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追随萧萐父先生问学30年,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略有所窥.值此纪念<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之际,我想谈谈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的理解.有理解不对的地方,还请师友和同仁们赐教.  相似文献   

2.
萧萐父先生是当代对船山学研究最有成就的学者.他在1962年参加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表<船山哲学初探>,即获得广泛的赞誉.在此后的四十年间,船山思想始终是萧先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他主编的<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引论>,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他关于船山研究的散篇著作,已汇集为<船山哲学引论>,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在纪念船山逝世310周年时,他和许苏民合作撰著的<王夫之评传>(以下简称<评传>),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此书是萧先生四十年船山研究的总结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萧萐父先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哲学史家,他在船山学的研究方面卓有建树,深入挖掘了船山思想产生的历史情境,全面展示出船山思想体系的方方面面,并运用两点论对船山思想进行了客观公允的价值评判。研究萧萐父先生的船山学思想,不论对于船山学还是对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远宁先生不仅长期参与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船山学研究的组织和领导工作,而且与人合作编写了《王夫之哲学著作选注》、《王船山认识论范畴研究》,又独自撰写了《王船山政治观研究》和《船山易思想研究》,在船山哲学思想研究方面创获甚多,对船山学的发展贡献甚大。  相似文献   

5.
张岱年先生在新中国建国以前的船山研究中,以船山哲学范畴为主,对其作了很高的评价;建国初期,他对船山哲学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高度评价其唯物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文化革命之后,他反复强调要全面评价船山的历史地位,把握其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嵇文甫对船山学的贡献:在政治思想方面,首先是顺应时代的需要突出宣传其某一方面的思想,其次高度评价船山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第三首倡对船山政术论思想的研究,第四明确论定船山思想的阶级属性;在哲学思想方面,首先是肯定船山哲学是在宋明道学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新发展,其次肯定船山是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但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杂质,第三详述船山哲学的理论成就,第四具体分析其哲学上取得成就的原因;在历史思想方面,首先分析了船山的历史观,其次探讨了船山历史观的性质,第三分析了船山的史学方法论,第四编了《王船山史论选评》。  相似文献   

7.
冯憬远先生对船山学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揭示了船山认识论中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冯先生认为,船山认识论的明显特点,是在主观与客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知行关系等问题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初步结合。二是挖掘了船山历史观中所包含的具有深刻辩证性的唯物主义因素。冯先生指出,船山历史观的核心无疑是他的历史必然性和合规律性思想。船山不仅揭示了历史演变有其必然趋势,而且认定在这种必然趋势中贯穿着客观规律性和合理性;不仅考察了历史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而且得出了历史具有不可逆性和时势造英雄的结论。三是指出了船山的有无观把中国哲学史上朴素唯物主义的有无观推向了顶峰。冯先生认为,船山从世界的物质性论证了世界的实有性,指出了物质实在性是世界的根本特性;"诚"则是一个最普遍的物质实在概念。可以说,冯先生的船山学研究是20世纪70至80年代船山学术思想研究在中国大陆的缩影,他在船山学术思想研究史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船山先生传     
船山先生。姓王氏。讳夫之。字而农别号姜(?)。故明之遗臣。清朝之逸民也。明既亡。先生隐于湘西蒸左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云。其先世本扬州之高郵人。明永乐初。官衡州卫。遂为衡州之衡阳人世以军功显。及武夷公始以文学知名。中天啓辛酉副榜。先生即武夷公之季子也。先生颖悟过人读书十行俱下。一字不遗。年二十四与兄介之同应崇正壬午科湖广乡试。俱获隽焉。以道梗不赴会试。越明年癸未。  相似文献   

9.
陈屹 《船山学刊》2011,(3):15-19
萧萐父以"破块启蒙"、"六经责我开生面"为主旨切入船山哲学,以气本论为逻辑起点,通过气化流行的自然史观过渡到理势合一的人类史观,归结于创造"积而成乎久大"的人文世界,突出船山哲学"首重人极"的人文主义性质,彰显其人格美,视船山为明清之际早期启蒙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0.
忆得诗有初婚牧石先生示诗。有日成博议几千行之句敬和诗。家世节录先君文词夫之获见者赠处士陶公万梧文注夫之妻父。刘明遇譔陶孺人墓志铭陶孺人产衡阳千畝侯赀累钜万作合于青灯布缕之孝廉而不挟富以骄其夫家。夏从牧石公读史曳塗居。忆得诗有夏日读史曳塗居闻松声怀夏叔直先生诗。家世节录仲父和易而方介恬于荣利博识工行楷书古诗晚築室坰外号曳塗居莳花植药怡然忘物每谓漆园吏东皋先生去人不远牧石公孙敏生。玉之公五子字幼重号卓枫行八。  相似文献   

11.
本人大学毕业后在学术上接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筹备和参加1962年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讨论会:会前写论文、赴济南接专家、开会时任小组讨论学术秘书、会后整理专家学者讲学稿。文化革命后,我参与了船山学社的重建并且一直担任副社长、社长,参与了1982年以来一系列王船山学术研讨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1984年至1989年担任《船山学报》主编,学报停刊后我曾力促其恢复,在《船山学刊》创刊后,又先后担任副主编、执行编委、编委会副主任等,长期为刊物进行编辑、审稿工作;在《船山全书》编辑过程中,我曾参与收集船山手稿、马宗霍校勘记,与中华书局联系船山著作校勘稿的转让,对全书的编辑工作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二月、明桂王至全州。清兵克湘阴长沙。明将卢鼎黄朝宣举兵相攻杀。三月、明溃兵自湘乡走邵阳新化。所在杀掠。夏四月、明桂王至武冈州。公与夏公汝弼由湘乡间道奔赴。淫雨弥月。困车架山不果往。有淫雨弥月、将同叔直取上湘间道赴行。在所不得。困车架本作穼依沅湘耆旧集引诗改山哀  相似文献   

