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杂文的讽刺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巧妙的隐蔽性和无与伦比的深刻性,从而形成了其杂文尖锐泼辣、吞吐曲折、幽默冷峻、深沉凝重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2.
讽刺是杂文一种重要的战斗艺术,鲁迅一生的战斗和劳作,确立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把杂文的讽刺艺术锤炼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杂文之所以要讽刺,跟作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分不开。杂文是从旧中国发展过来的,那时作家生活在反动统治之下,没有言论自由,“理智受着客观上的障碍,得不到正常的发露”,困而运用讽刺进行战斗。正如鲁迅在谈及自己写小说的情况时所说的:“只是对象隆冬一样没有歌唱,没有花朵的本国情景感到悲哀,才写些东西来打破寂寞而已,……以后写还是想写,但前途暗淡,在这样的环境中,恐将更陷于讽刺与诅咒亦未可知。”但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杂文具有鲜明而强烈的讽刺特色。这种讽刺特色,来源于思想批判的力量,具有坚强乐观的阶级特色。历史上只有革命的阶级、战斗的阶级,对历史前途具有信心的阶级,才能洞察敌人的阴谋诡计,了解敌人的虚弱本质,给貌似强大的敌人以致命的打击。也只有当作者具有革命的思想,锐利的观察力,掌握敌人的虚弱本质的时候,才能产生强烈的批判力量与讽刺力量,制敌人以死命,即鲁迅所说“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以死命。”  相似文献   

4.
一在考察鲁迅杂文艺术形式的发展时,不难看到,随着鲁迅思想的发展,鲁迅后期杂文首先在题材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是这一变化,直接推动着鲁迅杂文艺术形式的发展。在题材与艺术创造的关系上,歌德说过一句经验之谈:“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李升平的杂文是当代中国杂文界的特色景观。作为“党风记者”的李升平敢于直面现实,带着鲜明的理性批判精神,对假、恶、丑的东西进行无情地曝光,其“锋芒”所向,可谓之与时偕行,与时俱进,浸透着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和深沉的平民情结。李升平杂文的讽刺艺术,能够让形象说话,通过真实的、典型的讽刺对象,寓意讽刺使其达到应有的生动性和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6.
<正> 讽刺是铸成鲁迅杂文强烈战斗性的一个有力因素。在鲁迅的杂文中,作者经常地大量地通过语言修辞的艺术手法进行讽刺,取得了多方面的强烈的讽刺效果,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鲁迅杂文中的这种讽刺手法,很多同志都在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本文想就鲁迅杂文中的讽刺语言艺术也来作一点粗略的分析和探讨。 (一)搭配“反常”,巧用矛盾,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词语本身搭配的表达作用,利用词语的意义关系来进行讽刺。这种方式在鲁迅杂文中表现得特别突出。所谓“搭配‘反常’,巧用矛盾”,是指修饰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旧社会的掘墓人,为了揭露腐败社会的黑暗现实,用讥讽的笑声打击敌人,同时也邦助人民克服弱点和若干错误倾向,鲁迅非常重视讽刺的艺术。早在“五四”以前,他就写过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已经运用讽刺的手法,他以后创作的小说,散文,诗,特別是大量的杂文,讽刺的成分很大。读着这样的作品,鲁迅先生革命的热情、鲜明的爱憎总是感染着我们,使我们也能分享他战斗的喜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可以说他又是一个讽刺艺术家。  相似文献   

8.
伺隙乘虚,给以重创鲁迅是进行论战的能手。他的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杂文写得十分严谨和泼辣有力,使论敌经常处于狼狈不堪、意想不到的被动境地,而自己则转守为攻,稳操胜券。之所以能够如此,是由于他掌握了高超、巧妙的论战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即是能伺隙乘虚,抓住对方的矛盾,正对论敌之要害,给予致命的一击。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中指出:“况且即是笔战,就也如别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杂文是不朽的。它不仅有很高的思想价值,深刻的哲理意义,还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不仅在30年代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在80年代乃至今后更长时期,依然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毫无疑义,探讨鲁迅杂文的美学思想,更好地继承、发扬鲁迅这份民族文化遗产,促进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发展、繁荣,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10.
标题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题目,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读者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接触到的是题目。生动活泼的标题吸引着读者以先睹为快的心情如饥似渴地阅读文章,平淡、枯燥、晦涩、冗长的标题,难以吸引读者。所以有人说文章的标题好比人的眼睛,好的标题常常起着以  相似文献   

