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洗钱犯罪与金融机构发生更密切的联系已成趋势。当前,通过我国金融机构进行洗钱活动的情况也日益严重,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障碍。有资料表明,近年来,通过我国金融机构进行的洗钱金额高达上千亿美元。面对日益猖獗的洗钱犯罪活动,加强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预防洗钱犯罪已刻不容缓。一、当前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难点1、宣传不够广泛和深入。社会公众对反洗钱的认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反洗钱中的外部性效应进行分析,解释了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和反洗钱监管部门进行反洗钱时,未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原因在于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和缺乏反洗钱收益的合理产权分配方案。本文认为可利用庇古税和科斯定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行为给予相应的补贴和让商业银行享有反洗钱的部分收益权,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3.
反洗钱中的外部效应分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反洗钱中的外部性效应进行分析,解释了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和反洗钱监管部门进行反洗钱时,未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原因在于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和缺乏反洗钱收益的合理产权分配方案.本文认为可利用庇古税和科斯定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行为给予相应的补贴和让商业银行享有反洗钱的部分收益权,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4.
多年的反洗钱实践证明,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洗钱是最典型、最普遍、损耗最少的方式。洗钱犯罪分子正是看中银行的业务特点,利用银行将大笔现金转换为银行票据,或者把银行票据转换为大笔现金,以达到洗钱的目的。而银行为了扩充市场份额,吸收更多的存款,坚持为储户保密的原则,这使得洗钱变得安全。在我国,洗钱者的主要利用目标就是商业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所以,加强对金融机  相似文献   

5.
正一、风险表现(一)人员风险1.执法人员不足导致的执法责任风险。当前基层央行,特别是县支行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很多县支行反洗钱执法职能部门仅有一名兼职人员,日常反洗钱工作只能简单维持,一旦遇到由上级行下达执法检查任务,只能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临时组成执法检查组实施执法检查,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执法检查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监管,存在执法责任不能很好地履行或履行不到位的现象。2.执法素质欠缺导致的执法深度  相似文献   

6.
金融机构反洗钱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利用金融系统洗钱已成为现代洗钱活动的基本特征,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非法洗钱的数额高达1万亿到3万亿美元,且还在以每年1000亿美元的数额不断增加,洗钱活动往往借助于合法的金融网络清洗大笔黑钱,不但冲击了金融机构的合规运作,而且严重危害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纷纷制定法律法规以打击洗钱犯罪,将反洗钱工作的重点放在最易为洗钱犯罪所利用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洗钱犯罪日益成为世界性公害.文章通过分析海量金融交易信息,甄别可疑金融交易进而发现洗钱线索,成为反洗钱的研究重点.面对复杂多变的交易情形,通过对金融交易信息的层次分析,针对性的选择数据挖掘方法予以识别,进而借助概率统计规则将每一类可疑金融交易数据挖掘方法得出的可疑线索进行归纳分析,得到交易记录的整体可疑度,为洗钱交易识别提供准确线索,最后通过真实交易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巨灾风险债券供给方面,保险监管者比金融监管者起了更大的作用。文章首先讨论了保险监管影响巨灾风险债券供给的四个途径;其次通过建立最低偿付能力监管下的巨灾风险债券供给模型,分析了一个和常识不符的结论:本金和利息保证比率的提高不会减少巨灾风险债券的供给;此外费率监管下的数学模型显示,在巨灾风险债券的影响下,巨灾保险费率可以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业务的扩张和部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倾向的加剧,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愈发紧密,对于极端风险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金融体系内部。故此,本文首先基于行业指数日度数据与五分钟高频数据测算行业风险价值,其次利用Elastic-Net-VHAR模型构建金融实体极端风险网络进行动态演化分析,最后研究实体与金融行业间风险溢出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第一,基于横截面维度,材料和工业行业在网络中居于中心位置,金融行业的风险净溢出水平为负;第二,2017年金融强监管政策开启后,网络整体密度明显下降,实体行业对金融行业风险输出水平降低,而金融行业对实体行业风险输出水平略有提升;第三,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实体行业“脱实向虚” 程度显著提升了实体与金融行业之间双向风险溢出水平,并且在金融强监管与双向风险溢出水平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效应。根据上述结论,建议监管层进一步推进金融强监管政策,注意金融监管政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之间的配合,还应特别重视对实体企业金融化规模进行严格监控,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一、对反洗钱组织机构建立情况的检查《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要求金融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反洗钱工作机构或者指定其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并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在其分支机构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反洗钱工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系统性风险指数SRISK方法,结合我国金融机构的实际上市情况,利用DCC-GARCH模型,分别推导了A股、H股的长期资本短缺公式,并计算SRISK实际数值.然后以上市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等的交易数据为样本,确定了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的排名,并将其与基于同一分析框架的MES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度量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需要在MES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动态相关性和波动性,根据SRISK模型法评估排名.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层次分明,保证了监管机构宏观审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郭志仪  田宝 《统计研究》2005,22(9):22-4
以银监会成立为标志,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央银行不再履行银行业监管的职能,由银监会承担。银行业监管的各项职能随之调整和变化。2004年11月颁布实施的《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了银行业监管中的统计职能,并对银行业监管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等多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从人民银行的“金融统计”脱胎而来的“银行业监管统计”如何更好地适应于新监管体制下银行业监管对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创新统计思维,树立统计权威,是银行业监管统计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一、银行业监管统…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定的分业监管体制遇到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同时受到多个监管机构的监管,必然出现监管空白和重叠.在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中,监管机构与各金融机构之间是信息不完全的非对称博弈.分析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的策略选择,首先需要明确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策略,才能提高监管效率和实效.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和一致,既是金融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金融全球化下国际金融监管趋同的长远需要.  相似文献   