13.
自古哲人久寥落。百代经师更谁作。康成之后二千年。重见先生起南岳。先生大道传洙泗。蹭蹬明衰不得志。浩然楚塞赋归欤。闭门■讨忘顦顇。六经群子窥秘府。一部黄书酌今古。侈谈史事万千言。言言沁入人肝腑。先生绝学隐湖湘。孤臣心事独凄凉。中原鼎革寇狓猖。遗书珍重出沧桑。我来正值清秋节。湘山楚水添悽恻。低徊  相似文献   

14.
子敔述亡考曾刻本作先子船山大人。曾刻本作府君讳夫之。字而农。别曾刻本无别字号姜斋。中岁称一瓠道人。更名壶。晚岁仍用旧名。居于湘西蒸左之右船山。自为之记。蒸湘人士莫传其学。间有就而问字者。称为船山先生。所评選。有汉魏六朝诗一帙。四唐诗一帙。古文一帙。绪论一帙。皆(?)时尚辨伪体。名曰夕堂永日。人士之赠答者。又称夕堂先生焉。王  相似文献   

15.
刻漧涛园诗集述病枕憶得敍云昔在癸末春漧涛园初刻亡友熊渭公为之序乱后失其锓本赖以自免笑悔盖南昌归后所刻也三月张献忠陷黄州五月陷武昌八月陷岳州长沙十月衡州溃陷桂端王率安仁王永明王走永州贼得武夷公索公及石崖公公剺面伤腕舁示贼因与武夷公俱得脱衡州陷贼钩索绅士補伪吏有不顺者投之湘水公与石崖公以父母衰不能越疆望门无依舅氏谭公玉卿引公及石崖公草屦莽枝度函口迳岳奔命匍  相似文献   

16.
五月公再疏劾王化澄。有五日小饮兼五舟中寄人时两上书忤时相俟谴命故及之时。潘撰传。化澄之党参起恒。先生亦三上疏参化澄结奸误国。金公堡出狱戌清浪卫。公省之舟中。南窗漫记。金公堡诏狱后。折足卧舟中。余往省时拜疏忤羣小。亦将谢病人山矣。李公芳先自黔阳生还。公与话浮湘亭旧遊。相继洒涕将次洪龙诸公旧梅作花  相似文献   

17.
五月清兵下金陵。至芜湖。明总兵田雄劫福王降。公闻变。续悲愤诗一百韵。闰六月。明礼部尚书黄道周等。奉唐王聿键立于福州。改七月朔、以后为隆武元年。明镇将张先壁驻攸县。郝永忠驻宁远。卢鼎驻衡州。刘承允驻武冈。从兵剽掠。相雠杀。秋公偕(?)斋公侍武夷公至耒阳。曹公国光招同陈公五鼎访杜少陵墓。有耒阳曹伯实翁丈、招同陈耳臣、广文访杜少陵故墓诗。曹伯实。名国光。耒阳人。贡生。陈耳臣。名五鼎。攸人。崇祯贡生。耒阳教论。有雨馀堂集。偕(?)斋公侍武夷公至兴与宁。游石角山。  相似文献   

18.
自1914年船山学社成立开始,青年毛泽东就受船山重民族气节、重知行统一、重个人独立等思想影响;自1920年7月至1923年11月,以毛泽东为重要代表的新民学会成员或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接管"了船山学社,在社内组织长沙中韩互助社和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培养了 一批党的优秀干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岁月中,毛泽东认真研读船山著作,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关心有关船山的文物保护.毛泽东的一生与船山的关系是密切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9.
十二年癸丑公五十五岁居观生居。三月、唐公克峻六十齿满。为文寿之。薑齐文集补遗。有唐钦文六秩寿言。唐钦文墓志铭。距生之年。万历癸■季春月十九日。辛酉广哀诗。唐处士克峻。注字钦文已未没。秋七月、与唐先生端笏及其兄端典。同游钟武故城。有新秋同唐古遗须竹游钟武故城。归坐小轩夜话诗。钟武、汉书地理志。■  相似文献   

20.
衡阳西乡高节里。姜斎先生旧居此。我来瞻谒值深秋。寒潭澂清暮山紫。缅昔朱明鼎革时。朝政日非鲜公是。蜩塘残局正难支。鹬蚌私争偏未已。先生遭罹百六会。痛心国事难为矣。窜跡永郴涟邵间。独全大节恥登仕。最后定居石船山。闭户著书觉后起。力与圣学扫粃糠。岂徒高蹈慕黄绮。当时二曲亭林辈。同与先生遘屯否。虽亦著述老林泉。尚有公卿知姓氏。志节易显书易行。固应赫赫在青史。谁意埋名一老翁。遗书传播无窮纪。良由天柱与地维。赖此一篇不倾圮。迄今相距三百年。树木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