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资本市场非线性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资本市场种种“异象”的涌现和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市场假说和以之为基础的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体系与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一些研 究资本市场的非线性理论. 文章对分形、混沌、突变、行为金融学、协同市场假说等非线性理论 在资本市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当前它们存在的问题,并对资本市场非线性理论的 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是目前理论界相关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资本市场是否具有高效率是判断市场成熟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市场功能是否能有效发挥的基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学者关于中国资本市场是否有效,低效原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伴随着多元化经营而逐渐受到学者关注,本文从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资本配置效率以及内外部资本市场关系三方面对中外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形市场假说的相关内容,认为有效市场只是分形市场在线性条件下的特例。分形市场假说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有效市场假说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市场是如此有效,以至于任何新发生的信息事件,都能在瞬间传播到市场的各个角落,并且市场在同一瞬间就能对该信息做出理性、“正确”的反应,使证券价格在信息事件发生后立即达到了新的均衡.这个假设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信息的传播和市场对信息的反应都要有个过程.为了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改进,也便于对证券市场效率进行数量化度量,提出了弹簧振子理论,该理论将有效市场理论框架下的随机游走模型的检验由一阶深化到二阶;在弹簧振子理论下,可以用同一个方程统一表述弱有效市场和次强有效市场的证券价格波动,而且可更好地解释股市中的“过度反应”、“不足反应”等现象,以及在无信息情况下股市突然出现的“井喷”和“崩盘”现象.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近些年爆发频繁,传统市场理论如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面对复杂的现实金融世界未能给出合理解释.Lo提出的适应性市场假说则弥合了这两个学派的分歧,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尝试从动态市场效率、时变贝塔和技术交易策略演变这三个角度对适应性市场假说能否解释我国资本市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效率在动态变化,无效的时段与金融危机或政策巨变等重大事件联系密切;股市风格指数贝塔随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技术交易策略绩效随投资者适应环境变化而演变.研究结果表明,适应性市场假说相比有效市场假说和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资本市场上述现象.最后对投资者如何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制定适应性投资策略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关于企业集团内部市场效率的争辩从未停息,有效论认为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更有效的在成员企业间实现资金的再分配,提高经济效率;而无效论则认为由于外部资本市场的存在,内部资本市场并不能很好实现资本配置。本文主要系统的梳理国内对这个理论的研究,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个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是研究企业内部资金配置最重要的理论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研究开始规范化,这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起步较晚,该理论的相关文献还比较少,本文围绕内、外部资本市场的联系和区别,从界定内部资本市场的内涵出发,研究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的必要性,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兴加转轨特征的资本市场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本市场具有新兴加转轨的特征,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力地支持着资本市场规模的发展,但其效率的非均衡性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在解析资本市场效率概念的基础上,探索了现行资本市场的效率机制,最后提出如何提高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市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长期以来存在着明显的"同涨同跌"现象,高度的股价同步性严重损害了股票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效率。为了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共同宣布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通互联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沪港通"实现了境内外投资者的双向开放,为提高中国证券市场运行效率带来了新的契机。基于股价信息含量的研究视角,本文利用2012~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沪港通"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借助部分开放的试点机制提供的自然实验平台,我们基于PSM+DID模型研究资本市场开放与股价信息含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效克服了以往研究所面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高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降低股价同步性,从而增强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沪港通"促进资本市场效率的潜在途径是通过知情交易直接促进公司特质信息纳入股票价格中或通过优化公司治理机制间接地作用于股价信息含量。本文拓展了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沪港通"的进一步推行提供了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资本市场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真的就那么完美吗?其规模和结构都很合理吗?本文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分析了虚拟资本和资本市场的关系以及资本市场的规模与结构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多重分形理论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多重分形理论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多重分形的概念、特点、产生方式及多重分形过程和多重分形谱估计.分别从资本市场的多重分形结构、资本市场多重分形特性及多重分形在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3个方面,重点分析了资本市场中多重分形理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多重分形理论在该领域所面临的困难与不足,并展望了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激励机制与资本结构:理论与中国实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现代公司运行中 ,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和微妙。本文首先对公司股东或债权人是如何通过融资渠道 (尤其是债务融资 )的选择来约束经理层的自利行为的资本结构理论做了一个综述。以此为基础 ,我们对中国市场导向 (民营 )与行政导向 (国有控股 )两种高管激励模式之于资本结构的影响提出四个理论假说 ,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理论假说与来自实践的结论是截然相反的。我们认为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背离暗示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中 ,特殊的市场环境决定了高管激励机制并没有成为能够显著影响资本结构的一个制度性因素。因此 ,如果市场环境没有根本性变革的背景下 ,单纯地强调高管激励模式的市场化改革 (包括年薪制、股权激励、经理期权等等 )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经营目标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14.
郭丹 《管理科学文摘》2010,(19):222-222
传统的资本市场,即外部资本市场(ECM)的不完全性成为建立内部资本市场(ICM)的可能和动力。利用权威、更充分可靠的信息,以及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内部资本市场,同样可以为国有资产所用。本文认为我国通过体制改革建立的国有资产三层管理体制,为构建国有资产内部资本市场创造了先决条件。基于内部资本市场下的国有资产管理,可以帮助解决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字塔股权结构、终极股东控制与资本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亮亮  李凯  方圆 《管理评论》2009,21(5):35-41
本文以2005年我国270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内部资本市场假说”和“终极股东利益侵占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金字塔股权结构复杂性与上市公司全部非银行借款率、短期非银行借款率显著正相关,即金字塔股权结构越复杂,所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规模越大,上市公司越倾向选择非银行借款,这表明金字塔股权结构确实发挥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终极股东现金流权与总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终极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大,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程度越低,避免了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相反,终极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小,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程度越高,从而引起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资产负债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改革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的改革,是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有效途径,这对于资本市场的和谐发展和深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2010,(9):126-126
企业有无数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商业模式的问题! 企业有无数的机会,首先要借助资本市场的机会! 一、课程内容 1.商业模式创新思维;2.商业模式金融支持;3.资本运营项目对接;4.情景案例行动教学。  相似文献   

18.
王飞 《决策探索》2004,(5):55-56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已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使金融市场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产权交易、风险定价和行使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现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并且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缺乏相应的互动性,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本文试图从其制约因素分析。探讨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功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舒建平 《管理评论》2004,16(1):40-44
本文认为,标准金融理论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宏观均衡的分析范式、理性预期假设和无成本假说等。然而,鉴于资本市场与商品市场的差异,宏观均衡的分析范式并不适用于资本市场;作为标准金融理论市场均衡模型和风险处理框架的基础,理性预期假设也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偏差;成本的存在导致资产价格与偏好无关的结论不能成立,偏好是决定投资者对资产价格预期的重要因素,并且,定价是对总风险定价。  相似文献   

20.
由于规范会计理论的缺陷,更主要是在经济理论和理财学理论的影响下,实证会计理论在70年代产生并发展起来,成为当代西方会计研究的主流。经济学及在其基础发展起来的理财学理论是实证会计的思想和方法基础。经济学理论中的企业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管制理论,对实证会计理论有着重大的影响。理财学中的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则贯穿实证会计理论的始终。本文以经济学和理财学为基础,拟对实证会计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