14.
对银行风险的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稽核体制,稽核人员运用各类稽核方法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来控制风险,确保银行经营的稳定性,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保护银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从监管银行业风险角度来看,提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09—2018年我国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企业股价波动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MS-VAR模型构建了我国金融企业间的系统性风险传染关联图。结果发现金融企业资产的趋同性及行业关联交易等因素为其带来了较高的风险外溢概率,但系统性风险扩散指数始终在既定的范围内变动。通过基于吸收与外溢的双重视阈对风险扩散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网络关联强度对风险扩散效应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央行所释放的表外业务扩张信号将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进而引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减小系统性风险的爆发概率与扩散幅度,应强化金融机构间的网络关联,以金融机构差异化的风险扩散指向与幅度为依据,制定更具靶向性的监管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金融创新与洗钱的关系随着金融机构金融创新步伐加快,新型金融产品成为洗钱活动越来越看好的领域。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在为合法商业活动提供便利的同时,其便利的服务和诸多的金融工具也为犯罪分子洗钱所利用。犯罪分子往往利用金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离差最大化和OWGA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离差最大化法和有序加权几何平均(OWGA)算子相结合,先根据群决策者对方案属性的客观评价值,基于离差最大化法计算出属性的权重,然后利用OWGA算子对群体决策信息进行集结,据此给出了多方案间的排序,该方法充分发挥了离差最大法的客观赋权性和OWGA算子的有效集结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金融机构风险监管系统评价中,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发展历程我国银行业监管起步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84年开始,中国形成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履行对金融业的综合监管,主要是管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这一时期,人民银行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管理金融工作,银行监管主要依据1986年颁布的<银行管理条理>,围绕金融机构、业务与高级管理人员的市场准入进行,重点是审批银行新的业务机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Merton(1974)假设资产价值遵循几何布朗运动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引入银行的监管机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银行面对高低两种不同类型风险的资产组合进行选择时,银行的监管强度对银行风险策略选择的相互影响关系。在VaR监管约束下,银行监管当局的审查强度和强加的银行关闭阈值使银行承担风险的激励弱化,通过引入恐慌因子,使银行资本要求变得更为风险敏感。  相似文献   

20.
自次贷危机以来,全球银行业进一步加强了资本监管.但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的关系一直是理论与监管实务所关注的焦点.文章以1994年以来全经济周期的数据为考察对象,实证分析了资本监管以及商业银行上市后现代企业制度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论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特别是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降低银行风险发挥了非常积极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