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俗话说:“眼见为实。”人们大都认为只有自己亲眼见到的事物才是真实的。但是,这种“见”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否则就会陷入误区,作出错误的判断与结论。  相似文献   

2.
调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失衡现象,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之一.“十二五”渐近.下一步规划的战略重点和突破方向又在哪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张平、刘霞辉近日撰文指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稳速增效均衡发展上,突破的方向是:  相似文献   

3.
《决策探索》2014,(5):89-89
如果你觉得传统的闹钟不够有趣,不妨看看这款由英国设计工作室DesignWright为LEXON打造的翻转式闹钟FLIP。它的上下两端分别有“on”和“off”字样,翻到“On”即开启闹钟功能,翻到“off”则关闭闹钟,翻到侧面则进入闹钟设置功能,让闹钟开关像翻页一样简单,同时还设有“贪睡模式”和开启显示屏的触摸感应功能。  相似文献   

4.
秦德君 《决策》2005,(6):52-53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对于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都是相当重视的。而提高会议的质量、缋效必须力戒以下几方面:一戒“长”,二戒“频”,三戒“空”,四戒“奢”,五戒“陪”。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中的“静”与“动”一直是一个困扰师生们的大问题。学生一“动”则如平原放马,易放难收;学生一“静”,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提高教师素质;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课堂,让学生静中有动;活跃的课堂要动中有静,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笔者望文生义的理解,“奖励”的基本含义应是:给予先进、优秀、有实绩等当受奖者予以奖掖。使之受到勉励、鼓励和激励,从而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取得更大的成绩或成就。但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奖”由于操作运用不当,从而违背了“奖”的初衷,造成了“奖”而无“励”、“奖”而无“利”甚至是“奖”而有“害”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朱又可 《领导文萃》2008,(24):40-40
目前看到一段未公开的资料,记录了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的一段讲话。任老讲“和谐”。他说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并说这是他自己的说文解字:“和”,就是每个人都有粮食吃,“口”字旁边一个“禾”嘛:而“谐”呢。是“皆”加一个“言”,让人人都说话。“人人有饭吃,人人畅所欲言,不就是‘和谐’吗?”看过者无不大笑。  相似文献   

8.
时政漫画     
《决策》2009,(9):6-6
“网络官腔”宁波网友不久前向区长信箱反映居民出行难问题,过了6天,终于等来了网上回复,就两个字:“已阅”。这个“最牛回复”被晒出来后,引起了刚友们的“拍砖”。官腔在网上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的督查制度,简言之,可以理解为就是“台谏”制度。所谓“台”,即“御史台”,而“谏”,则是“谏官”。前者是监督百官的,后者则是对皇帝进言,也可以说就是监督皇帝,甚至是专挑皇帝的毛病的。当然,古代的督查(“台谏”)制度同时还带有明显的监察痕迹。  相似文献   

10.
周振林 《决策》2005,(5):50-51
有的领导者一谈到吸引人才,就立刻想到一些所谓的“重奖”措施:给多少万的年薪,奖励什么样的住房,配备什么样的轿车,等等。在本质上这还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点。其实,人才更看重的往往是发挥才能的条件和机会,物质上的需要则在其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文字结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和”者由“禾”与“口”构成,“谐”者由“言”与“皆”构成。“有禾入口,人皆能言”,社会则和谐也。前者系民生与社会保障,后者系民主与言论自由。解决好“民生”与“民主”两大问题,社会则走向和谐。“和谐”二字,在中国的文字构成中即充满着文化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9):M0002-M0002
如火如荼的六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九月,经过多年寒窗苦读,成千上万的又一批学子走上了独木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监考、阅卷、统计、查分、录取、报名、收费等各个环节之中。其实,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教育各个领域,包括教师和学生日常的“教”与“学”之中。  相似文献   

13.
课题背景:近期各地掀起“精神”提炼热潮——表明一些区域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正在形成共识。但从已推出的区域“精神”看。其内涵提炼多囿于道德层面。务“虚”色彩浓厚。折射当下功利浮躁社会心态。而缺乏务“实”的区域精神。则毫无疑问既不完整也不准确。  相似文献   

14.
“和谐”是大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羡林 《领导文萃》2009,(9):126-130
美国总统罗斯福问太虚大师如何实现和平,太虚大师回答:“慈悲无我。”“我”是纷争的根源,和平必须实现“无我”。“无我”才能无私,无私才能大公,大公才能实现和平。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年来,社会各界共倡共议“和谐”。联想与“和”有关的词句,眼前展现出一幅幅美好的画卷。“和”即平和、安和。和气致祥、和气生财、和衷共济:“谐”即协调、协商、谐调、诙谐:“和谐”即和睦协调、配合得当。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促使人们的思维和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其中,一些领导干部的“官”念也正在嬗变——年轻干部亦“让贤”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让贤”多为年老体弱、力不从心者,而年岁不高的干部似乎是只能“上”,不能”让”,更不能“下”。然而最近媒体报道的一件事,却令人耳目一新:泰州市某部门有位担任正职的年轻官员,  相似文献   

17.
发挥     
《管理科学文摘》2014,(17):140-140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18.
学完高二物理“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一节,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研究性课题:《探究“拔火罐”原理》。我首先给学生作了简单的介绍:“拔火罐”是民间常用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名人之累     
陈四益 《领导文萃》2014,(1):109-111
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鲁迅在给章廷谦的信中说:“我不想做‘名人’了.玩玩。一变‘名人’,‘自己’就没有了。”真是无奈之言。没有“名”的人.总觉得人之“有名”,是很风光的事,但真到了“有名”。如果不是想借虚名来骗钱或牟利,其实是很苦恼的。因为各色人等都要来这“名”上蹭一蹭.或托名以营利.或借名以自炫,或遭拒而恼怒,或仰慕而纠缠,或谬托知己强作解人,或有意贬抑以显其能。总之,“有名”便多是非。名气越大,是非越多。是是非非.听由别人编排,最后的结果便是没有了“自己”。  相似文献   

20.
棋与牌     
李欧 《领导文萃》2007,(6):171-174
中国象棋这玩意真怪,最无能的恰是最重要的,不称“君”“王”,却称“将”“帅”,大概是避讳吧。实际上,它们绝不会挂印出征,而只能深居“皇城”,除了敌方攻进“大内”时,或许能兔急反噬一口外,几乎毫无作为。“象棋”这一词,出现得很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