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班上公开课,上的是鲁迅先生的《风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如行云流水般,可是,精心准备的课还是充满意外,我面临了四次没想到。第一次没想到——小兄弟喜爱风筝体现在哪里?生:看他人放风筝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  相似文献   

2.
陈斐华 《社区》2014,(13):60-6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人高鼎的这首《村居》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春季牧筝图”。不久前,我在泰国首都曼谷有幸目睹了另一幅“春季牧筝图”——当地有名的“风筝大赛”。  相似文献   

3.
风筝     
看到阿明、阿善、阿立、阿忠四个人拿着风筝的背影,消失在他们常常放风筝的小山上,他心里有一点点说不出的难过。一个学期了,他寄住在舅舅家,和他们四个人混得比亲兄弟还要熟,每天一起读书,一起玩,一起到小山上放风筝,几乎没有一天不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师:大家预习过课文了吧,生字会读了吗?下面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碰到难读的多读几遍。  相似文献   

5.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以主人公阿米尔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其成长与救赎之路。本文通过其纯真-背叛-悔恨的心灵成长以及逃避-承担-弥补的行动救赎,揭示主人公由童年、少年到中年的变化,进一步解读阿米尔的心灵救赎和个人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6.
《风筝》为鲁迅《野草》中重要篇目 ,反映出作者当时既向往“春天” ,又感到无可把握的复杂情感 ,以“风筝”为描述对象 ,形成了精奇独特的艺术构思 ,抒情性是诗歌语言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尖新"二字,历来在文学上褒贬不一,而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论的"尖新"与"纤巧"之义等同,区别于一般文学理论概念,具有新奇巧妙、生动不陈腐等意蕴,趣味十足,令人眉扬目展.以《风筝误》为例,"尖新"主要具有关目之新巧,叙事结构之精密,喜剧语言之机趣畅达,人物形象之鲜明可感四个方面的含义.李渔所推崇之"尖新""纤巧"立足于戏曲文本创作与舞台演出两个形态,同时与《闲情偶寄》其他创作细则如"脱窠臼""戒荒唐""贵浅显""重机趣""语求肖似"等要求有着紧密联系,具有自身独特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科诨是我国古典戏曲构建喜剧性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李渔在戏曲中以令人发笑的科诨来构建他的戏曲中的喜剧性情境,形成李渔戏曲独特的喜剧性品味。李渔戏曲《风筝误》中科诨的主要特点是:人物上场时自述式的滑稽语言和动作,属于与故事情节关系不大的科诨,往往采用外交流系统与观众直接对话;每出之中的人物之间的科诨,大多与故事情节结合紧密,构成喜剧性情境,属于内交流系统;李渔以谐音、谚语、熟语等方式构成科诨之"诨"。  相似文献   

9.
<风筝>一文对探寻鲁迅心理结构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风筝>隐含了鲁迅自我人格的分裂结构.作为叙述者的"我"与被叙述者的小兄弟实际上代表了自我的两个既对抗又互为依存层面前者是纠缠不脱的无意识层面即先验性的罪性存在的人格化呈示;后者则是被压抑、被摧残、被牺牲的孤独感和虚无感的展露,从中透射出鲁迅在自我生存困境中对个体存在意义的悲剧性体认.而贯穿本文的"风筝"意象为我们理解<风筝>拓展了一个新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以叙事学空间理论为切入点,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探讨小说《追风筝的人》中作者如何运用空间化叙事艺术,打破了叙事常规,创造出特殊的空间性的叙事结构。这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甚至整本小说的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诺思洛普·弗莱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以《圣经》中的故事人物、情节和主题原型为参照,对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该作品中表现的忠诚、背叛与救赎的主题,以及作品恒久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作文教学研究》第6期刊载了江毛生、喻咏槐老师撰写的《“小作文”与“大作文”的配套练习》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不少老师给江、喻老师来函来电询问其练习的具体课堂操作。为了答复大家的咨询,我们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三味书屋》看图学文这篇课文,以“小作文”与“大作文”的配套练习形式,从模仿《三味书屋》的写法入手,以《我们的教室》为话题,进行写作指导。其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宋大全 《新天地》2011,(12):139-140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5课是两篇短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其中《两小儿辩日》一文里有一些问题,或许大家一直都没有注意到:两小儿问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孔子的“不知”是知识的缺乏还是没有弄懂问话的意思?教材注释和《教参》(人教版)的答案有无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些疑问,还是让我们先看一下原文和《教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其创作中经常书写童年时期的创伤性经验,揭露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借此表达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深恶痛绝之感。《风筝》与众多反观童年的作品不同,在冷峻的批判之中带有对自我灵魂的审判意味,鲁迅对自我心灵的解剖发人深省,通过"我"从"被害者"到"迫害者"的自省,揭示了人们都未曾意识到的民族文化心理遗传,在希望破灭后堕入虚无,却又在虚无中以反抗绝望的决绝姿态走向了"严冬",深刻体现了鲁迅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5.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Khaled Husseini)用英文写作的一部小说,赢得了2006年度联合国人道主义奖。象征意象在小说主题呈现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以这部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风筝、石榴树和兔唇为切入点,分析它们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充分展现象征意象对小说主题的深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有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了很久,觉得它太累了,出于好心,用剪刀小心地把茧剪掉了一些,果然,这只幼蝶轻而易举地爬了出来。然而,不多久,这只幼蝶竟然死去了。原来,幼蝶在茧中挣扎是在锻炼自己,完善自己,让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和飞翔。可见,恰恰是人的好心害死了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扪心自问,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为人师者是否也曾做过类似的“好心人”?  相似文献   

17.
《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路上经历了诸多坎坷,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探讨阿米尔的成长之路,并通过挖掘在其成长道路上的几位重要的引路人及他们在阿米尔的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阐明阿米尔内心的救赎和其人性的回归,并以此旨在说明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指出,小说《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哈桑以及风筝这三种形象作为重要的意象承载着不同的隐喻意义,并认为这三大意象两两之间形成了三对二元对立模式,通过对其分析阐述得出,这三对二元对立模式,调动了冲突元素,强化了冲突效果,有助于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9.
卡勒德·胡赛尼是21世纪美国的文坛新秀。其成名作《追风筝的人》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激起读者和文评家的强烈反响。小说以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围绕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往事及其对阿米尔的影响展开,叙述了阿米尔犯错、悔过、赎罪的经历,同时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阿富汗社会经历的政治动荡与变迁。作品中呈现了多种身份认同的错综纠葛,主人公阿米尔在各种文化身份之间挣扎、斡旋,历尽艰辛,从自我怀疑到自我肯定,逐步完成了自我认同。阿米尔的自我认同之旅体现了作为阿富汗裔美国作家的胡赛尼的认同政治。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他们或是伟人、专家、学者……也可能是影星、歌星、体育明星,等等。他们当中,你最崇敬的是谁?他们当中,是谁给了你帮助,鼓励?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抒写我们眼中的"星"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