腐败连续三年位居“最损国家形象榜”首位,今年比例为59.2%。2006年被视为最损害中国形象的行为“产品的劣质和造假现象”,则降到第二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