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世纪以来 ,印度妇女的社会行为受到深闺制度的束缚。在 1 9世纪的社会改革中 ,改革者们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冲击 ,以利于中上层妇女走出家门。而 1 9世纪中期以来为生活所迫 ,已经走出家门 ,就业于工厂、矿场和种植园的广大女工则因这一制度的阴影笼罩而处境艰难。本文拟以工业中心孟买、孟加拉地区的情况为例 ,从与深闺制度的关系上 ,对英属印度工人阶级中妇女的地位作一粗略的考察。一、深闺制度下的各阶层妇女深闺制度 (purdah system)在印度是中世纪以来关于妇女社会行为的一整套规范。purdah的字义是面纱、围巾 ,以它为名的这一习俗的原…  相似文献   

2.
从"贤妻良母"到"新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澎 《日本学刊》2002,(6):133-147
“贤妻良母”与“新女性”是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出现在日本的词汇 ,代表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生存方式的两种思考。它们是两个既相互关联、又互为矛盾和对立的概念。贤妻良母思想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 ,是“新女性”为代表的妇女解放思想萌芽的土壤 ,它提高了日本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和在家庭中的地位 ,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同时又有历史局限性 ,它将妇女的活动场所限定在了家庭 ,忽视了妇女作为社会人所担负的责任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艳  孙峰 《唐都学刊》2006,22(6):66-69
和谐首先是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事情,而且也是道德伦理的事情。习俗作为社会“隐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建构和谐社会中的道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习俗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约定俗成的模式化的生活方式,以其所独具的社会调控功能而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要素。习俗与道德具有密切关系,道德教育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起到引导人们有意识地选择优良习俗而摒弃、批判陋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祝福”习俗及其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燕  夏娅美 《社会》2007,27(3):92-92
民间习俗是理解一个社会与文化的重要信息库。本文通过对浙江绍兴地区岁末“祝福”习俗中各种文化象征符号的解读,从“成熟与收获”、“死亡与离别”、“终结与回归”三种文化图式上来分解“终结”这一时间概念所蕴涵的复杂意义。目的在于理解中国人“看”世界的一种方式,作为探讨文化生产与再生产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东西南北》2011,(19):4-4
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大约150公里的小城维伦达文是一座有名的“寡妇之城”。该城不大,但已有近2万名寡妇生活于此。  相似文献   

6.
高永平 《社会》2005,2(4):88-104
一、“续夫”婚姻的历史与现状习俗往往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生活中,有些人在中年甚至在青年早夭,如果死去的人已处于婚姻关系中,那么对未亡人的安排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中国文化中,对寡妇和鳏夫的安排存在着巨大的性别差异,鳏夫可以名正言顺地再娶,而对寡妇的再婚则有着诸多的限制和歧视。这种状况多少与中国文化中对“女性单偶制”观念的固守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封建士大夫欣赏的是“从一而终”的女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共时的多夫制,还是继起的多夫制,都被看成是一种禁忌。这可以从明朝统治者为消除元朝蒙古人的影响,严令…  相似文献   

7.
在独立了 5 0余年的今日印度 ,妇女的地位仍然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而正如印度学者尼拉·德赛所指出 ,“如果妇女在家庭中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 ,她的平等便不能成为现实。”1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婚姻、生育子女、家庭成员之间的赡养和继承等方面在内的家庭生活 ,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男女平等和财产权利等重大社会问题。在家庭中的地位既是妇女社会地位的基础 ,又是衡量这一地位的标尺。本文拟对独立 5 0年之际的印度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处境作一考察 ,并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加以探讨。一、国家大力促进妇女的发展在印度 ,关…  相似文献   

8.
孔雀王朝至笈多王朝建立前印度妇女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年)到笈多王朝建立(公元320年)以前,这段历史时期在印度历史上是比较重要的。这时沙门文化逐渐衰落下去,而婆罗门文化则逐渐重新占优势,并日益在印度人的行为处世、伦理观念、价值评判上取得“正统”地位,与此相应,众所周知的印度妇女地位所独有的某些特点也于此时基本形成。可以说,印度父系文化观念的强化是始于此时。此时婆罗门立法家们对妇女所制定的清规戒律明确化、具体化,包括有很多法律内容的两大史诗于这一时期最后成书,各种《往世书》、《法经》、以及婆罗门教最重要的法典《摩奴法论》也编定于这一时期。婆罗门教的这些权威经典对妇女一生的各个时期,妇女的义务和责任,妇女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等各方面,都作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如  相似文献   

9.
纪晓建 《社科纵横》2007,22(5):80-82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繁荣的巫风习俗。《楚辞》《山海经》为我们保存了中国古代巫风习俗的原貌。“九歌”是具有神话性质的巫术性的宗教歌舞,《楚辞.九歌》则是一部真切记载原始巫风文化的宝贵文献。“招魂”是中国古代民间流行的一种以巫师为中心的宗教活动,“九招”“九代”则是先秦巫师举行招魂仪式运用的具有神秘性质的舞蹈。从文化渊源上看,南楚浓烈的巫风文化正是对殷商巫风基本内容的继承,《楚辞》《山海经》则是这种殷商巫风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0.
石群勇 《社科纵横》2009,24(2):53-55
人类社会是一个具有自组织能力的自为体系,是一种制衡存在。文化的稳态延续乃至于整个社会的稳态延续不是按简单平衡的方式去实现的,而是一个“制衡”的过程。民族习俗作为文化系统中组织层面的非强制性的组成部分,是通过文化的自然延续去节制社会成员的生产消费和协调人际关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习俗就是一种制衡存在,是文化制衡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民族习俗的执行过程就是文化制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