11.
对鲁迅先生杂文艺术的认识,历来就有分歧。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人给先生取个绰号,叫做“杂感专家”。对此,瞿秋白同志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专’在‘杂’里,显然含有鄙视的意思。可是,正因为一些蚊子苍蝇讨厌杂感,这种文体就证明了自己的战斗意义。”(《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的,鲁迅杂文的战斗作用与艺术价值是得到了世界公认的。国际主义战士史沫特莱曾经这样评价先生从事的杂文创作:“他把他的笔只当成一种武器——简直是一枝匕首——用来批评政治。……通过这些政治批评,畅流着中国的和西方的二支文  相似文献   

12.
鲁迅杂文中的形象──鲁迅杂文艺术本质论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杂文中的形象──鲁迅杂文艺术本质论二郭海军如同情感特征是鲁迅杂文的本质特征一样,形象特征也是鲁迅杂文不可缺少的要素。但这种形象特征并非指杂文所必须运用的某些形象性因素,如形象化的语言、手段等。因为如果只把鲁迅杂文所含有的形象性因素理解为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旧体诗大多作于一九三○——一九三五年间,在四十多首旧体诗中,讽刺诗就占了十九首。这些讽刺诗的体例活泼多样,诗人似随遇而发:或无题偶感、或打油戏作、或赠人酬友;其内容或论时事、或砭锢弊、或剖世情;表现手法或反语、或幽默、或夸张。但由于鲁迅“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所以这些诗作深刻地揭露、嘲讽和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我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从他的《故乡》发表后;逐渐形成了乡土文学派。自然,他的小说表现了浓郁的乡土色彩。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写的地点——鲁镇、未庄、庞庄、S城、咸亨酒店……都是故乡绍兴一带村庄与小镇的化名;写的风物,也是江浙一带的水乡景观。  相似文献   

15.
略论鲁迅杂文幽默的语言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文化内涵研究是近年来语言研究工作者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文化底蕴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本文以发掘鲁迅杂文中“幽默”的历史传统为宗旨,以鲁迅作品特有的语言形式为例证,从鲁迅作品的修辞特点入手,揭示鲁迅作品的“幽默”来自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一个方面,以见对鲁迅作品的解读还大有可为,并进一步认识和把握鲁迅作品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古至今,为诗为文,都十分讲究章法结构,谋篇布局。有人将此比之为宫室建造,“必先定规式”。明人王骥德说过,写文章“必先分段数,从何意写起,何意接,何意作中段敷衍,何意作后段收煞,整整在目,而后可施结撰。”并说“此法,从古之为文,为辞赋,为歌在皆然。” (《曲律·论章法》)。李渔在《闲情偶记·词曲部》中,也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讲述戏剧结构问题。这说明我国古代艺术家、文艺理论家们对于作品的艺术结构是很重视的。所谓文章  相似文献   

17.
艺术构思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精神活动,它与一个作家对生活的见解,对人生的看法以及艺术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鲁迅先生是一位作家,然而,他首先是一位战士。他写了许多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这一切作品好似一棵大树上的许多分枝,它们都扎根于同一土壤——对人民的爱和对反动派的恨,都是为了战斗。但是,杂文毕竟不同于小说等其他文学样式,鲁迅说:“况且现在多迫切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于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设想,固然  相似文献   

18.
杂文虽然自古有之,但是,到了鲁迅手里,经过他的改造与创新,却成为一种独立的“鲁氏文体”。鲁迅杂文有其独特的艺术性,表现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一、战斗性与移情性大凡进步的杂文,都具有一定的战斗性。而鲁迅杂文战斗性的特质则是“韧性”。所谓“韧性”,鲁迅曾作过解释:“世间有一种无赖精神,那要义就是韧性。听说‘拳匪’乱后,天津的青皮,就是所谓的无赖者,很跋扈,譬如给人搬一件行李,他就要两元,对他说行李小,他说要两元,对他说道路近,他说要两元,对他说不要搬了,他说也仍然要两元。青皮固然是不足法的,而韧性却大可以佩服.”(《娜拉走后怎样》)鲁迅提倡这种“韧性”,主张要象兽性那样一口咬住不放的“咬筋”,对付各种旧势力。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杂文是战斗的武器,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特别是反驳,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本文从逻辑的角度对鲁迅杂文的反驳艺术作一初步的探讨。 运用双刀论法,左右夹攻,置论敌于死地双刀论法就是二难推理。它在反驳中能使论敌陷于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鲁迅娴  相似文献   

20.
探讨鲁迅杂文的艺术本质,形象性特质的论述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要使之归属“文艺之林”,对它作出属于文学艺术的质的规定性的回答,却还必须论及艺术所必备的另一基本特性——情感性特征。近年来有人在阐述文学艺术的基本特性时指出:“情感与形象之间,情感是比形象更深一层,也是更为基本的特性。”这在讨论杂文的艺术归属时尤应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